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生七年》与人民的历史 那么,《人生七年》这部长时段系列纪录影片,具体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大众或人民的性质?为说明这一问题,笔者引述拉斐尔·萨缪尔对人民的历史的几点认识。[11]在他看来,人民的历史总的特点是它试图通过使用新的原始资料和提供新的知识地图的方式来拓宽历史的基础,扩大历史的主题。这样看来,电影本身就是一种新的历史记录方式,一些新的资料。《人生七年》以纪录片的形式,将声音、图像浓缩成一个信息量巨大的影像史料,打破了文字记录历史的垄断。 此外,人民的历史还有几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地区性,即关注地区、教区或城镇。就一个城市来说,甚至着眼于个人的住宅或一方街道。拿《人生七年》来说,14个孩子来自英国不同地区,有来自城市中上层的约翰、安德鲁、查尔斯等人,也有来自伦敦东区的托尼,来自乡村的尼克。他们接受采访时,背景往往是自己的住所。围绕被采访者的人生经历,他们所处的空间场景也在不断切换。无论是住在贫困的伦敦东区的托尼等人,还是小时候就拥有大庄园的苏西,随着年龄增长,他们因工作或组建家庭变更了住所。曾经出身中产的尼尔在28岁时无家可归,徘徊于苏格兰西海岸,到35岁时不得不求助伦敦救济机构,获得一间救济房。其中在采访托尼的部分,影片还重点拍摄了他所在的东区城市景观的变化:托尼21岁骑着摩托车穿行的城市街道和28岁他开着出租车从窗外望去的街道相比,狭窄而陈旧。而他曾经出没其间的赛狗场,到了2012年已经变成了伦敦奥运会的体育场。 第二个特点是不断增强的主观性。萨缪尔指出,近年来人民的历史的主要发展方向是复原人们的主观经历。他认为,口述史对重塑日常生活的细节有着极大的兴趣。[12]在《人生七年》中,导演对每个孩子日常生活细节的兴趣更多地使用镜头语言来呈现。孩子们上学时,往往会拍摄他们在学校时的场景,比如7岁篇中托尼在学校与同学的打闹、布鲁斯在体育课上的表现,伴随班长的口令声,导演给了布鲁斯一个表情的特写。画面中,他表情凝重,似乎并不愉快。旁白对此解释道,绝大多数小孩在7岁时并不懂得纪律是什么,但是少数人从出生开始就被训练去学习纪律。另一个细节体现在布鲁斯对待有色人种的态度。1971年的14岁篇中,被问及为什么不支持保守党时,布鲁斯表示因为不赞成他们推行的移民政策。28岁时,他在伦敦东区的学校里教导新移民的孩子。35岁时,他去到了孟加拉支教,镜头里他和当地学校的老师谈笑风声,和那些肤色不同的孩子们一起打羽毛球,希望能够推动教育的普及。42岁时,他仍然教导着不同肤色的学生,并且表示只要人们希望的话,就能建立一个和谐多元文化的社会。布鲁斯的这种信念从影片展现的细节中都有迹可循。仅在7岁谈到女朋友的话题时,他就表示自己的女朋友在非洲,甚至还希望去非洲教育那里的人民。从他的回答和表现来看,他从小就是一个没有偏见的孩子,说话温和,与妻子相处很少出现摩擦,是一个具有和平倾向的人。这样的性格和信念也影响着他一生的行动轨迹。 第三个特点是文学性,即其带有现实主义美学和浪漫主义运动的痕迹。在萨缪尔看来,早期许多人民的历史的书写者都是文学艺术家。他本人很看重图像的记忆功能,认为画师也是历史记录者。他进而发现,当今有关人民的历史与现实倾向的纪录电影以及表现社会现实的电视剧之间存在密切联系。影视导演手中的摄像机不是分秒记录的监视器,最终呈现给观众的也不是每个人每天的日常生活。几十到一百多分钟的画面展现的是经过设计引导的对话访谈、筛选剪辑过的生活片段,换句话说,都是经过艺术加工处理的历史。 最后一个特点就是政治性,即不管人民的历史的具体主题是什么,它都是在政治的考验中形成的,并受到来自各方面有影响的意识形态的影响。这一点正如《人生七年》一开始设想的那样,那句总会在电影结束时回放的话:“GIVE ME A CHILD UNTIL HE IS SEVEN,AND I WILL GIVE YOU THE MAN”。导演希望通过拍摄孩子们的人生轨迹,批判英国的阶级固化。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