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揭示核心命题: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为一个核心理论命题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抉择、制度设计、法律保障、政策理念和发展目标, 是中国共产党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的突出标志之一。历时地看,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一核心理论命题在革命、建设时代逐步确立, 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和社会现代化发展中日益完善。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作为政治实践和理论建构经历了以毛泽东、邓小平等为核心的几代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持续探索。20世纪90年代初, 讨论中国共产党不断完善解决民族问题实践时, 理论学界多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或“有中国特色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道路”提法。2003年, 有研究者指出:毛泽东思想“极大地丰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 在指导我们党不断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实践中显示强大的生命力, 开辟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当时, “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之说较少为人们使用, 绝大多数研究者使用“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005年,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重申民族工作在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的重要性, 肯定了党和政府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成就。2009年, 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 胡锦涛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 确立了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共同繁荣为核心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 引导我国各民族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实现了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最广泛最深刻的社会变革, 开创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2010年, 时任全国政协主席的贾庆林发表专文, 进一步阐释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的理论来源及实践过程, 指出这一正确道路集中体现了各族人民追求平等、谋求发展, 以及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 是中国共产党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关系和解决民族问题的伟大创举, 同时提出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谱写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新篇章。 2014年, 习近平总书记运用中国共产党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一贯立场和方法, 基于已有的理论成果, 系统地揭示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 为开创民族工作新局面的实践提供了纲领和指南。 以“八个坚持”为主要内容的社会政治实践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理论命题的核心内涵。最一般的社会活动要想顺利进行都需要有效领导和组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目标, 与各民族群众根本利益实现密切相关。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行得通、走得顺离不开党的组织和领导, 党的坚强领导为目标实现提供了稳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社会主义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社会制度基础, 保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关乎国家最高利益和各民族人民根本利益,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保障和各民族团结进步的根基, 也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基础和前提;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是新中国立国的根本原则之一, 是反对任何民族压迫和歧视, 确立和巩固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追求的重要内容;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制度路径和特色之一;党和政府民族工作以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主题, 实现各民族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充分体现, 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经济基础;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就是在增强“五个认同” 的基础上团结统一, “五个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强大的精神内核;坚持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也是现代国家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 在推进社会现代化进程中解决民族问题必须坚决维护宪法权威和法律尊严, 民族工作部门和各民族干部需要在工作过程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进行社会治理的能力, 充分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 在“五位一体”建设和实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过程中,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实践, 揭示“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一核心理论命题的丰富内涵,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实践获得了新的理论成果, 这一理论成果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当前及今后党和政府民族工作依循之纲。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