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文献学 >

13—14世纪中西文化差异对文献记载的影响(2)

http://www.newdu.com 2019-06-06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 李鸣飞 参加讨论

    之后马可·波罗提到忽必烈在1298年时“足约有八十五岁”,这一说法似乎也有问题。前面已经提到忽必烈生于1215年,如果他活到1298年,按照中国的虚岁计算应是84岁,按照西方的周岁计算则是83岁。当然,忽必烈并没有活到那么久。根据《元史》记载,忽必烈卒于至元三十一年正月癸酉,即公元1294年2月18日,“在位三十五年,寿八十”。(31)不过马可·波罗于1291年离开中国,经海路于1293年到达伊朗,忽必烈去世时他正在从伊朗返回威尼斯的路上,并不知道大汗的死讯。慕阿德在此处注明:“关于日期与年龄的差异似乎只是简单笔误”。(32)伯希和则宽容地说这一记载“虽不中亦不远矣(was not very far off the mark)。”(33)
    然而“记错了”忽必烈年龄的并非只有马可·波罗一人。《史集》对此的记载也与汉文史料不符。《史集·忽必烈合罕纪》:“忽必烈合罕在位三十五年,并在他的年龄达到八十三之后,才于莫邻亦勒,相当于伊斯兰教历693年诸月(公元1293年12月2日至1294年11月20日)的马年(1294年)去世。”(34)虽然所载卒年与《元史》相同,但说他去世时“年龄达到八十三”,与《元史》的“寿八十”全然不同。值得注意的时,虽然《史集》对忽必烈卒年的表述是“相当于伊斯兰教历693年诸月的马年”,因为伊斯兰历693年跨越公历1293年和1294年两年,所以又用马年一词将时间确定为公历1294年。《史集》纪年使用伊斯兰历,这给其年龄记载与《元史》不同的原因提供了线索,即《史集》涉及年龄时很可能按照伊斯兰历计算。而马可·波罗在中国使用波斯语交流,(35)从中国回到威尼斯的途中又经过伊朗并停留近一年,他对年龄的记录会不会也与中西历法的差异有关呢?
    《史集》的作者拉施德丁是生活在伊朗的波斯人,日常使用伊斯兰历。而他编写《史集》时大量参考了蒙古人提供的资料,所以《史集》中常常出现突厥生肖纪年法,与中国使用的生肖纪年相同。突厥生肖纪年法是太阳历,地球绕太阳一周为一年,一年约365天。而伊斯兰历是太阴历,一年约354天,与作为太阳历的西历、中历和突厥生肖历大约每31年相差一年。那么使用伊斯兰历的《史集》在记载蒙古大汗年龄时是怎样处理的呢?
    除忽必烈外,《史集》中还记载过多位蒙古大汗的年龄,其中最为详细的是成吉思汗,《史集》第一卷第二分册《成吉思汗纪》将成吉思汗的一生分段记录,每次都提到了年份和年龄,由于译自俄译本的余大钧汉译本《史集》在涉及年龄和日期问题时经常出现错误,本节在引用汉译本的同时,参考译自波义耳英译本的周良霄汉译本《成吉思汗的继承者》(底本为巴黎本,即B本),(36)译自伊朗卡里米(Karimi)集校波斯文本的Thackston英译本(简称Thackston英译本),(37)苏联集校波斯文本,(38)德黑兰若山和穆萨维集校波斯文本(简称若山集校本),(39)伊斯坦布尔藏抄本(S本)和塔什干藏抄本(A本)。参见表1所示。
    
