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天象和物候是农耕时代非常重要的活动。华夏先民很早就开始“观象授时”,以之指导日常生产和生活。随着文明的演进,中国人最终创制出一套严密完整的纪时系统:一年354个日夜被大致分成12个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在19年间额外增置7个闰月。每天分为12个时辰,从黑夜到白天按照子、丑、寅、卯的地支顺序周而复始……即便是在纪时体系西化的今天,我们依然对这些知识并不陌生,能够根据天上的月相判断是农历何时,或者在生活中随口说出惊蛰、清明和立秋等节气月份。当我们试图进一步了解古人探究先民的时间观念时,面对古代文献中种种难解的纪时词语,却也难免喟叹:我们对于古人所知甚少。《长安十二时辰》近日热播,引发人们对“唐朝版24小时”,甚或中国古代纪时方法的浓厚兴趣。中国古代纪时有何奥妙?张衍田的新作《中国古代纪时考》(上海古籍出版社2019年4月版),为我们扫除古代纪时知识上的盲区,了解乃至理解古人世界提供帮助。 古人认识时间由日到时、月、年 按照古人认识时间的不同概念,该书分日、时、月、年四部分进行讲述,每部分又对古人如何理解并具体纪录该类概念进行了具体讨论。作者对这一顺序的内在逻辑给予解答:古人的时间意识从认识到太阳东升西落的“一日”开始。在“日”的概念产生后,在应对具体生活和生产需要时,又将一日划分为若干个时段,“时”的概念随之产生。在观察月相时,根据月相的周期变化而产生“月”的概念。寒暑交作、万物荣枯、周而复始,“年”的概念自是生出。日、时、月、年的顺序,反映了先民认识时间的先后历程。 先民对每一类纪时概念都有着漫长而曲折的认识过程,在各个历史时段也产生了不同的纪录方法。我们可以略举书中“时”的概念。根据商代甲骨卜辞可以看出,人们按照天象的晦明变化和生活习惯,将一天分为旦、朝、大食、中日等8个时段。而到了春秋战国以至秦汉以降,人们已经能够将一天分成相等的时间段,十时制、十六时制、十二时制先后产生。这些时制中,鸡鸣、平旦、日中、日昃等时名依然是对天色晦明变化的描述。之后的《淮南子·天文篇》,则开始将一日十六时的名称与太阳运行所经的“旸谷”“咸池”“扶桑”等16个处所对应,体现了强烈的神话色彩。从汉代开始,人们将十二地支与十二辰相配,体现出汉人独特的宇宙观念。从思想史的意义上说,纪时法的演变除了体现科技的发展,也反映出不同时期人们思维世界的差异。使用子、丑、寅、卯等十二时辰纪时法的汉人,与使用旦、朝、大食纪时法的商人,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并不一样;以秒为日常生活中最小时间单位的我们,也与以刻为最小时间单位的古人世界观差距巨大。学习古代世界的纪时法,其意义并非只是知识的拓展,同时也意味着我们能够更加接近古人的心灵,触摸古人的思维世界。 系统介绍古文献中的纪时方法 全书写作重心不在于传授复杂的天文学知识并进行相关推算,而是将天文历法知识与古代文献相结合,系统介绍古代文献中出现的各种纪时方法,指出常见误区,最终目的在于帮助读者获得基本常识,以便于正确理解古代文献。邓广铭先生曾经指出,研究中国古代史有四把钥匙,其中一把就是“年代学”。了解中国古代纪时法,具备古代天文历法的基础知识,是获取年代学这把钥匙的必由之路。 我们在读书时,常会碰到各种不易理解的纪时用语。例如《资治通鉴》正文第一页有“起著雍摄提格,尽玄黓困敦,凡三十五年”,令人难以索解。在通行整理本中,整理者在“著雍摄提格”后加括号说明为“戊寅”,“玄黓困敦”为“庚子”。根据这样的说明,似乎“著雍摄提格”和“玄黓困敦”都是纪年的名称,事实上,如果我们具备古人纪年方法的知识,便会明白这二者均为太岁纪年的名目。先秦时代的人们认为岁星(木星)十二年运行一周天的时间为十二年,在黄道上每年行经一个位置,称为一“次”,遂用岁星所在的位置进行纪年。但是,由于岁星实际运行一周天的时间并非十二年,于是人们又创造出一个假象的星体“太岁”来纪年,其周期正好为十二整年。太岁纪年法中,十二年中的每一年各有一个年名,称为“岁阴”,又将十天干也用于太岁纪年,同样并赋予新的名称,称为“岁阳”。上面的“著雍”和“玄黓”都是岁阳之名,对应的是“戊”和“壬”,“摄提格”和“困敦”则是岁阴之名,对应的是“寅”和“子”。这两个词语指代甲子纪年法中的两个特定年份。岁阴、岁阳的名称见于《尔雅》《淮南子》等书,是秦汉时人们熟悉的知识话语,如果不具备相关知识,遇到此类纪年法就不免困惑。 深入浅出表达天文历法学知识 再举一例:1938年11月13日,为了不让长沙落入日本人之手,国民政府决定焚毁长沙,大火最终酿成一场巨大悲剧,史称“文夕大火”。火灾发生在晚上,故而称“夕”,但为何称“文”,很多人并不知道。其实,民国时曾经行用过一种韵目纪日法,“文”正好是指代13日的韵目字。所谓韵目纪日,即以作诗时所用平水韵的韵目用字,来标示一月中的各日。例如上平声第一韵目字“东”,指代月中的第一日。由此可见,了解古代的纪时知识,对于读懂古书和了解古人,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一些格外容易犯错的问题,比如年号和斗建等,书中也有专门说明。以年号为例,年号是中国历史上一项非常重要的制度,但在具体讨论年号问题时,不仅普通读者常常感到困惑,就连文史从业者也不免出错。第四章中,作者专辟一节讨论年号使用的各种特殊情况:比如先君去世,新君逾年改元;新先君去世,新君当年即改元;一年之内年号频改等。了解这些情况,有助于我们正确推算古代君主的在位年数。 清人汪曰桢有言:“读史而考及于日月干支,小事也,然亦难事也。”在中国古代知识体系中,天文历法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组成部分,然其专业程度却足以让一般人望而却步。本书要言不烦,将天文历法学的知识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指示读书治学的门径,诚为嘉惠读者。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历史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