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参见《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小学堂章程》《奏定中学堂章程》《奏定高等学堂章程》《奏定大学堂章程》,璩鑫圭、唐良炎编:《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300-308、315-321、326-334、337-340、357-362页。 ②近年来,近代中国史学学科化的问题日益得到学界的重视。但在史学学科化的进程中,出现了诸多“史地合一”的现象,这一现象何以会出现,对此颇值探讨的问题,学界却关注甚少。一些学者如尚小明(《近代中国大学史学科系设置考察》,《史学月刊》2011年第8期)、何方昱(《知识、权力与学科的合分——以浙大史地学系为中心(1936-1949)》,《学术月刊》2012年第5期)虽涉及此问题,但并未深入论述。本文对此问题作专门研究。 ③阿部洋将“1900年的日本学校制度”图同“1904年中国学校制度”图作了对比,认为“1904年《学堂章程》提出的学校制度的首要特征是全盘模仿当时日本的制度。”参见阿部洋《向日本借鉴:中国最早的近代化教育体制》,许美德、巴斯蒂主编:《中外比较教育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96-97页。 ④参见吴景贤《一年来的国立师范学院》,《教育通讯周刊》1939年第2卷第25期;汪奠基《叙学——代史地丛刊发刊词》,沙市《史地丛刊》1947第1期。 ⑤不可否认的是,综合性大学办史地期刊很大程度上亦同政府有很大的关联。如浙江大学的文科研究所史地学部和史地教育研究室,其创设就直接缘于教育部的法令,并获得不少的经费支持。参见《国立浙江大学文学院、师范学院史地学系概况》,《史地杂志》1940年第1卷第3期。先隶属于文理学院,后属于文学院的史地学系的创立虽不是直接受自教育部的命令,但教育部对浙江大学拟设立史地学系的申请,亦提供了较大的便利。参见《公私立专科以上学校之整理——浙江大学增设史地学系之令准》,《政治成绩统计》1936年第5期。 ⑥详可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第80页的“四部分类源流一览表”。当然,将地理隶属于史学的目录书远不止此。郑樵《通志·艺文略》、张居正《书目答问》等都是如此。也有例外情况。如孙星衍的《孙氏祠堂书目》,其将图书分为12类,其中,地理第五类,史学第七类,两者是并列关系。姚名达对此有很高评价,“其划‘小学’于‘经学’之外,出“天文”于“诸子”之中,析“地理”与“史学”为二,不强戴‘四部’于各类之上……而不慑于《四库总目》之权威,胆敢立异,勇壮可嘉,不愧为别派之后劲矣”。参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103页。 ⑦如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常在开篇叙述历代疆域变迁、政区沿革等地理情况,显然受自正史《地理志》的影响。关于近代历史著述中“从地理谈起”的现象,可参见姚正平:《“从地理谈起”:晚清民国中学历史教科书的书写模式》,《史学理论研究》2015年第1期。 ⑧毕业于南高师,后参与创办浙江大学史地学系并担任系主任的张其昀在谈到浙大史地学系创立的原因时,就坦言是因二者不可分离的关系,史学和地学“一为时间的演变原则,一为空间的分布原则,两者相合,方足以明时空之真谛,识造化之本原。浙大史地学系创立的宗旨在此”。参见张其昀:《我与浙大史地学系》,浙江省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34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页。 ⑨其实,这几点原因,有其内在的逻辑层次。政府法令对学制的规定,是造成民国诸多师范院校所办学术期刊出现“史地合一”现象的直接原因,而民国史地教育的长期不理想,则是促使诸多史地期刊创办的重要现实原因。不过,传统学术影响下的对史地关系的认知,则是民国史地期刊出现的内在或者说最重要的原因。正是因为这种对史地关系的强调,才促使不少综合性大学亦办起了史地期刊。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诸多史地期刊的出现,一个重要的原因固然是缘于史地教育的不理想,但在此时史学和地学已经各自成为一门专门之学的背景之下,若非民国学人对史地密切关系的认知,为了改进史地教育的现状、推动史地教育的发展,所办的应只是专门的史学杂志和地学杂志,而不会是以“史地”并称的史地期刊了。 ⑩此外,尚小明认为,20世纪30至40年代产生的合科设系现象缘于经费短缺、师资匮乏和生源不足,有其现实的需要与必要,“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代表科系发展的新方向”。参见尚小明《近代中国大学史学科系设置考察》,《史学月刊》2011年第8期。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公布高等师范学校规程[M]//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25. [2]教育部公布大学规程[M]//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708. [3]北京师范大学校史编写组.北京师范大学校史(1902-1982)[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21. [4]李华兴.民国教育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7:79. [5]日本高等师范学校规程[J].经济丛编,1902(1):1. [6]奏定优级师范学堂章程[M]//璩鑫圭,唐良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419-421. [7]蒋维乔.民元以来学制之改革[M]//陈学恂.中国近代教育史教学参考资料:中册.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63-164. [8]云六.现行师范学制的流弊及其改革法[J].教育杂志,1920(9):2-3. [9]师范学院规程[J].教育部公报,1938(8):12. [10]谢循初.师范学院的分系问题[J].教育通讯,1938(30):11. [11]战时各级教育实施方案纲要[J].教育通讯,1938(4):9. [12]朱斐.东南大学史:1902-1949:第1卷[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58. [13]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M].严佐之,导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 [14]来新夏.古典目录学浅说[M].北京:中华书局,2003:101,109. [15]吴兴祚.原序二[M]//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北京:中华书局,2005:9-10. [16]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北京:中华书局,2005:1. [17]蒋祖怡.史学纂要[M].南京:正中书局,1946:10-11. [18]郑鹤声.中学历史教学法[M].南京:正中书局,1936:13-14. [19]戴运轨.我所知道的张晓峰先生[M]//中国文化大学华冈学会.张其昀博士的生活和思想:上册.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2:634-635. [20]柳诒徵.拟编全史目录议[J].史地学报,1923(1、2):7-12. [21]柳诒徵.弁言[J].史学与地学,1926(1). [22]吴晗.中学历史教育[J].独立评论,1934(115):14-16. [23]柳诒徵.序[J].史地学报,1921(1). [24]陈训慈.中国之史学运动与地学运动[J].史地学报,1923(3):5-6. [25]发刊词[N].大公报·史地周刊,1934-09-21. [26]发刊词[J].上海《史地丛刊》,1933(1). [27]皮名举.史地教育特刊发刊词[J].史地教育特刊,1942(1). [28]张越.新旧中西之间——五四时期的中国史学[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351. [29]柳诒徵.发刊词[J].史学杂志,1929(1). [30]么枕生.对遵义浙大史地系的教学回忆[M]//贵州省遵义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浙江大学在遵义.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0:116-117. [31]李思纯.部颁师范学院史地学系课程修正意见[J].国立四川大学师范学院院刊,1944(创刊号):2-3. [32]胡逢祥.现代中国史学专业学会的兴起与运作[J].史林2005(3):50-60.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