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教育部发起了学术作品的评奖活动,参评者既有功成名就的专家学者,也有崭露头角的青年学人,审查专家也多为深孚众望的学界权威。以史学而言,获奖的著述多有独立体系和特殊创建,也有些作品在评审过程中争议颇多。以《(鲒埼亭集〉谢三宾考》和《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例,评审专家为金毓黻、钱穆、吴稚晖、柳诒徵,在获奖等次的评定中即出现了较大分歧,其审查意见也各有侧重、别具深意。可以说,获奖作品的评定,除了独创性、发明性等规章要求之外,还与评审人的个人脾性、学术品味、治学趋向与学术权威性有关,在史学评奖的背后,更折射出了时代变局与治史趋向的互动关系。 关 键 词:史学评价 学术审议委员会 审查意见 评判标准 作者简介:郑善庆,宁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史学史研究。 在深受西方影响下的中国现代学术机制中,学术奖励制度因其严格、公正的评审机制,成为了比学历、职称等更能体现学者学术水准的一项指标。那么,这一奖励机制在民国时期传入中国后,其评判原则与标准如何,学术审议与评价方式是如何运作的,皆可为当下的学术评奖机制提供历史性的参照。既有研究多以民国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为视角,对部分获奖作品进行了个案式的探讨,但对史学获奖著述的分析,却付之阙如。①故而,笔者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所藏“申请书及审查意见”为中心,参之以申请人及评审人的日记、书信及文集资料,对20世纪40年代史学著述的评判标准问题略作探讨,以求教于方家。 一、“学审会”的成立与运作 1938年,国民政府为建立统一的学术标准,成立了全国性的学术评定机构“学术审议委员会”(简称“学审会”)。此会的任务之一,即为审议和奖励高校的学术研究事项,在国家层面对学人的著述与发明,建立一套高级别的奖励机制。②“学审会”聘任的委员,皆为政学两界的精英分子,多具备海外留学背景,乃学有所成、造诣精深之士。其中,既有高校领导、行政部门负责人,也有各学科的学术权威。作为国家层面对学术作品进行评定的最高奖励,申请者颇多,其中既有业已成名成家的学者,如陈寅恪、汤用彤、郑天挺、张西堂等,更有刚刚在学术界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人。与此同时,为了保证评审的公正性和客观性,教育部“学审会”也聘请了外审专家;他们多深孚众望,在自身领域有较高的话语权。以史学而言,当时负责审查的专家即有胡适、陈寅恪、钱穆、顾颉刚、吕思勉、金毓黻、柳诒徵、缪凤林、雷海宗、萧公权、汤用彤、萧一山、张其昀等人,可谓备集一时之选。 在奖励的运作方式上,“学审会”除了参照欧美等国的标准外,也在日后的评审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其一,奖励范围初定为三类:著作分文学、哲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古代经籍研究;科学发明分应用科学、工艺制造;美术分图画、音乐、建筑及雕塑。③其二,著作奖励,每种的奖励金额度自2000元至10000元不等。随着战时法币贬值,奖金额度也不断增加,1947年时,一等奖奖金已增至3000万元之巨。④其三,在申请方式上,候选人可以由教育部径行提出、学术审议委员会推荐,也可以自行申请。其四,评审以宁缺毋滥为原则,每年审查时,倘某类无最佳之著作或发明时,得暂停该类之奖励。⑤其五,对于评奖标准及等次规定颇为严苛,以有特殊创建、独立体系、系统叙述等为佳作。⑥该项奖励一共举办了六届,直到1948年因战事而中止。 申请评奖的史学作品按规定呈报后,经教育部统一安排,寄送给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申请作品的评奖流程为:先由两到三名专家进行初审,在出具“审查意见”和评定等级后,交由“学审会”各小组审查并给出意见;进而提交“学审会”常会和大会讨论,最终评定出优胜作品等级,并在报刊上予以公布。⑦历届获奖人数在30名到78名不等。⑧随着评奖运作经验的积累和时局的变化,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审会”的审查方式和评定标准也在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关于审查意见,最有名的莫过于陈寅恪所撰《冯友兰中国哲学史(上册)审查报告》了。那么,20世纪40年代,“学审会”所聘请的专家,是如何审查作品的呢?笔者以柴德赓的《〈鲒埼亭集〉谢三宾考》和陈寅恪的《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为例,略述其撰写出版过程与“评审意见”,进而分析奖次评定背后的影响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