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世界史 > 观点 >

40年来国内“一战”研究回顾(2)

http://www.newdu.com 2019-02-28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柴彬 于润泽 参加讨论

    参战国研究升温
    在专题性研究成果不断推陈出新、亮点频现的同时,学者们对“一战”各参与国的关注也日益增温,尤其是对中国、美国等“一战”的“配角”倾注了大量研究热情。
    作为老牌殖民帝国和经济强国的英国在“一战”后迅疾衰落,其在经济、政治诸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济方面,学界多探讨英国战时经济政策和战后经济地位衰落的表现——金融地位、贸易、海外投资等的下滑问题。在政治领域,自由党的衰落和工党的兴起颇为瞩目,如高岱《英国政党政治的新起点——第一次世界大战与英国自由党的没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全面阐述了“一战”对自由党的巨大冲击、新自由主义经济原则受到挑战、自由党内部的派系斗争,以及工党势力的崛起。
    近年来,中国在“一战”中的角色和地位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中国是“以工代兵”的方式参战,但由于英法等国的刻意忽略,长久以来,参战华工成为被遗忘的群体。国内学者通过爬梳大量的档案文献、口述资料等史料,探寻了他们以汗水和鲜血开启近代中国寻求民族国家认同与国际化的艰辛历程(徐国琦:《中国与一战:寻求新的民族认同与国际化》,上海三联书店2008年版)。
    对于中国参战原因,国内学界多从中国政府由中立向参战的态度转变过程中探寻答案:如国内政治派别的斗争、国际形势的变化、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提高国际地位的要求、日本“二十一条密约”的逼迫、通过参战收回部分列强在华权益的愿望等。对中国在“一战”期间及战后初期外交活动的研究,主要围绕中国中立与参战问题、巴黎和会和主要外交官的活动展开。“一战”期间国内社会动向和社会思想变迁方面的研究相当丰富。在各种思潮中,以马克思主义、“威尔逊主义”对国人影响的研究最多。“一战”期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对当时中国思想界带来了巨大冲击,目前以围绕政界、知识界名流(如孙中山、李大钊、梁启超、严复等)为中心进行的微观研究比较多见。
    近10年来对“一战”期间美国的关注度明显增加,研究主题较为多元。关于美国由中立到参战的转变过程,我国史学界普遍认为是国家利益和战略考量的结果(史煦光:《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的“中立”与参战》,《世界历史》1985年第10期)。对“一战”前后美国外交研究呈现出一大特点,即从理念层面来探讨威尔逊理想主义外交思想的实质。经济方面,学界主要关注美国战时农业、税收和银行管理等,学者普遍认为对经济方面的战时管制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战后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在社会领域,研究者们注意到“一战”与美国进步主义、和平主义等社会思潮、社会运动的关系。关于战后退伍士兵待遇问题、德裔移民问题和妇女问题也形成了一些研究成果,但尚不成系统。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