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见证“周礼在鲁”的鲁故城

http://www.newdu.com 2019-06-25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张清俐 参加讨论

    山东,简称“鲁”。这一得名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我国历史上的西周时期。彼时,周武王灭商后,“遍封功臣同姓戚者”,“以藩屏周”,“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已故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刘敦愿曾考证认为,西周时期鲁国为镇守东方的第一大国。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国势衰微,却依然因持守“周礼在鲁”而享誉诸国。研究两周时期中原王朝与东方诸侯国的关系,鲁国无疑是绝佳的观察视角。
    在20世纪下半叶以前,人们对鲁国及鲁文化的讨论多依据文献材料的相关记载。考古学的蓬勃发展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视野。20世纪70年代,原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曲阜鲁故城进行全面勘探和试掘,时任所长的张学海发表《曲阜鲁国故城》报告,为此后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011年,原山东省文化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重新启动鲁故城的考古工作。经过连续近8年的努力,鲁故城遗址的轮廓日渐清晰,一系列新发现引发学界讨论,推进了学界对鲁国及鲁文化的认识,为研究这一时期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了更加丰富的线索。
    城垣建于西周晚期
    如今,被曲阜当地人称为老城的地方是保留了700年的明代故城。而事实上,曲阜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所承载的岁月远不止700年。根据史书记载,曲阜建城经历了殷商奄国都城、西周鲁国故城、汉代鲁城、宋代仙源县城和明清曲阜县城。
    早在1961年,鲁故城就入选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长期以来只有零星的发现。人们只能从曲阜古城地表残留的一处处耸立的高台基址、城垣堌堆等文物遗迹,追思逝去的时代风貌。1977年,山东省博物馆对鲁故城展开了近两年的系统考古勘探和试掘,获得了一系列重要发现。“这次工作大体搞清了鲁故城的范围、形制以及遗迹分布情况,同时建立了鲁故城的年代谱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党委副书记刘延常告诉记者,这次勘探确认了城垣建于西周晚期,经春秋、战国至西汉初年不断进行修补,并探到11座城门和10条主要道路,发现了东周和汉代的宫殿建筑基址。通过试掘,大致掌握了曲阜故城文化堆积的层次,根据墓葬形制、葬俗、随葬器物等方面的不同特点,将曲阜故城的两周墓葬区分为两类不同的族属,从中可以透视出西周中原文化与土著商文化之间在这一时期的互动关系。
    谈到20世纪70年代的这一次发掘的学术意义,北京大学教授刘绪曾表示,此次考古工作具有方法论上的奠基性意义,在勘探和试掘前,对整个遗址进行了工作区规划,用方格网的方法分为37个发掘工作区,设立永久基点标志。当时把整个遗址纳入方格网进行区划的只有盘龙城和曲阜鲁故城。现在实行的《田野考古工作规程》建议采用象限分格网分区,就是对盘龙城和曲阜故城这种做法的借鉴。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