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中华民族话语的共识追求 中华民族复兴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目标。它是具有历史性渊源的概念。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无论是学习新文化、革命、社会主义建设还是改革开放都是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历史上,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是推翻帝国主义、殖民主义,追求民族解放和民族独立。从历史来看,中华民族复兴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开明人士在探索民族独立、强大的道路中号召人们觉醒民族意识而选择的价值追求。从洋务运动的“中体西用”到五四时期青年知识分子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人民从不屈服,不断奋起抗争,其根源在于,中国人民一直关切着民族复兴。人们认识到了民族的尊严和个人的尊严相互关联,人民只有团结一致、互助互爱,才会有尊严。 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优先选择国家建设。中华民族必须建立在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基础之上,否则无法延续。所以,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选择以国家建设优先的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之后,我国和苏联关系破裂,开始走向了自力更生的道路,开始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主义道路。之后的一段时期,我们忽视了民族叙事对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支撑作用。直到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在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态时首次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阶段”。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没有明确出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概念。党的十五大报告在阐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科学内涵时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从十三大到十五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被重新提出并用来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状态和奋斗目标。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党的历史经验回顾和党的使命角度共出现4次。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伟大目标和历史使命的话语出现2次,把台湾问题、文化繁荣和改革开放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内容提及有3次。 可以说,在党的十八大之前,由于经济发展占主导作用,在政治话语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缺乏具体的内容,少有提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相关路径和条件。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民族复兴”出现9次,并且中华民族复兴开始与小康社会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 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联系等政策体现关联起来,有了实质的内涵。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一次并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任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具体内涵和价值取向方面开始向多元化发展。2014年,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中国梦意味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价值体认和价值追求,意味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意味着每一个人都能在为中国梦的奋斗中实现自己的梦想,意味着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意味着中华民族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的真诚意愿。”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现27次,并且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具体路径、内涵、要求和规范价值做了重要和系统的论述,价值取向更加多元。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民生问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意愿,用于改革开放,让党和人民事业始终充满奋勇前进的强大动力”“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问题”“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等,而且最重要的是习近平讲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庭。正所谓‘天下之本在家’”“中华民族历来讲求‘天下一家’,主张民胞物与、协和万邦、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大家庭价值是一种透明的、共享的价值。 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既不是工具也不是一个描述性概念而是具有丰富的价值内涵。它包含了对共产党建设的要求和国家政策的系统谋划。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还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长期性和所面临的困境。他说:“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他说:“今天,要开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局面,我们党就必须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始终把人民拥护和支持作为力量源泉,坚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要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个需要全民族人民长期、有意识、刻意努力的结果,是国家政策的基本取向。由此,在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具有了约束和引导人们为此目标而奋斗的权力,而且具有了丰富和多元的价值取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系统性论述,从根本上改变了用国家建设来代替民族建设的问题。国家建设和民族建设是两个有所交叠,可以互补,但在理论和历史上都迥然不同的过程。国家建设侧重政治价值。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来说,把国家建设作为新中国优先选择的路径,优先建立一套行政秩序、法律秩序和官僚秩序是睿智的选择。因为国家的强大和尊严可以支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且国家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建设也是民族叙事的一部分。但是,民族文化是根,是人们的道德和精神根源。“团结统一的中华民族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海内外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民族文化作为内在的一致性是人们身份归属的重要指标,是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根源。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多元价值为导向意义重大。民族呈现一种继往开来的历史脉络,唯有站在民族的角度人们才会清楚自己在历史中的定位,才能清楚自己该做什么,该怎么做。尤其是当民族面临道德和政治危机时,我们需要激发人们的同胞情感和相互关联之情,需要以不为个人私利所扭曲的价值观为导向。缺乏重大民族理想召唤,人既没有祖先的牵绊也没有后代的考虑。近几年来相继发生的权钱交易、官商勾结、裙带关系、瘦肉精、毒奶粉、地沟油、皮革胶囊和假疫苗等事件多是缺乏中华民族价值约束的表现。所以,国家建设和民族建设相伴而行是最好的办法。 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伟大工程的话语体系,使中华民族以及伟大复兴成为积极、必要和不可避免的一种趋势,使社会关系的偶然性确立和稳定下来。“我们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目标的话语为我们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中华民族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民族的孩子之一”。生活在中华民族中的人都应该受到公正的对待,就像父母对待自己的孩子。在民族历史脉络下,任何人不可能独享荣誉、权力和财富。我是中华民族成员这种关系使我们必须保持人与人相处的良好道德。任何失信和失德于人民的行为都会产生民族间隙,都会影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由此,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国家制度、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该关注这一目标,并为目标达成而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