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公元前3千纪末至公元前2千纪初,西亚地区车辆上的青铜轮牙和实心二轮车辆经中亚地区传入草原地带。随着印欧人向东的扩张,双轮轻便马车开始东传,大致在殷墟文化二期,家马和马车大量出现在我国中原地区。周原遗址出土的青铜轮牙马车直接继承殷商的传统。公元前13世纪左右双轮轻便马车在东亚地区出现。 关键词:周原遗址 青铜轮牙 中亚 欧亚草原 文化交流 作者:王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2014年,由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的周原考古队于贺家村1976年甲组基址之南,发现了一辆罕见的装配有青铜轮牙的马车[1]。虽然西周时期木质轮辋外包青铜构件的实例在之前就屡有发现,如辛村卫国墓地[2]、张家坡墓地[3]、上村岭虢国墓地[4]、贺家村西窖藏[5]等,但所出青铜构件均为“轮牙束”,并非完全包裹轮辋,故此周原青铜轮牙马车甫一发现,便被冠称为“西周第一豪车”(图一)。然而,豪华则豪华矣,却不能称之为先进。这是因为,形制几乎完全相同的青铜轮牙,早在西周之前一千年左右就已经在西亚和中亚地区存在[6]。本文的讨论将说明,周原青铜轮牙马车的根源在西亚、中亚地区,其在东亚的出现,是以欧亚草原为媒介的东西文化交流的结果。 一、中亚地区发现的青铜轮牙四轮车 中亚古代文明国家巴克特里亚-马尔吉亚纳文化共同体(Бактрийско-Маргианский археологи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近十年来最重要的考古收获,是位于土库曼斯坦东南部的中心性城市戈努尔杰别(Гонур-тепе)[7]“王陵区”的发现。2004年,В. И. 萨里亚尼基(В. И. Сарианиди)领导的考古队在城址南部对大水池遗迹进行解剖发掘时,发现了一小片墓地,并在此清理了数座高等级墓葬,发掘者认为系王陵[8]。此后,经过数年连续的考古工作,截至目前为止,在该“王陵区”内至少已经发掘十余座墓葬和数十个祭祀坑。其中,M3200、M3225、M3240、M3900内出有四轮车,均装配有青铜轮牙[9]。 M3200模仿墓主生前居所,在距现代地表深2.5米、长宽各6.5米的墓坑底部,用土坯砌筑四间东西并排的墓室(残存6层土坯,高1米),紧接墓室北部为长方形的“ 庭院”(图二)。墓葬在早年被盗,但仍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位于“庭院”东北角的四轮车。车辆仅见较为完整的四轮以及结构清晰的木“座位”,二轮在北,紧靠“庭院”北壁,尚保持直立状态,二轮在南,“座位”位于四轮之间;发掘者据此判断应为整车埋葬,前轮在西,后轮在东。在车“前”位置发现一具完整的狗骨,头西尾东;车“左”为三具人骨及一具骆驼骨;车“后”则为一具因盗扰而受损严重的幼马骨,头部向西,叠压在一个车轮上,发掘者认为很有可能是驾车的马匹。车辆“座位”由四条长90、宽20厘米的木板拼接而成,中间以两道宽5厘米的木条加固连接。四个车轮大体相同,均以实木板制成,直径70厘米,外包以6件青铜轮牙。轮牙两两相接,组成一闭合的圆形,每件青铜轮牙均呈圆弧形的凹槽状,厚0.5厘米,外沿面宽3厘米,两端及中部各有一对长宽各3.5厘米的圆形耳,耳上有圆形穿孔,用于容纳青铜销钉,将其与木质的车轮外缘固定,销钉长8、直径1厘米,钉帽直径1.8厘米(图三)。 M3225、M3240的材料尚未完全发表,目前仅知墓内所出车轮的情况。M3225四个车轮保存较好,车轮直径90厘米,主体由三块木板拼接而成,中间用两道与木板垂直的宽5厘米的木条加固连接。