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地区发展 >

薛品: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扶贫工作新机制及其效果研究——以海南省五指山市为例(3)

http://www.newdu.com 2019-09-07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 薛品 参加讨论

    三、海南省五指山市扶贫工作新机制的实际效应
    作为扶贫工作机制的具体体现和实现载体,扶贫项目和扶贫政策实实在在地改善、影响、塑造了当地的产业格局和就业形势。针对海南省五指山市的扶贫政策,我们采用准实验设计策略(15),通过五指山农村居民调查对象家庭是否接受各项扶贫政策,分析扶贫政策与居民家庭收入的关系,来验证其实际效应。
    此次调查样本中,五指山居民收入的分布如表1所示。根据贫困线标准,本研究将家庭人均年收入在2 800元及以下定义为低收入,将中间将近50%的被访者收入定义为中等收入,将其余群体定义为高收入。调查样本中,2 800元以下比例为37.9%,2 801~12 000元间比例为50.2%,高于12 000元比例为11.9%。以下为分析方便,均以低收入、中等收入和高收入三类替代具体收入区间。
    表1 五指山居民家庭人均年收入分布
    
    基础设施建设是为了解决“可及性问题”。完善的基础设施,可以使农民与市场、信息、技术的联系更为紧密、更为方便,有利于农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数据显示,基础设施类扶贫政策的实施对家庭人均收入有明显的正面作用,大部分基础设施类扶贫政策都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家庭收入。如表2所示,当地实施道路修建和扩建工程的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的比例均高于未实施该扶贫项目的居民(当地实施该项目者,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中等收入的比例为52%,未实施者相应比例为46.8%,相差较大;实施该项目者,家庭人均收入为高收入的比例为14.2%,未实施者相应比例为4.8%,相差近10个百分点);基本农田建设工程、电力设施建设工程、人畜饮水工程和卫生设施建设项目等基础设施类扶贫政策都对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起到了较为正面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调查数据表明,实施村村通工程(广播电视/道路/通信网络)对农村居民收入并没有产生正面作用。
    表2 基础设施类扶贫政策与家庭人均年收入关系
    
    本次调查还询问了当地是否实施教育、培训和产业类扶贫政策。这些政策包括技术推广及培训工程、种植业/林业/养殖业扶贫金、教育扶贫工程、扶贫培训工程、资助儿童入学和扫盲教育项目以及扶贫工程生产项目。这些扶贫项目涉及技能培训、产业扶持和教育支持等领域,可以提升农村居民人力资本和就业技能,可以称之为赋能的政策。
    表3显示了五指山农村居民享受到的教育、培训和产业类扶贫政策与家庭人均收入的关系。除了技术推广与培训工程,其他相关扶贫政策均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家庭人均收入。当地实施种植业/林业/养殖业扶贫金政策的居民,收入处于中高收入水平(分别是中等收入和高收入)的比例是55.9%和9.7%,合计为65.6%;当地未实施该扶贫政策的居民,收入在中高水平的比例分别是46.2%和12.8%,合计为59%,享受了该扶贫政策的农村居民家庭收入处于中高收入水平的比例比未享受该政策的居民高。
    农村居民接受教育扶贫工程项目者收入处于中高收入水平的比例分别达到60.2%和13.3%,未接受该项目者达到中高收入的比例分别是44.1%和10.2%,差异也比较明显;另外,扶贫培训工程、资助儿童入学和扫盲教育项目以及扶贫工程生产项目等项目也均有类似效果。
    在这些项目中,只有技术推广及培训工程对农村居民收入没有产生促进作用,当地实施该项目的农村居民高收入的比例仅有5.2%,而未实施该项目的农村居民高收入比例则高达15%,实施技术推广及培训工程反而对收入产生负作用,其原因可能需要进一步探究。
    表3 教育、培训和产业类扶贫政策与家庭人均年收入
    
    除了上述提到的基础设施类扶贫工程和产业教育培训类扶贫政策,移民搬迁和退耕还林还草补助工程也是影响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重要政策,移民搬迁旨在从根本上消除自然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威胁,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原因通常与兴修水库类的大型水利工程和生态移民(16)有关。如表4所示,实施移民搬迁政策,极大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经济状况。实施移民搬迁工程的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在中高收入水平的比例均远远高于未实施该工程的居民,其中,实施该工程的居民家庭人均收入为中等收入的比例为61.9%,未实施者相应比例为47.6%;实施者家庭人均收入为高收入的比例为21.4%,未实施者相应比例为8.9%,相差较为悬殊。调查样本中参加移民搬迁工程的居民共计42人,这部分人可能是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不适宜生产生活的地方搬迁到较为宜居的地方,居住环境有了较大改善,生计方式可能也有较大变化。另一方面,五指山当地各相关部门对移民搬迁有较为完善的配套措施。
    表4 移民搬迁类扶贫政策与家庭人均年收入
    
    表5 退耕还林还草补助工程与家庭人均年收入
    
    相比移民搬迁工程,另一项覆盖范围较为广泛的扶贫政策退耕还林还草补助工程却没有给五指山农村居民收入带来较大影响。如表5所示,参加了退耕还林工程的农村居民收入在中高收入水平的比例分别是46.4%和9.1%,而未参加该工程的农村居民相应收入水平的比例分别是55.1%和15%,参加退耕还林的居民收入反而低于未参加者。五指山相关部门指出,五指山碳排放较低,可以建议生态保护好的地方国家给予补偿,毕竟五指山是重要的生态涵养区。2015年的时候,当地退耕还林补助标准为每亩地25元,标准较低,当地相关人员也表示希望继续加大补偿。数据说明(17),未来应该审慎评估五指山退耕还林工程的系统影响,对受退耕还林工程影响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情况展开实地调研,比较退耕还林前后农民的生计方式,为他们向其他产业转移提供配套的服务,如教育、技能培训、产业扶持等一系列的资助。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