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殷墟动物考古90年(3)

http://www.newdu.com 2018-11-09 《中原文物》2018年05期 李志鹏 参加讨论

    
    三 结语
    总的来说, 殷墟动物考古, 即殷墟发掘的动物遗存资料的获取与整理研究的历史, 是整个中国考古学的所谓“殷墟传统”的一部分[38]。正如张海指出的, 殷墟的发掘是在考古学初传中国之时, 由中国国家学术机构组成并由中国学者主持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正式考古发掘, 因此殷墟的发掘必然对中国考古学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并奠定了中国考古学的传统。强调科学的方法和多学科的研究是“殷墟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动物遗存的鉴定和研究就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因此动物考古学的研究在殷墟的发掘和研究历程中有一个很好的开端。
    但是, 此后中国动物考古学研究却很长时间内与世界动物考古学的前沿研究有所脱节, 而与西方19世纪与20世纪早期的动物考古学的研究状况相似, 即主要由有生物学或古生物学背景和兴趣的学者从事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研究, 其中多数的研究是对动物种属的描述与分类, 也有少数学者对以后的动物考古学的研究方向提出了一些预见性的看法[39]。杨钟健、刘东生先生是对动物考古学最早提出一些非常有指导性、先见性看法的前辈学者, 可惜的是, 他们虽然是各自研究领域的卓然大家, 但对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遗存的研究毕竟只是“客串”性的, 没有也顾不上一直关注这些方面的研究。而中国的考古学家很长时间对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充其量也只对动物种类的鉴定有兴趣, 比较关注遗址环境信息的一些学者则相对重视与反映生态环境有关的动物种类。由于杨钟健、刘东生等鉴定的殷墟出土的动物遗存的种类, 基本反映了殷墟居民日常生活所利用的哺乳类动物的多数种类, 在考古学整个学科对动物研究的潜力认识不足以及缺乏专门从事动物考古学学者的背景下, 不难理解后来在殷墟从事发掘的学者对出土动物遗存的兴趣仅限于确定以往没有发现的动物种类 (如鸟类、贝类、龟类等遗存) 以及与祭祀、丧葬活动有关的动物种类。
    21世纪以来, 随着中国动物考古学进入新的发展期, 开始全面、系统整理、研究殷墟遗址不同地点不同考古背景的遗迹中出土的丰富动物资料, 以此为基础返观以往的动物资料, 全面综合已有的基础研究资料, 充分利用相关研究成果, 深入挖掘以往资料中蕴涵的信息。在研究中重视通过对殷墟不同地点出土的动物遗存的研究, 运用最小个体数、可鉴定标本数等定量分析的方法深入探索商代晚期被饲养的家畜种类、相对丰富程度、屠宰模式以及家畜饲养业的规模和结构, 从而深入认识晚商时期殷墟不同阶层的居民开发动物资源的能力和畜牧业生产组织的状况。通过对孝民屯等遗址墓葬、祭祀遗迹中出土随葬动物的种属鉴定、骨骼部位、骨骺愈合状况、骨骼表面痕迹、不同部位肢骨关节是否相连的考察, 廓清晚商随葬动物时的用牲种类、部位的选择偏好, 探讨商人的饮食风习与特定的葬俗文化、礼仪制度, 也在此基础上对后世礼书文献的相关记载进行检讨和对比研究。对孝民屯等多个地点墓葬中出土的动物葬品进行全面的动物考古学整理, 也使得重估以往殷墟的墓葬材料尤其是随葬动物的丧葬用牲制度等有了基础和第一手动物考古鉴定资料的参照。对殷墟铁三路等制骨作坊遗址出土骨料、骨器半成品与成品的研究, 把动物考古学的骨骼形态学研究和动物骨骼量化统计方法的研究引入制骨工艺与制骨手工业研究, 改变了以往制骨工艺研究较为粗疏、缺乏动物骨骼形态鉴定、量化统计的状况, 使得殷墟和中国制骨手工业的研究得到进一步深化。
