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名词作动词用 (1)利益:……藉此足以利益自己的生活。 (2)设施:国务院,是根据法律,设施种种行政的。 (3)经理:由本会拨定资金千万块,交由对于农业放款具有兴味之银行,组织团体经理此事。 4. 乱用介词 (1)当:……当少年时代,是受教育和努力修养之最好的时期。 (2)因:白磷火柴(即红头的)有自然能力,往往因天气炎热的时候,忽能自然。 (三)语体风格混乱难懂 伪满洲时期的“协和语”在杂用日语成分及无视汉语语法规范的同时,在用词造句和行文构篇根本上不按照汉语语体表达,让人难懂。此类句子往往在语体表述上存在句子文理不通、语气不对并连用文言语气词“也”的现象。如:梅雨时泼渐过、酷暑天气已来使至今日、为一年中皮肤生病发时之盛之际……故药物肤法,莫逾于天恩水,因杀菌力上颇强富于深奥之理想,且毫无刺力痛苦之者而皮肤病竟得豁然冰释、欲购虞请问日本东京芝区田村叮东京药或各药房、订买定也! 五、结语 语言问题是文化的核心问题,更是教育的核心问题。而殖民主义者将自己的语言有意识地向外民族渗透与推行,则是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文化的核心问题。“协和语”作为日本侵略者统治伪满洲长达13年的殖民奴化教育政策高压下产生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是伪满时期殖民文化的典型代表,它集中反映了伪满殖民文化的奴役性、残酷性。由于“协和语”在口语和书面语中表现的词汇或语法混杂性特点,给正确使用汉语言和文字造成了极大的语言污染,破坏了汉语言和文字的纯洁性。时至今天,与伪满时期残留的“协和语”类似的语言还有市场,如像“日本料理”、“韩国料理”、“量板式KTV”、“卡拉 OK”等等,故在对待“协和语”问题上,应以客观、科学的态度作出抉择,杜绝使用这种殖民统治及其奴化教育高压下残留于汉语中的“协和语”。 参考文献 [1]满洲帝国学事要览[C]. 伪民生教育司,1941. [2]满洲教育史[C]. 大连:大连文教社,1935. [3]我国的教育制度[A]. 伪满洲国民生部. 旬报[N],伪康德 7 年. [4]平野健一郎. 日本在满洲的教育史[A]. 辽宁教育史志[J]. 1992(2). [5]齐红深. 东北地方教育史[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1. [6]齐红深. 东北沦陷十四年教育史[M]. 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89. [7]齐红深. 日本对华教育侵略[M]. 北京:昆仑出版社,2005.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