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1] 平和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平和县志》,北京:群众出版社,1994年,第338、339页。 [2] 饶宗颐:《柘林在海外交通史上的地位》、《隋代潮州与琉球之关系》、《南澳:台海与大陆间的跳板》、《潮人移台小史》,黄挺编:《饶宗颐潮汕地方史论集》,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281—296、301—305页。 [3] 陈春声:《〈历代宝案〉所见之清代潮州商人的海上贸易活动》,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编:《潮学研究》第9期,广州:花城出版社,2001年;陈春声:《海外移民与地方社会的转型——论清末潮州社会向侨乡的转变》,徐杰舜、许宪隆主编:《人类学与乡土中国——人类学高级论坛2005卷》,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6年;陈春声:《近代华侨汇款与侨批业的经营——以潮汕地区的研究为中心》,《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4期;陈春声:《明清之际潮州的海盗与私人海上贸易》,《文史知识》1997年第9期 。 [4] 黄挺、杜经国:《潮汕古代商贸港口研究》,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编:《潮学研究》第1期,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53—78页;杜经国、黄挺:《潮汕地区古代对外贸易》,潮汕历史文化研究中心、汕头大学潮汕文化研究中心编:《潮学研究》第2期,1994年,第13—33页;黄挺、杜经国:《宋至清闽粤边的交通及期经济联系》,《汕头大学学报》1995年第2期;黄挺:《明清时期的韩江流域经济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9年第2期。 [5] 曾丽洁:《潮州湘子桥的商业文化意蕴》,《汕头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曾丽洁:《韩江商路在陶瓷对外贸易中的地位——以历史典籍和考古材料为中心》,《潮商·潮学》2018年第5期。 [6] 范毅军:《汕头贸易与韩江流域手工业的变迁(1867至1931)》和《广东韩梅流域的糖业经济(1861—1931)》,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十一期,民国71年7月,第131—160页,第十二期,民国72年6月,第127— 161页;[日] 田中克子:《日本福冈市博多遗址群出土的潮州窑产品与外销》,《东方收藏》2016年第9期;黄惠怡:《唐宋广东生产瓷器的外销》,《海交史研究》2004年第1期;廖大珂:《略论明代之前潮州港的发展》,《南洋问题研究》1994年第2期;薛翘、刘劲峰:《从赣南出土文物看明清之际景德镇瓷器外销路线的变迁》,《南方文物》1993年第3期;刘正刚:《汀江流域与韩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5年第2期;颜广文:《元代隆兴至潮州新驿道的开辟及对赣闽粤三省省界开发的影响》,《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8年第2期;黄桂:《试论唐至清初潮州的海外贸易与海上走私》,《南洋问题研究》2001年第4期;周琍:《明清客家地区的经济开发》,《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周雪香:《清代汀州两江流域区域经济比较》,《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1期;勒阳春:《宋元汀州经济社会发展与变迁》,福建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年;郑向东:《古代韩江流域经济地理研究(秦~元)》,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林瀚:《韩江水路交通与内河木质民船研究》,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主办:《国家航海》第七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42—71页;林瀚:《近代闽西木材贸易与潮州意溪地方社会》,《闽商文化研究》2014年第2期;蔡英豪主编:《海上丝路寻踪》,北京:华文出版社,2001年;杜经国、吴奎信主编:《海上丝绸之路与潮汕文化》,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8年;黄桂:《潮州的社会传统和经济发展》,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7] 《惊人发现:潮汕曾是“海上丝绸之路”主要港口》,《南方网新闻中心》,2002年 6月28日,http://www.southcn.com/news/gdnews/nanyuedadi/200206280763.htm;林仁川:《明清时期南澳港的海上贸易》,《海交史研究》1997年第1期。 [8] 张勇华:《明中期以降赣闽粤客家聚居区的联宗与族群关系》,上海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6年。 [9] 黄洁琼:《闽西客家地区妈祖信仰的传播与延续——以连城芷溪为中心》,《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第5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