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学科词条 >

见证“周礼在鲁”的鲁故城(2)

http://www.newdu.com 2019-06-25 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 张清俐 参加讨论

    形态随历史变迁而演变
    以老一辈的工作为基础,刘延常和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韩辉等一批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考古工作者有计划地细致推进,使鲁故城的结构与历史沿革不断清晰。他们将工作站设在曲阜著名的建筑群——周公庙园区。这里处于鲁故城中心位置,2011年重新启动的鲁故城考古工作也是从这里开始。考古队对《曲阜鲁国故城》报告中位于周公庙北部高台地上的建筑群基址区22万平方米区域进行重点勘探,在台地边缘发现一周城墙、城壕,城内夯土建筑基址81个,以及各时期大型灰坑、道路、砖基建筑、大型排水道。“考古勘探确认这些夯土基址应为鲁故城宫城所留下。始建于春秋晚期,延续至汉代,魏晋废弃。”韩辉向我们展示发掘示意图,可以看到宫城总体呈长方形,西北角略内折,城内东西约480米,南北220—250米,考古发现西门、南门、东门及与之相配的道路,门址宽逾10米。在宫城墙外围有壕沟,城墙底部预埋管道贯通城内外。出土的凤纹、夔龙纹铺地砖,双鹿纹瓦当等,精美厚重,显示出宫城的华贵庄重。从平面布局来看,宫城居于鲁故城中部,郭城环绕。
    遗址的郭城考古勘探工作也在同时进行。2012—2017年,考古队通过勘探重新确定了郭城的城墙、城壕范围。“鲁国故城城址平面近长方形,东西约3500米、南北约2500米,面积约10.45平方千米。四周城垣南面较直,其余三面都呈弧形,城墙周长11771米。至今地面仍残存有城垣4000余米。”韩辉介绍说。考古队还着重对位于鲁故城南东门遗址、北东门遗址进行发掘,在南东门遗址区揭露门道及两侧城墙,发现台基(阙台)2座,呈东西对峙之势。“根据南东门东侧墙体剖面显示的层位关系,可以推测城墙始建于西周晚期,延续至战国晚期,或到西汉时期。”
    在韩辉的引导下,记者参观了保存较为完好的北东门发掘区和东北城墙解剖区,该遗址区周边为现代农田耕种区。现仍可见两侧斜坡状的城墙高出地表,逶迤延伸。“根据考古发掘,城墙在春秋晚期或战国早期有一次筑城扩建行为,宫城也在此时兴建作为鲁侯朝会、居住之所,而此前在鲁故城北部发现的董大城城址或是一处拱卫鲁都的军事据点。”韩辉推测,这些迹象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鲁国军事环境趋于恶劣,鲁国内外压力较大。
    鲁故城的形态随历史变迁而逐渐演变。刘延常认为,鲁故城的郭城为春秋早期建成,或与鲁僖公时期的城市扩建相关。第二次大规模扩建发生于战国早期,或与防御越国北上扩张争霸有关。第三次扩建与内侧壕沟的扩建,应与楚国灭鲁前后应急事件的筑城相关。宫城始建于春秋晚期,应与宫室和三桓矛盾加剧、筑城以卫君相关,由此形成了郭城—宫城的“大城套小城”城市布局。
    由于从目前考古学资料看,曲阜地区的西周早期遗存较少,关于曲阜是否为鲁国最初建都之地,学界产生了一些争议。刘绪提出,如果曲阜鲁故城外围也找不到规模较大、内涵丰富的西周早期遗址,这就表明鲁城内外的发现都无法证明这里是西周早期鲁国都城。对此,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钱益汇曾撰文称,西周初年,周王东征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周公和伯禽,主要任务是响应周王号召伐东夷和徐夷,因此无暇顾及建设自己的都城。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