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法文书名Introduction aux Etudes Historiques,1898年G.G.Berry译成英文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下文简称Introduction。中译本书名《史学原论》(商务印书馆1926年版),系李思纯译,今从旧。本文引用的译本是余伟的新译本《史学原论》(大象出版社2010年版),简称“余伟译本”。 ②何炳松:《历史研究法·编者导言》,商务印书馆1928年版,第8页。 ③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赵世玲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52页。 ④笔者与德国华裔学者胡昌智教授合作研究Introduction,分工清楚,他负责撰写《〈史学原论〉的缘起及其思想》(《历史教学问题》2018年第6期),而我撰写此书在中国的接受部分,故本文涉及胡昌智教授所处理的内容,一概从略,请读者参阅胡昌智教授论文。 ⑤《陈衡哲先生演说词》,《北京大学日刊》1920年9月18日。 ⑥陆懋德:《西方史学变迁述略》,《师大史学丛刊》1931年第1卷第1期。 ⑦陆懋德:《史学方法大纲》,独立出版社1947年版,第9页。 ⑧教育部编:《大学科目表》,正中书局1940年版,第49页。 ⑨伯伦汉史学方法著作有两种:《史学方法论》(Lehrbuch der Historischen Methode,1889,下文简称Lehrbuch)和《历史学导论》(Einleitung in die Geschichtswissenschaft,1905,下文简称Einleitung)。关于伯伦汉《史学方法论》内容、各种版本修订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参见胡昌智、李孝迁《伯伦汉〈史学方法论〉及其在东亚的知识旅行》,《中华文史论丛》2018年第3期。 ⑩关于坪井九马三《史学研究法》对中国的影响,参见李孝迁《坪井九马三与中国现代史学》,《中华文史论丛》2017年第4期。 (11)何炳松:《历史研究法·编者导言》,第8页。 (12)余伟译本,第6页。 (13)参见王绳祖《评李思纯译〈史学原论〉》,《斯文半月刊》1941年第2卷第2期、1942年第2卷第4期。 (14)王绳祖:《评李思纯译〈史学原论〉》,《斯文半月刊》1942年第2卷第4期。 (15)《学程纲要》,《私立金陵大学一览》(1933),第182页。 (16)《课程一览》,《燕京大学一览》(1936),第115页。 (17)分别为:史料之搜罗“The Search for Documents”;史料考证之重要“General Conditions of Historical Knowledge”;版本之考证“Textual Criticism”;撰人之考证“Critical Investigation”;史料之诠释“Interpretative Criticism”;撰人之是否忠实“The Negative Internal Criticism of the Good Faith and Accuracy of Authors”;史事之断定“The Determination of Particular Facts”;史事之编比“The Grouping of Facts”;历史之著作“Exposition”;结论“Conclusion”。 (18)徐炳昶:《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叙言》,中国文化服务社1944年版,第1~2页。 (19)徐炳昶在《哲学》1921年第4期发表《搜集证据(历史上的)的方法》一文,即Introduction aux Etudes Historiques第一章,未完。 (20)曹聚仁:《听涛室人物谭》,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277页。 (21)《夏鼐日记》(1),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31~132页。 (22)齐思和:《批判我自己的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载《北京大学批判资产阶级学术思想论文集》,高等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第205页。 (23)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载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237页。 (24)胡道静:《柏丞先生学恩录》,载刘寅生等编《何炳松纪念文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345~346页。 (25)瑟诺博司著作最早译成中文的是商务印书馆1903年出版的《泰西民族文明史》(Histoire de la Civilization,系沈是中、俞子彝译自野泽武之助的日译本),著者译为“塞奴巴”。文明书局1903年出版Seignobos《欧洲列国变法史》(A Political History of Europe Since 1814),许士熊据美人MacVane本重译,著者译为“赛那布”。《百年来西洋学术之回顾(续)》(《学报》1908年6月26日,第一年第十一号)说法国现有史学大家三人即拉维斯(Lavisse)、朗波德(Rambaud)、塞纽波(Seignobos),“皆以著述名于世者”。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1915年第1卷第1号)上译刊《现代文明史》,著者署名“法国薛纽伯”。陈独秀说瑟诺博司是“法国当代第一流史家,本书乃欧土名著之一”,指出著者乃法国文学博士,巴黎大学教授,出生于1854年。 (26)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320~321页。 (27)《国立北京大学史学系课程指导书》(1925-1926),第6页。 (28)关于李思纯等人赴法留学有专门的报道,参见《少年中国学会消息》,《少年中国》1919年第1卷第4期。 (29)黎东方:《平凡的我——黎东方回忆录》,中国工人出版社2011年版,第150~151页。 (30)孔繁霱1917年留学美国,1920年毕业于格林奈尔大学(Grinnell College),1922年获芝加哥大学硕士学位,1923年赴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深造,1927年回国后被清华大学聘为历史系教授。 (31)黎东方:《史学讲话·序》(修订版),台北,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84年。 (32)《各学院概况学程内容及课程指导书》,《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1),第16页。 (33)《各学院概况学程内容及课程指导书》,《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4),第26页。 (34)《各学院概况学程内容及课程指导书》,《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2),第25页。 (35)黎东方:《史学讲话·序》(修订版)。 (36)《大学本科学程一览》,《国立清华大学一览》(1930),第67页。 (37)《文学院历史学系学程一览》,《国立清华大学一览》(1935),第5页。 (38)王敦书:《雷海宗1932年史学方法课程笔记》,《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2期。 (39)卞僧慧:《缅怀伯伦师——在雷海宗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会上的发言》,载《文献与记忆中的清华历史系(1926-1952)》,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372~373页。 (40)王绳祖:《说史》,《斯文半月刊》1941年第1卷第21期;王绳祖:《读史方法》,《世界学生》1942年第1卷第4期。 (41)《各学院概况学程内容及课程指导书》,《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4),第26页。 (42)《各学院概况学程内容及课程指导书》,《国立武汉大学一览》(1937),第37页。 (43)胡适:《中国哲学史大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第22~23页。 (44)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载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141页。 (45)张好礼:《中国新史学的学派与方法》,载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91~92页。按,今人江勇振将胡适的史学方法与Introduction做细致比较,认为胡适史法的基本假定都可在Introduction中找到雏形,此书是认识和理解胡适史学方法的“一把钥匙”(江勇振:《舍我其谁:胡适》第二部《日正当中(1917-1927)》,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190~199页)。 (46)《史学研究法大纲》分三部分:第一原史,论述了文字起源、史之定义、史之起源、史之进化、史学之目的、史之界说、史与科学。其中,史之进化分五个阶段:口碑时代、史诗时代、说部时代、史鉴时代、史学时代,而史之目的,则在明变、探原、求例、知来;第二读史,讨论了史识、史料、史料选择、史料选择之法、史料整理之法;第三作史,阐发了家法、编体、史病、重事实、务贯通、明因果、作表解。 (47)李泰棻:《史学研究法大纲》,武学书馆1921年版,第17页。 (48)杨鸿烈:《史地新论·自序》,晨报社出版部1924年版,第4~5页。 (49)陈训慈:《史学蠡测》,《史地学报》1924年第3卷第1期。 (50)参见杜维运《梁著〈中国历史研究法〉探原》,《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1980年第2期。 (5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自序》,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第2页。 (52)《各院科目及预科课程》,《中国公学大学部一览》(1930),第43页。 (53)《文学院一览》,《河南大学一览》(1930),第90页。 (54)《文学院课程》,《私立大夏大学一览》(1933),第46页。 (55)《学程纲要》,《私立厦门大学文学院一览》(1936-1937),第51页。 (56)朱谦之:《现代史学概论》,载《朱谦之文集》第6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13页。 (57)余伟译本,“致读者”,第4、9页。 (58)何炳松:《历史研究法·序》,商务印书馆1927年版,第7页。按,此序写于1927年1月16日,英文本《历史研究法》“编者导言”写于1927年4月18日,两文颇多雷同,后文应该是前文的扩写。 (59)何炳松:《通史新义·自序》,商务印书馆1930年版,第19页。 (60)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载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143页。 (61)上述引文及计划体例书目均参见王钟麒编《三国之鼎峙》(属何炳松主编《中国历史丛书》系列,商务印书馆1931年版)“目次”前所附之《中国历史丛书全目》。 (62)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载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143页。 (63)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载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143页。 (64)《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天津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26页。 (65)《罗志希先生来信》,《晨报副刊》1923年10月19日。 (66)陈训慈:《史学蠡测》,《史地学报》1925年第3卷第5期。 (67)张荫麟:《近代中国学术史上之梁任公先生》,《大公报·文学副刊》第57期,1929年2月11日。 (68)《罗尔纲全集》第20卷,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474页。 (69)朱谦之:《考今》,《读书通讯》1941年第31期,后又发表于《现代史学》1942年第5卷第1期。 (70)刘静白:《何炳松历史学批判》,辛垦书店1933年版,第20页。 (71)Ch.V.Langlois and Ch.Seignobos,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trans.by G.G.Berry,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1904,p.17;余伟译本,第3页。 (72)蔡元培:《明清史料档案甲集·序》,载高平叔编《蔡元培全集》第5卷,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513页。 (73)胡适:《治学的方法与材料》,载《胡适全集》第3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138页。 (74)缪凤林:《中国通史纲要》第1册,南京钟山书局1932年版,第10页。 (75)《齐思和史学概论讲义》,第102~103页。 (76)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载《傅斯年全集》第3卷,湖南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3页。 (77)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载《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309页。 (78)Introduction作者在注释中说明:“我们不专门讨论实物文献(物体、纪念碑等)批判,尽管实物文献批判在很多方面不同于书面文献批判。”(余伟译本,第35页) (79)马衡语,参见傅振伦《傅振伦学述》,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4~79页。 (80)江绍原:《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导言》,商务印书馆1935年版,第4页注二。 (81)杨堃:《江绍原著〈中国古代旅行之研究〉》,《社会学刊》1936年第5卷第2期。 (82)《布郎昨在北大讲“历史与社会科学”》,《世界日报》1935年12月5日。 (83)《学人访问记:历史学家陈受颐》,《世界日报》1935年12月18日。 (84)参见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213页。 (85)傅斯年:《史学方法导论》,载《傅斯年全集》第2卷,第307页。 (86)王汎森、杜正胜编:《傅斯年文物资料选辑》,台北傅斯年先生百龄纪念筹备会,1995年,第51页。 (87)傅斯年:《考古学的新方法》,载《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88页。 (88)参见马鸿昌《评现在之中国史学界》,载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178页。 (89)傅斯年:《评丁文江的〈历史人物与地理的关系〉》,载《傅斯年全集》第1卷,第428页。 (90)余伟译本,第127~128、136、191页。 (91)余伟译本,第157、169、183~184页。 (92)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载《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9~10页。 (93)余伟译本,第152页。 (94)Ch.V.Langlois and Ch.Seignobos,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trans.by G.G.Berry,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1904,p.292;余伟译本,第175页。 (95)胡适:《〈中国新文学大系·建设理论集〉导言》,载《胡适全集》第12卷,第273~276页。 (96)Wilhelm Windelband,A History of Philosophy,London:Macmillan Co.,1898.p.14.感谢美国罗文大学历史系王晴佳教授提示。 (97)傅孟真:《闲谈历史教科书》,《教与学》1935年第1卷第4期。 (98)转引自马鸿昌《评现在之中国史学界》,载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178~179页。 (99)Ch.V.Langlois and Ch.Seignobos,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trans.by G.G.Berry,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1904,p.248:余伟译本,第149页。 (100)Ch.V.Langlois and Ch.Seignobos,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History,trans.by G.G.Berry.New York:Henry Holt and Co.,1904,pp.248,262. (101)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载《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12页。 (102)余伟译本,第182页。 (103)傅斯年:《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载《傅斯年全集》第3卷,第3页。 (104)余伟译本,第147~148页。 (105)傅孟真:《闲谈历史教科书》,《教与学》1935年第1卷第4期。 (106)齐思和:《现代中国史学评论——掌故派与社会学派》,载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237~242页。 (107)朱谦之:《什么是历史方法》,《现代史学》1933年第1卷第1期。 (108)J.J.Gapanovich,Methods of Historical Synthesis,The Commercial Press,1940,p.14. (109)张好礼:《中国新史学的学派与方法》,载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82页。 (110)胡绳:《社会历史的研究怎样成为科学》,《历史研究》1956年第11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