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节高玉琮(1972年草山遗址征集) 反山王陵 在科学工具的帮助下,考古学家在上世纪70年代确认,良渚文化是五千年前长江中下游的土著文化,它的分布范围不限于良渚一隅,而是包括钱塘江南北的广大地区和舟山群岛,其影响所及,最远甚至达到了长江北岸的海安与淮河以北的新沂。其中,长三角是这一文化的核心地区。 良渚,这个用以命名良渚文化的地方,此时却有些尴尬。 先是1972年春,江苏吴县(今属苏州市)发现了草鞋山遗址,出土了大量大型玉器,如多层玉琮、精美的玉璧、玉瑗。最让人震惊的是,这些玉器赫然与夹砂红陶缸这样的典型良渚文化陶器共存。 十年之后,浙江相邻的上海发掘了福泉山遗址,同样发现了随葬大量玉器的良渚大墓。 玉琮、玉璧长期被视作“周汉之器”,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礼制重器,竟然在一向被认为是“蛮夷之地”的史前江南找到了渊源,而且都存在于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遗址中。 其实,在良渚作为考古项目之前,当地就早有玉器出土,久为世人所珍。清末民初,对良渚一带出土的玉器还有个行内称呼:“安溪土”——安溪是良渚镇所属的一个村子。现藏于台北故宫的清宫旧藏五件玉琮,有两件即为良渚玉琮。 不过,在草鞋山遗址被发现之前,偶有现世的良渚古玉都被错认周汉之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良渚虽然也不断地有遗存发现,但规模和收获都比不上草鞋山和福泉山。难道良渚文化的核心不在良渚? 幸好,福泉山遗址考古给良渚点亮了一盏灯。 考古学者们在对福泉山大墓的解剖中认识到,这一突兀的土山,实际上是人工堆筑营建的“土筑金字塔”。正是这一认识上的突破,帮助浙江省考古工作者找到了反山大墓。 反山其实不是山,而是一座东西长约90米、南北宽约30米、高4米左右的土墩。如果不是福泉山“土筑金字塔”的启示,反山只不过是一座毫不起眼的土堆。 恰在此时,一家乡镇企业准备在反山附近筹建新厂,建厂房时计划从反山取土。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王明达获知消息,马上带人到反山现场踏勘。 在随后上报的反山发掘申请中,“发掘目的、要求和计划”栏目中,王明达写明:“据草鞋山、福泉山等良渚文化墓葬的发掘,我们认为反山亦应是一处重要的良渚文化墓葬,即‘土筑金字塔’。” 1986年5月8日,反山考古挖掘开始。 表土挖去不久,考古队就有了收获,却实打实地属于“意外”——他们挖出了11座汉墓。汉墓不是反山考古发掘的主要目标,但考古队还是按照田野考古操作规程,一丝不苟地进行清理、记录、绘图、照相,还请所里派来专人录像。 清理汉墓花了20来天,到5月28日,各探方的下挖深度已达150厘米左右,为了慎重起见,领队王明达决定停止使用小锄头翻土,改用大平铲,一遍又一遍地把地面铲得又平又光,以观察土质土色的变化。终于在3号探方的中部,王明达从大面积的灰黄土中辨认出一块灰褐色的斑土。墓口出现。 接下来的挖掘,由王明达和文保员陈越南两人上手操作。他们改用小铲,一铲子只挖5厘米深。连续两天,一小铲一小铲地挖了将近1米深,还是没有收获。 5月31日,天气闷热难耐,开工后不久,黑沉沉的乌云从天目山方向翻滚而来。 王明达和几位考古队员站在3号探方的北隔梁上,商量对付雷雨的应急措施。在探方坑内的陈越南忽然喊他。陈越南刚刚清出一块粘有小玉粒和漆皮的土块,正用手掌托着,小心地举到王明达跟前。 王明达弯腰只看了一眼,就从一人来高的隔梁上直接跳到坑中,蹲在出土现场观察起来。陈越南递过一把小铲,王明达没敢用,从装土的土箕上折下一段竹片,顺着刚才取土块的边缘又小心地剔去一小块土,又露出朱红色的漆皮和很多小玉粒。眼看大雨降至,这些漆皮极其脆弱,王明达激动之余却再也不敢动手了。他把出土位置用塑料薄膜盖好,又在上面覆上一层泥土。 雨点很快落了下来。抢在大雨前的几分钟,王明达又在墓坑中剔出了一件玉琮的射口部分,来不及继续挖掘,同样把它盖好。 6月2日,雨止。上午,王明达会同牟永抗(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二室主任,负责史前考古)和强超美、邵海琴一起去工地……牟永抗让王明达再剥剔一下坑内的填土,露出一些可以断定年代的器物。当王明达把玉琮的上部剔出,露出外方内圆的玉琮器形时,他惊喜激动地连叫:“快叫牟永抗,快叫牟永抗,确定了!确定了!” 这段《反山》发掘报告记载的发掘过程,字里行间洋溢着当时考古队员的激动心情。 反山出土的这件玉琮,白玉质,器高8.8厘米、宽17.1厘米至17.6厘米,纹饰繁缛,体形硕大,重达6500克。其制作技术高超,可称神工鬼斧,是良渚文化的玉琮之首,故称“玉琮王”。 反山墓地大玉琮,神人兽面纹集中反映了良渚社会生活中神的威严和神圣,是部族尊崇的“神徽”。 而在反山最早发现的那些玉粒和朱红色漆皮,后来经上海博物馆文物修复名家吴福宝精心剥剔、修复,复原出了极尽华美的嵌玉漆杯。 反山遗址共有11座良渚文化大墓,出土随葬品1200余件(组),其中陶器37件,玉器1100余件(组),单件数量超过3500件。这是已知出土玉器数量最多、品种最丰富、雕琢最精美的良渚文化高等级墓地。 据王明达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大概现存2万5千件左右良渚玉器,反山就占到了八分之一,数量之多、工艺之精、纹饰之独一无二,实属罕见。就拿玉琮来说,放眼世界,也仅有200多件,反山就有21件。 除了玉琮王,这里还出土了一件玉钺,器型巨大,制作精良,是良渚文化中的“玉钺王”。 “玉琮王”“玉钺王”等玉制品的出土,意义非凡。《周礼·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尚书·牧誓》中云“王左杖黄钺,右秉白旄以麾”。反山遗址中的墓葬出现了琮、钺合葬,玉琮是祭祀礼器,象征“神权”,玉钺是象征军权的权杖,另有玉璧等大量高品质随葬品,意味着财富。那此中埋葬的究竟是何许人也,就不难猜测了。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说:“一手把持这样三种权力君临良渚社会的人物称之为王,怎么看都是合适的。” 王明达回忆,反山简报最初发表时,称为“反山墓地”,著名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苏秉琦对此提法不甚满意,问他是否可以称为“陵”。王明达深受启发,确实,反山墓地出土随葬品数量之多、规格之高、制作之精,为其他良渚文化遗址所未见,如此恢弘,应当称之为“王陵”。 反山墓地从此被称为反山王陵。 反山王陵出土的嵌玉漆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