    在今后殷墟的动物考古工作和研究中, 除了上述研究的丰富、深化外, 还应更注重动物资料出土的考古学背景分析, 注重动物遗存的遗址内空间分布模式的分析 (intra-site spatial pattern) , 对宫殿宗庙区、贵族居住区与作坊遗址等不同功能区域的动物遗存进行对比研究, 揭示不同阶层、社会群体的肉食消费结构的差异, 探讨殷商社会的阶层分化, 探讨不同功能与用途下的动物产品开发, 如殷墟制骨手工业中对动物骨骼原料的利用模式与制骨工艺分析, 引进动物考古学的形态学分析对卜骨卜甲的制作等进行新视角的观察和研究。另外继续加强对晚商时期安阳殷人消费的主要动物的死亡年龄结构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揭示其屠宰模式, 探讨不同动物是否本地生产抑或由远近乡村聚落供应或方国供应, 也有助于探讨区域间、不同层级的聚落间的资源流通模式, 探讨殷商国家的城乡资源生产与供应体系、专业化生产与分工等一系列与社会复杂化进程息息相关的学术课题。在多学科的整合研究中, 以动物考古学的研究为主, 以甲骨卜辞的研究作为参照, 充分结合甲骨学、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的相关研究成果与动物考古学的分析结合, 继续对殷墟出土动物遗存开展同位素与古DNA的测试、分析, 以图解决一些常规考古学和动物考古学难以解决的问题。
     
    注释
    1张海.中国考古学的历史主义特征和传统[J].华夏考古, 2011 (4) .
    2 P. Teilhard De Chardin and C. C. Young. 1936.“On the Mammalian Remains from the Archaeological Site of Anyang”. the Geological Survey of China, Naking, 1936.中文版为:德日进, 杨钟健.安阳殷墟之哺乳动物群[M].中国古生物志 (丙种第十二号第一册) , 1936.
    3杨钟健, 刘东生.安阳殷墟哺乳动物群补遗[J].考古学报, 1949 (4) .
    4[9]杨钟健.安阳殷墟扭角羚之发见及其意义[J].考古学报, 1948 (3) .
    5秉志.河南安阳之龟壳[M]//安阳发掘报告 (第3期) .史语所, 1931:443-446.
    6卞美年.河南安阳遗龟[M]//中国古生物志 (丙种第十七卷第一号) , 1937;伍献文.武丁大龟之腹甲 (提要) [J].读书通讯, 1943 (79, 80) .
    7伍献文.记殷墟出土之鱼骨[J].考古学报, 1949 (4) .
    8[13]钟柏生.史语所藏殷墟海贝及其相关问题初探[M]//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第64本) .史语所, 1993:687-737.
    9袁靖.中国动物考古学[M].文物出版社, 2015.
    10李济.俯身葬[M]//安阳发掘报告 (第3期) .史语所, 1931.
    11石璋如.河南安阳小屯殷墓中的动物遗骸[J].台湾大学文史哲学报, 1953 (5) .
    12王宇信, 杨宝成.殷墟象坑和“殷人服象”的再探讨[M]//甲骨探史录.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2:467.
    13侯连海.记安阳殷墟早期的鸟类[J].考古, 1989 (10) .
    14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的发现与研究[M].科学出版社, 2001:417.
    15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殷墟妇好墓[M].文物出版社, 1980:220.
    16张秉权.祭祀卜辞中的牺牲[M]//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 (第38本) .史语所, 1968:181-720;冈村秀典.商代的动物牺牲[C]//考古学集刊 (第15集) .文物出版社, 2004:216-235;Yuan Jing&Rowan Flad, “New Zooarchaeological Evidence for Changes in Shang Dynasty Animal Sacrifices”, Journal of Anthropological Archaeology, vol. 24, 2005. pp. 252-270;谢肃.商代祭祀遗存[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博士学位论文, 2006.
    17[20]袁靖.中国动物考古学[M].文物出版社, 2015:6-13.
