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2012 年11 月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举改革开放的大旗,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大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向前发展。我国的民族工作也在不断深入发展,作为民族工作重要内容的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在更高水平上不断推进,这就是在前期的“救济扶贫”和“项目扶贫”的基础上所进行的“精准扶贫”。 事实上,早在福建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就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扶贫工作,多次深入宁德地区畲族聚居区考察,提出了许多帮助畲族群众摆脱贫困的意见,与赤溪群众结下了深厚的情缘。 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最关心的工作之一,就是贫困人口的脱贫。他尤其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工作,深入少数民族地区的农村,走村串户,嘘寒问暖,召开座谈会,与农家促膝谈心,仔细听取意见,深入扎实程度前所未有。仅仅据报载,截至2018年2月,他到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共有8次之多。2013年2月,在甘肃东乡族自治县; 2013年11月,在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 2014年1月,在内蒙古锡林浩特市; 2014年4月,在新疆喀什疏付县; 2015年1月,在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 2015年7月,在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2018年2月,在四川大凉山昭觉县; 2019年4月,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从2015至2017年,习近平同志分别召开四次地区性的扶贫攻坚座谈会,即2015年2月陕甘宁边扶贫座谈会,2015年6月武陵山乌蒙山桂黔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座谈会,2016 年7 月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和2017年8月太原深度贫困地区脱贫座谈会,均提出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特点的脱贫攻坚指示。2015年11月27日,党中央召开全国扶贫工作会议,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全国全面脱贫的战略目标,即不仅是经济上的,而且包括教育、卫生基本权利上的全面脱贫。因此,自党的十八大以后,我国的扶贫攻坚战略已完全从救济扶贫、开发扶贫进入到了一个全面的经济、教育、卫生等各方面的精准扶贫的新时代,这其中均包括全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在内。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继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召开的三次全国民族工作会议之后,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又于2014年召开了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会后下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的重要文件。在习近平总书记讲话中,根据我国民族工作进入新时代的新变化,就如何推动我国民族地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中的全面民族工作作了深刻分析和指示。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就是“扶贫脱贫”战略。中央文件则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政策条文形式规定了一系列关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和民族工作的内容。这些政策规定对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脱贫具有划时代的指导意义和操作意义。 综观上述内容,习近平总书记的多次讲话指示和中央文件精神,可以归纳为如下六条。 一是将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脱贫放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高度来认识。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2012年11月29日党的十八大刚刚闭幕,习近平就带领新一届党中央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坚定表示: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中华民族就是指全国56 个民族兄弟大家庭。民族地区扶贫的最终目标,就是围绕实现这一伟大梦想目标开展的。而近期目标,就是要在“两个目标”的第一个“一百年”即建党一百周年前实现全面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梦的本质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个梦想,把国家的追求、民族的向往、人民的期盼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中华民族一切工作包括各民族扶贫脱贫工作的最大公约数。 二是全面扶贫脱贫,经济脱贫与民生权利脱贫相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紧紧扭住包括就业、教育、医疗、文化、住房在内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这个基本保障,编织一张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坚决守住底线……要紧紧扭住教育这个脱贫致富的根本之策。”“即到2020 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有保障,贫困县全部摘帽,解除区域性整体贫困。”这些论述明确指出了不仅要解决贫困人口经济权利,而且要解决贫困人口的文化教育权利、卫生等民生权利,“应保尽保”,教育扶贫,健康扶贫,权利扶贫。所有这些,均应在民族地区一律体现。这标志着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扶贫进入了一个全新阶段。 三是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一村一人都不能少”。 不仅扶贫内容更全面,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苗族十八洞村考察时还提出了新时代“精准脱贫”的科学标准; 在云南大理提出“一个民族也不能少”、“一村一户也不能少”的明确要求,十分鼓舞人心。其实,早在他于福建地方工作时就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概念。因为在他看来,一般性地搞搞,不能落实到具体民族、具体村落、具体个人,就达不到彻底脱贫的目的; 只有具体落实到一个小的边远民族,一个高寒、石山、沙化、缺水区域自然村落的贫困人口,才能达到扶贫脱贫全覆盖。因此,在他的“精准扶贫”思想指导下,国家民委的支持“兴边富民”和“人口较少民族”的扶贫政策,各地方政府的“一村一品”和“进村入户”扶贫蔚然兴起,成效显著。 四是党的领导,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动员。 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扶贫脱贫是一场全社会的攻坚战,必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由政府主导,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才能取得成效。他在主持从中央到地方的各次扶贫会议中,都特别强调这一问题。他说:“一个地方的扶贫工作一定是大合唱。”各单位都要积极参加,都要服从党委和政府的指挥,讲协调、讲配合,力争做到1+1>2的整体功能效果。在这一要求下,全国各地各部门纷纷组织起了各种各样的扶贫队、志愿者、医疗队、支教者、文化下乡等等组织活动,定期或不定期地深入各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扶贫”,取得了很大成绩,涌现出了很多先进典型。这就是全社会参与的显著体现。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