车轮边缘厚5厘米,中部厚10厘米,中心位置保存有由整木掏挖而成的轮毂,轮毂直径22厘米,轴孔直径7厘米。与M3200相同,M3225车轮外沿亦包以6件青铜轮牙,二者形制、大小相似,但M3225轮牙耳的尺寸更大,长9、宽6厘米(图四)。M3240被破坏严重,车轮保存不佳,但从残迹可以判断车轮木板的拼接方式为中间木板两侧出隼,插入侧板的凹槽中,同时亦用与其垂直的窄木条加固,残存青铜轮牙的形制、尺寸与M3225所出大体相同。 M3900保存完好,系一直径近6、深2.5米的圆形祭祀坑。出土遗物丰富,包括人骨(分属于4名25~35岁、2名35~45岁、1名10~14岁的男性)、动物骨骼(狗7、驴2、骆驼2)、青铜器(釜1、塔形器1、灯1、铲1)、石器(权杖2、镞1)、陶器(罐2)以及四轮车1辆(图五)。四轮车位于坑底正中,前轮在北,后轮在南,左后轮尚保持直立状态。“座位”位于车身中部,由5块木板组成,宽约84、残长40厘米,但车身结构以及“座位”与车身的连接方式已不可复原。在“座位”之前,发现两处木杆痕迹,直径均为3厘米,长度分别为132厘米和100厘米,发掘者认为是辕。车轮直径100厘米,由三块木板平行拼接而成,外接6件或7件(左后轮)青铜轮牙。车轮边缘厚5厘米,靠近中心部位厚10厘米,木制轮毂长20(两侧各凸出于车轮平面5厘米)、直径20、轴孔径7厘米。轮牙长37~40、宽5厘米,上有三对耳,内存直径约为1厘米的青铜铆钉(图六)。 关于M3200、M3225、M3240、M3900的绝对年代,没有直接的碳十四测年数据,但同墓地中的M3210、M3245各有一个碳十四测年数据,分别为公元前2150~1500年和公元前2200~1940年。研究者认为M3210因遭盗扰,年代数据有可能偏晚,而M3245的数据则更接近其真实年代,这和宫殿区及与之对应的“大墓地”[10]的使用年代十分吻合[11]。因此,“王陵区”的年代应该在公元前3千纪与公元前2千纪之交,M3200、M3225、M3240、M3900所出四轮车的年代亦应与之一致。 戈努尔杰别四轮车及青铜轮牙的发现,其意义不仅在于确认了早期实用性轮式交通工具在中亚文明区的存在[12],更在于首次以完整实物遗存的形式明确了早年发现于亚述、苏萨以及传出自巴克特里亚等地同类青铜构件的功能,并为青铜时代西亚与中亚文明区之间存在的密切联系提供了新的佐证[13]。 1955年,德国学者公布了在亚述古城(Ashur)内发现的3件青铜轮牙,这3件轮牙均已残损,出自一座神庙下的窖藏内,根据层位关系判断,其年代在公元前3千纪末期或公元前2千纪初(图七,1)。1987年法国学者报道了早年发现于苏萨(Susa)的18件青铜轮牙,其中6件出自阿帕达纳(Apadana)地区(图七,4~6),另外12件出自东荣(Donjon)地区的一座神庙内,根据共存的其他遗物判断,其年代亦在公元前3千纪末或公元前2千纪初。除此之外,类似的青铜轮牙也曾散见于阿富汗(传出自巴克特里亚,Bactria)(图七,2)及伊朗(图七,3)的文物市场上。不难发现,这些青铜轮牙的形制与戈努尔杰别出土者几乎完全相同。基于二者之间惊人的相似性,J. H.克罗威尔(J. H. Crouwel)认为,西亚和中亚青铜轮牙拥有共同的起源地——西亚地区,前者通过伊朗传播到土库曼斯坦和阿富汗[14]。 由于同样的原因[15],并考虑到结构和工艺的复杂性,我们认为周原与西亚、中亚青铜轮牙之间存在着基因的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西亚还是中亚的青铜轮牙,在地域和年代上均与周原的青铜轮牙相去甚远。因此,在西亚、中亚与周原之间应该存在着联系的中介,而这个中介显然就是地处欧亚大陆北部的草原地带,对草原地带双轮轻便式马车及相关遗物的分析可以说明这一点。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