    18袁靖.洹北花园庄出土动物骨骼研究报告[J].考古, 2000 (11) ;袁靖.河南安阳殷墟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两点认识[M]//考古学集刊 (第15集) .文物出版社, 2004:236-242.
    19叶祥奎, 刘一曼.河南安阳花园庄东地出土的龟甲研究[J].考古, 2001 (8) .
    20袁靖.中国古代家马的研究[C]//中国史前考古学研究——祝贺石兴邦先生考古半世纪暨八秩华诞文集.三秦出版社, 2003:436-443;袁靖.河南安阳殷墟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两点认识[M]//考古学集刊 (15) .文物出版社, 2004:236-242.
    21刘莉, 杨东亚, 陈星灿.中国家养水牛起源初探[J].考古学报, 2006 (2) .
    22 Fiskesj?, Magnus, “Rising from Blod-stained field:Royal Hunting and State Formation in Shang China”, Bulletin of the 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 vol.73, 2001. pp. 48-192.
    23李志鹏.殷墟动物遗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学系博士论文, 2009.
    24李志鹏.商文化墓葬中随葬的狗牲初探[C]//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 (第2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2010:67-70;李志鹏.商文化墓葬中随葬的狗牲研究二题[J].南方文物, 2011 (2) ;李志鹏.晚商都城羊的消费、利用与供应——殷墟出土羊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J].考古, 2011 (7) ;李志鹏.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家猪的死亡年龄及相关问题研究[J].江汉考古, 2011 (4) ;李志鹏.殷墟出土の動物遺存体から見た中国古代の家畜化[C]//水辺エコトーンにおける魚と人稲作起源論への新しい方法.ふくろう出版, 2014:117-140.
    25[31]李志鹏, Roderick Campbell (江雨德) , 何毓灵, 袁靖.殷墟铁三路制骨作坊遗址出土制骨遗存的分析与初步认识[N].中国文物报, 2010-9-17 (7) ;李志鹏, 何毓灵, 江雨德.殷墟晚商制骨作坊与制骨手工业的研究回顾与再探讨[C]//三代考古 (四) .科学出版社, 2011:471-484;Roderick B. Campbell, Zhipeng Li, Yuling He&Jing Yuan, “Consumption, Exchange and Production at the Great Settlement Shang:Bone Working at Tiesanlu, Anyang”. Antiquity, vol.85, 2011, pp. 1279-1297.
    26[32]李志鹏.殷墟出土の動物遺存体から見た中国古代の家畜化[C]//水辺エコトーンにおける魚と人稲作起源論への新しい方法.ふくろう出版, 2014:117-140.
    27李志鹏.晚商都城羊的消费、利用与供应——殷墟出土羊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J].考古, 2011 (7) ;李志鹏.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家猪的死亡年龄及相关问题研究[J].江汉考古, 2011 (4) ;李志鹏.商文化墓葬中随葬的狗牲初探[C]//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 (第2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2010:67-70;李志鹏.商文化墓葬中随葬的狗牲研究二题[J].南方文物, 2011 (2) .
    28李志鹏.晚商都城羊的消费、利用与供应——殷墟出土羊骨的动物考古学研究[J].考古, 2011 (7) .
    29李志鹏.殷墟孝民屯遗址出土家猪的死亡年龄及相关问题研究[J].江汉考古, 2011 (4) .
    30李志鹏.商文化墓葬中随葬的狗牲初探[C]//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 (第20期) .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2010:67-70;李志鹏.商文化墓葬中随葬的狗牲研究二题[J].南方文物, 2011 (2) .
    31闫灵通.稳定同位素在陆生动物矿化组织研究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学位论文, 2010.
    32赵春燕, 李志鹏, 袁靖.河南省安阳市殷墟遗址出土马与猪牙釉质的锶同位素比值分析[J].南方文物, 2015 (3) .
    33张海.中国考古学的殷墟传统[C]//古代文明 (第4卷) .文物出版社, 2005:353-355, 376, 381-383.
    34 Elizabeth J. Reitz&Elizabeth S. Wing, Zooarchaeology, the second edi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p. 15.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