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试析“曼施坦因计划”成功的原因(4)

http://www.newdu.com 2018-10-11 《史学月刊》2018年第7期 赵文亮 王泽方 参加讨论

    三、军事思想和作战模式的优势
    1935年,希特勒撕毁了《凡尔赛和约》中对德国军备的限制条款,开始公开发展坦克部队和空军,德国的军事思想、军事技术和作战模式随即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而相比之下,法国对军事领域变革的反应要迟钝的多。部分法国将领认为贝当(Henri Philippe Pétain)和魏刚(Maxime Weygand)作为传统势力的代表,给法军军事科技的发展平添许多混乱。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德国在新技术装备上对法国的优势其实并不明显,坦克、飞机均是如此。战争爆发时法国和英国拥有的坦克总数多于德国:法国拥有坦克3060辆(其中新型坦克2460辆),英国拥有229辆;而德军拥有的坦克仅为2439辆,其中仅有600辆中型坦克马克Ⅲ、马克Ⅳ型坦克,其余的均是轻型坦克。同样的问题也出现在空军中:战争爆发之时,双方在飞机数量上大致相等,大约各有三千架飞机,但是德国空军的备用发动机仅能补充和修理空军的5%,而正常情况下,德国技术人员认为备用配件至少要维持30%;并且德军的轰炸机大部分已经相当老旧,纳粹空军的领导层认为它们大多数是已近废弃的过时品。显然,德国的空军优势也是不明显的。在军事技术、军事装备并无明显优势的情况下,之所以德国的装甲部队和空军取得了压倒性的优势,是由于先进的军事思想和作战模式发挥了作用。主要体现在装甲部队作战理论和地空协同战术两个方面。
    首先是装甲部队作战理论和作战实践方面。虽然德国装甲部队的发展晚于法国,但其作战思想要远远优于法国。德国装甲兵之父古德里安认为“坦克必须在与所有兵种的协同中居头等地位”,其他要素都应配合坦克的特点;装甲部队一定要集中使用,不可分散。不同于法军将坦克分配给步兵师作为步兵的辅助力量,德军集中使用坦克,建立了10个独立的装甲师,并将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编为3个装甲军,其机动性和攻击力有着巨大的优势。法国也有优秀的坦克战专家,法国将军们在里永审讯(Riom Trials)中承认古德里安的装甲战思想包含了戴高乐的装甲战思想。但很遗憾,当时的法国并没有人重视戴高乐的思想,前坦克兵司令迪菲约(Jacques Dufilho)和坦克兵总监凯勒(Martin Keller)将军甚至给陆军总司令甘默林写信,坚持“戴高乐上校的结论必须加以拒绝。”在法国人眼中,坦克的作用是配合步兵的进攻,而且由于现代战争强大的火力,坦克的生存能力会很差,决不能离开火力掩护的范围。因此法国坦克很少配备5千米以上的燃料储备。直至战前,法国仅有的6个装甲师(3个装甲师和3个轻装甲师)大都处于组建状态,没有任何作战经验,其余坦克都被分散到各步兵师当中。双方的装甲部队作战理论在战争中高下立判,德军装甲师强调的机动性和突防能力代表了机械化战争的主流,在阿登的突破成了世人称道的妙笔。
    其次是空军的差距。德国空军的定位十分明确,其主要职能是在战术层面为地面部队提供支援。德国飞机归德军最高统帅部下属的空军最高司令部统一指挥和协调,为每一集团军群都配属了空军,在使用上十分高效,能够及时提供支援。譬如,古德里安在进攻色当要塞前曾要求空军提供不间断的空中支援,进攻当日,空军准时出现并以约定的方式支援了进攻。正是由于空军提供了出色的空中支援,德国装甲部队在阿登的突击以及B集团军群在荷兰、比利时正面的进攻才更加顺畅。与德军集中使用飞机、地空协同的默契高效相反,法国空军的表现相当糟糕。早在波兰战役结束后,张伯伦在给丘吉尔的信中就指出“我认为波兰战役给我们最大的教训在于空中力量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法国空军过于弱小的担忧。这种担忧在战争中成为了现实,与坦克的使用相仿,法军将飞机也同样分派给地面部队。指挥权分散在空军总司令部、空军协作部队司令部等五、六个部门,空军总司令部无法控制这些飞机。加之空军各部门之间、地面和空中的通讯联络十分糟糕,前线的陆军几乎得不到有效的空军支援。达拉第指责贝当说:“在战斗中,空军的直接行动基本毫无意义!”法国空军碌碌无为,英国空军又不肯施以援手,缺乏空中支援的法军在德军前后夹击下一溃千里。
    四、结语
    法国在1940年的迅速败降震惊了整个世界,西方文明的灯火在那一刻黯淡了许多。法国败降的原因是复杂的,是多种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毫无疑问“曼施坦因计划”给了法兰西最致命的一刀,它的成功宣告了法国失败的命运。
    在西方学界,“曼施坦因计划”长期被人们看作是“施利芬计划”的修改版。但是透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到,事实完全相反:“曼施坦因计划”是对“施利芬计划”的颠覆,这也注定了两个计划截然不同的结局。“曼施坦因计划”之所以成功,其根源在于德国、法国战略计划之间,特别是战略计划的核心行动之间的“互动”效应。而这种互动效应的基础就是双方基于战略形势的困境对“施利芬计划”所做的相互预判。德军在阿登行动的突然性、法军对德军主攻方向的误判、法军的攻防战略等因素都是在这种“互动”的基础上发挥作用的。基于这种互动,时间因素完全站在了德国一边,法国失去了对这种“互动”效应的反应余地。这与汉尼拔和法罗在战术上的“互动”成就了完美的坎尼会战有异曲同工之妙。同时,“曼施坦因计划”本身的优势和计划核心行动得以坚决实施是其成功的重要保障,曼施坦因的天才战略和古德里安将这场豪赌坚持下去的决心,一起保证了突破行动的胜利。最后,先进的军事思想和作战模式也是“曼施坦因计划”成功的重要原因。
    法国的败降给世人造成了“德国不可战胜”的虚幻印象。但实际上,希特勒迅速武装起来的国防军并不能支撑他征服整个世界的狂妄野心。德国机械化部队的所向披靡掩盖了德军对法军优势的脆弱性。曼施坦因等优秀将帅虽能保证德军“闪击战”的胜利,却无法弥补德军在持久消耗战中工业实力不足的缺陷。纳粹德国最终失败的结局表明:非正义的侵略战争可逞一时之威风,但终究会被正义的力量所打败。
    (注释略)
    作者简介:赵文亮,历史学博士,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教授;
    王泽方,山东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2016级世界史专业硕士研究生。
    摘自:《史学月刊》2018年第7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