    《史集》把成吉思汗的生年记录为公历1155年,并说成吉思汗享年72岁,这个记载是错误的,(40)不过本文关注的是《史集》中计算年龄的方式。从表1可见,《史集》记载成吉思汗年龄时,前两个年龄均按伊斯兰历计算。如果认为成吉思汗生于公历1155年,按照太阳历,他在1167和1194年应分别是12周岁和39周岁,但《史集》依据太阴历,载其生于伊斯兰历549年,在562年和590年分别是13周岁和41周岁。然而表中第三个年龄,按照太阳历应为48周岁,太阴历应为50周岁,《史集》却载为49周岁。需要说明的是,汉译本《史集》在《成吉思汗纪[三]》中误译为“在最后一年成吉思汗为四十一岁”,译者其后注明“原讹,应作四十八岁”。(41)实际上S本、若山集校本均做“49岁”,(42)Thackston英译本此处也是49岁。(43)大概是俄译者出现了错误,导致汉译者讹误,并误导了学者的研究。(44)汉译者认为“应作四十八岁”,是按太阳历计算的年龄。从这一阶段开始,如上表所示,之后两个年龄记载都比伊斯兰历算法少一岁,比太阳历算法多一岁,介于两者之间。作者似乎考虑到“蒙古人都明确地知道,成吉思汗一共生活了72个突厥年”,(45)因此中途在年龄记载上作出调整。到最后一个年龄时,拉施德丁写道:“他就在同一猪年秋8月(相当于伊斯兰教历9月)15日去世,死在第73年上,享年72岁,蒙古人的说法与此说一致。”(46)实际上,成吉思汗去世时的年龄,按照太阳历计算为72周岁,按照太阴历则为75周岁。为了与蒙古人的说法相合,作者在这里又调整为太阳历算法。
    在《成吉思汗史编年纪要》部分,拉施德丁大概在编年纪事的过程中发现了问题所在,对年龄记载的差异做出了补充说明:“蒙古人都明确地知道,成吉思汗一共生活了72个突厥年。他生于合孩亦勒即猪年,于(另一个)猪年死在唐兀惕地区上……按照天文资料往前推算,知其生年为始自伊斯兰教历549年11月的猪年(公元1155年),由此可见,他死在第七十五太阴年上。(年份上的)差异是由于(蒙古人)采用的是突厥太阳年,与太阴年每三十年相差约一年,(47)虽然按照突厥(历,其卒年)在第七十三年上,但他生卒的那两年都在一年的中央,故那两年都不足一年。这样我们就查明和确定了,根据蒙古人所知,他享年七十五太阴年(或)七十二突厥太阳年,即享寿七十三虚岁。”(48)
    对窝阔台的年龄,《史集》并未明确记载,只记录其登基和死亡的时间。由于之间相差不足32年,因此太阴历和太阳历算法没有差异,均为“即位后第十三年……去世”。(49)
    对于朮赤、察合台、贵由等,《史集》均未记载具体年份和年龄。但在《蒙哥合罕纪》中又看到了作者调和太阳历与太阴历的努力。《史集》记载:“合孩亦勒,即落在伊斯兰教历648年11月(公元1251年1月25日至2月23日)的猪年……蒙哥合罕被拥戴登极御世”。(50)实际上蒙哥合罕登基在“辛亥夏六月”,(51)即1251年7月,换算成伊斯兰历应为649年4月。但拉施德丁未能得知即位的月份,只知道是在猪年,即合孩亦勒,换算得知“落在伊斯兰教历648年11月”,故误以为蒙哥汗在伊斯兰历648年登基。因此涉及蒙哥亲征南宋的时间,拉施德丁遇到了困难。他获得的讯息大概是蒙哥在登基后第六年,即龙年,召开忽里勒台大会,并决议伐南宋。然而按照伊斯兰历,“蒙哥登基后的第六年”和“龙年”不是同一年。如果按照拉施德丁的理解,蒙哥汗于伊斯兰历648年登基,之后的第六年是653年,对应的公历1255年是兔年,而伊斯兰历654年对应的公历1256年才是龙年。最终拉施德丁决定分开处理“第六年”和“龙年”这两个信息。他把召开忽里勒台放在他所认为的第六年,把出征南宋放在“龙年”。在生动地描写完忽里勒台聚会后他说:“在相当于伊斯兰教历653年1月(公元1255年2月10日至3月11日)的兔年,他登极以来的第六年,终于决意与中国君主赵扩作战。”可以看出,《史集》所谓“登极以来的第六年”完全是按照648至653年的太阴历计算得出,按照太阳历1251年登基,1255年应为登极以来的第五年。然后他又写道:“他在相当于伊斯兰教历654年1月(公元1256年1月30日)的龙年出征。”(52)拉施德丁大概听说决议伐宋之后一年出兵,于是记录为伊斯兰历654年,正好符合了龙年的信息。其实在《元史》中“会议伐宋”一事在丙辰六月,即1256年7月,而征伐南宋正式出兵是在1257年。
    蒙哥卒年在《史集》中记载为“在相当于伊斯兰教历655年1月(公元1257年1月19日至2月17日)的蛇年(53)……去世了,享年【52岁】,死于他登上帝位之后的第8年”。(54)这里提到的第8年,也是根据太阴历计算,从648年即位到655年为第8年,若按照太阳历,从1251年至1257年应为第7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