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世界古代中古史 >

工业化进程中的英国乡村改造

http://www.newdu.com 2018-04-13 《光明日报》 孙立田 参加讨论

作者:孙立田(天津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就英国而言,工业化进程对乡村的影响不能完全以“挑战—应战”或“冲击—回应”模式解释,因为以乡村工业为标志的工业化第一阶段首先是从乡村起步的,工业化与乡村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了特有的共生与互动关系,因此英国乡村自一开始走的便是一条具有代表性的内发变迁类型。不过,随着工业化第二阶段工业革命的到来,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实现,农业的持续衰落,英国乡村开始了新的调整与改造,探索出了新的发展之路。
    从16世纪开始到18世纪,英国乡村地区普遍出现了家庭工业,经历了乡村工业化,即原工业化,是一种早于或先于工业革命阶段的工业形态。英国乡村由此出现第一次转型。
    英国乡村工业化是在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提高、城市要素向乡村转移,同时借助乡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丰富的原料来源、有利的自然动力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当时英国各地都有乡村工业,包括毛纺织、棉麻纺织、服装、酿酒、粮食加工、皮革加工制作、玻璃、造纸、建材、制陶、冶炼、金属制造、采煤、制盐等。
    乡村工业化进程首先促进了乡村人口向工业部门转移。在乡村工业地区,“产生了一个新的小农阶级,这些小农以种地为副业,而以工业劳动为主业”。随着乡村工业化的开展,从事农业的人口比例持续下降。1520年乡村农业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76%,到1600年约占70%,1700年占55%,1750年占46%。
    乡村工业同时促进了小城镇的发展。在乡村工业发达的地区,兴起了一批介于村庄和城市之间的工业集镇,如伯明翰、曼彻斯特等。到18世纪初,这样的乡村集市和小城镇在英格兰有700个左右。与大城市不同,小城镇的发展自一开始就与乡村工业的发展保持着协调一致的关系,承担着向外输出本地农业、工业产品,同时为本地乡村提供多种服务功能。就整个英格兰而言,乡村小城镇的地理布局颇为合理,农民到小城镇赶集的平均距离只有7英里,可在一天内轻松往返。
    乡村工业的发展,使英国乡村呈现出新的面貌。乡村经济产业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更趋专业化和商品化,工业及与其协调发展的小城镇吸纳了农业剩余劳动力,这些都为18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打下了基础。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是英国工业化第二阶段,即工业革命阶段。英国在该阶段完成了工业化和城市化,与之相伴的是传统乡村的不断缩减与衰落。
    工业化的深入,直接推动英国在19世纪中叶实现了城市化。18世纪早期英国城市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0%~25%,1801年占33%,而到1851年时已占总人口的50.2%,城市人口首次超过乡村。到1881年,英国城市人口是乡村人口的两倍。
    工业化的深入也使农业开始了由盛而衰的漫长过程。截止到19世纪中期,英国农业一直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在英格兰和威尔士,1750年耕种面积950万英亩,1815年达到1200万英亩,1850年总耕地面积达到最高峰的1350万英亩。劳动生产率保持增长。1750年时一个农民生产的粮食可以养活2.19人,1800年为2.5人,到1860年为6人。1851年农业仍是国民经济的重中之重,从事农业的人口在全部就业人口中的比例超过20%,农业在国民收入中的占比也超过20%。
    从19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英国农业走向难以遏制的衰退阶段。1875—1884年、1891—1899年间,爆发了两次农业大萧条,加快了农业劳动力向工业和城镇的转移。1846年英国废除《谷物法》,实行自由贸易以后,农业发展失去了保护屏障,来自国外的粮食与食品竞争的后果开始显现。在伦敦,4磅面包的价格从1867年农业歉收时的10便士降到1901年时的5便士。到19世纪末,从事农业的劳动力还不足10%,而农业占国民收入的比例则下降至6.7%。很多人认为,农村人口将会继续大量减少,农业有崩溃的危险。
    面对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可逆转的趋势,英国乡村此时面临着再次调整与改造的问题。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