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我国历史上各民族虽有纷争、冲突,但民族融合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56个民族能在中国融合为一,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所提出的“夷狄可变论”“仁者爱人”“以和为贵”“德治天下”等理念,不能不说起着至关重要的融合剂的作用,而这一思想亦为我国当今开展国际交往、交流,处理国家关系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当然,除了上述理念方面的支持外,历代统治者在政治实践、对外交流的方面,亦生动地诠释了协和万邦的邦国理念。如在处理少数民族关系时所采取的和亲政策,为了便于民族管理时所设立的都护府、节度使,为了促进民族发展时而开展的丝绸之路都是协和万邦理念在处理民族关系、邦国关系时的生动体现。 最后,协和万邦的理念则以族群融合、族群认同、族群同化、族群交流或族群开放的方式加以落实。如王桐龄所著的《中国民族史》便以几近完美的详细材料描述了中国众多族群的互相同化过程。按照他的考证,自秦朝成为中国以来,历代王朝分别为众多民族所建立:金和清为满族所创,前赵、后赵、夏、北凉、元为蒙古族所创,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西秦、南凉、北魏、北周、北齐、辽为满蒙混血民族(鲜卑、契丹等)所创,在号称汉人的国家中,齐国实为汉人与东夷混合,秦国为汉人与西戎混合,晋国和燕国为汉人与北狄混合。同样,在号称汉人的大一统王朝中,秦、汉、晋、隋、唐、宋等都是各族混合。{9} “岂无龃龉,终归和谐,岂无干戈,终化玉帛。根之深矣,枝叶纷披,虽则纷披,根终为一,源之远矣,沟浍纵横,虽则纵横,源终不竭。伟哉中华,凝聚有力。是民族之大节,亘千古而愈烈。”{10}王泽应的这段话,可以看作是民族主义与协和万邦相统一的准确描述。的确,“夷夏之防”“尊王攘夷”之说可以看作是狭隘民族主义观念的体现,但民族主义既可能是狭隘的、偏频的,亦可以成为理性的、符合时代潮流的。同时,也应该看到,邦国、民族之间不仅有差异性,更有统一性、和合性、交融性、相似性,这些特征正是协和万邦理念的主旨所在。只有将理性的民族主义观与协和万邦的理念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民族之间的融合、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统一、多元格局的形成。 “为什么中华民族能够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顽强生存和不断发展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精神特质、精神脉络。”{11}因而,只有明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特征、特质,即集中体现为政治要求与道德义务相统一、文化认同与政治依托相统一、民族主义与协和安邦相统一的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特征、特质,才能更好地理解、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主义既然是政治要求和道德义务的统一,这要求我们既要在法律上进一步明确爱国与叛国等相关立法,使公民的爱国政治义务更加明确;另一方面,还是要坚持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从道德情感上培育人们履行爱国主义的自觉性、能动性,也就是说在培育弘扬爱国主义上也要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爱国主义既然是文化认同与政治依托的统一,因此,我们就要在培育当代爱国主义的过程中,培育民族成员的文化自信,从认同热爱本民族伟大灿烂文化的过程中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同时,爱国主义在当代的政治依托必然是社会主义的现代中国,因此,爱国主义在当代必然就是爱社会主义的中国,把我们深厚的优秀传统文化和文明自信与当代的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制度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结合起来,实现爱民族文化与爱当代中国的统一。爱国主义既然是民族主义与协和万邦的统一,那么,我们在当代社会,既要用爱国主义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凝聚力,又要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与全人类的共同幸福联系在一起,共享共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民族自信心与天下一家、世界一人的大同理想结合起来,使中华文明影响普惠世界与人类,促进全人类的和平发展。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和弘扬通过结合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特征,以学校教育、传统节庆、重大历史事件及英雄人物的纪念活动、文学艺术、媒体宣传等形式加以培育与呈现,对丰富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内涵、增进对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从而促进中华民族现代化进程的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