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①以学术审议委员会为视角进行探讨的学者有张瑾(《抗战时期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述论》,《近代史研究》1998年第2期)和张剑(《良知弥补规则学术超越政治——国民政府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学术评奖活动述评》,《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2期),对学术审议会做了较为全面的介绍,揭示了学术评议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对评审作品予以个案式探讨的文章有车行健:《现代学术奖励机制关照下的罗倬汉之经学成就——以〈诗乐论〉为核心之探讨》,林庆彰、卢鸣东主编:《中日韩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万卷楼图书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第455、456页;赖岳山:《补正与简评:汤著所参与民国教育部“著作发明与美术奖励”的审查资料及其他》,《汉语佛学评论》2014年第4期;赖岳山:《考论:“民国教育部‘著作发明及美术奖励’(1941-1949)”与“吕澂、柳诒徵〈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史审查书〉”》,《汉语佛学评论》2013年第3期;姚治华:《吕澂、柳诒徵〈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审查书〉》,《汉语佛学评论》2013年第3辑;朱洪涛:《陈寅恪、钱穆、柳诒徵谈治学的三则史料》,《文汇读书周报》2016年8月10日。 ②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教育一,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77页。 ③《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聘任委员选举办法》,教育部编:《教育法令汇编》,重庆:中正书局,1940年,第10页。 ④《学审会通过三十五六年度学术奖励》,《教育通讯月刊》1948年第5期。 ⑤《教育部举办民国三十年度著作发明及美术奖励述要》,《高等教育季刊》1942年第2期。 ⑥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三编教育二,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189页 ⑦参见左玉河:《中国近代学术体制之创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652-656页。 ⑧《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会议记录》五-1350(1),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⑨陈垣:《陈垣全集》第23册,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2页。 ⑩张承宗:《柴德赓与他的老师陈垣》,《学海》1991年第2期。 (11)《一九四五年度学术奖励著作申请书及审查意见》五-1360(2),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2)参见张承宗等编:《百年青峰》,苏州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287页。 (13)陈垣:《陈垣全集》第23册,第851、856页。 (14)陈垣:《陈垣全集》第23册,第850、852页。 (15)陈垣:《陈垣全集》第23册,第96页。 (16)《一九四五年度学术奖励著作申请书及审查意见》五-1360(2),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17)张承宗:《柴德赓先生已刊论著与诗文目录系年》,张承宗、何荣昌主编:《青峰学记——柴德赓教授纪念文集》,南京:江苏文史资料编辑部发行,1992年,第286页。 (18)《申请三十三年度学术奖励应行注意事项》,《福建省政府公报》1944年第1615期。 (19)《一九四五年度学术奖励著作申请书及审查意见》五-1360(2),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20)《金毓黻文集》编辑整理组校点:《静晤室日记》第8册,沈阳:辽沈书社,1993年,第6011页。 (21)柴念东编:《青峰草堂往来书札》,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年,第23页。 (22)《一九四五年度学术奖励著作申请书及审查意见》五-1360(2),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23)《一九四五年度学术奖励著作申请书及审查意见》五-1360(2),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24)柴德赓:《〈鲒埼亭集〉谢三宾考》,《辅仁学志》1943年第12卷第1-2期。 (25)钱穆:《国史大纲·引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年,第4页。 (26)钱穆:《发刊词》,《齐鲁学报》1941年第1期。 (27)李振声主编:《钱穆印象》,上海:学林出版社,1997年,第92页。 (28)钱穆:《中国今日所需要之新史学与新史学家——本文敬悼故友张荫麟先生》,《思想与时代》1943年第18期。 (29)严耕望:《如何学好历史——严耕望的治史三书》,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274页。 (30)李埏、李伯重:《良史与良师:学生眼中的八位著名学者》,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61页。 (31)耿云志、欧阳哲生编:《胡适书信集》中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903页。 (32)王汎森:《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6页。 (33)李方桂:《李方桂先生口述史》,王启龙、邓小咏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81页。 (34)陈君葆:《陈君葆日记全集》卷二(1941-1949),香港:商务印书馆(香港)有限公司,2004年,第23页。 (35)卞注曰:“当时通讯迟滞,达失不明。及民国三十三年二月重庆商务印书馆初版之本,乃由邵循正先生整理成书,书名题作《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恐有误,因重庆商务印书馆的初版时间为1943年5月。参见卞惠僧纂、卞学洛整理:《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北京:中华书局,2010年,第203、204页。 (36)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5年,第82页。 (37)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第93页。 (38)杨树达:《积微翁回忆录·积微居诗文钞》,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第195页。 (39)夏承焘:《天风阁学词日记》第6册,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年,第519页。 (40)王育伊:《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图书评论》1943年第4卷第3-4期。 (41)《教育部学术审议各项油印资料》五-01429(2),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42)陈立夫:《成败之鉴——陈立夫回忆录》,台北:正中书局,1994年,第241页。 (43)叶惠芬编辑:《蒋中正总统档案:事略稿本·58》,台北:国史馆,2011年,第8页。 (44)吴稚晖作为审议人的评审意见,未给具体奖励等次的例子还有:(1)唐君毅的《道德自我之建立》,吴稚晖的评定:名誉奖励,张君劢评为:一等奖;(2)胡洪受的《大学释义》,吴稚晖认为“列于释经著作中尚未完美”,未给等次。参见《教育部学术审议各项油印资料》五-1429(2),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45)《教育部七年来学术审议工作》,《中华教育界》1947年第1卷第1期复刊。 (46)参见竺可桢:《竺可桢日记》第2册(1943-1949),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第719-725页。 (47)陈寅恪:《陈寅恪集,书信集》,第94、96页。 (48)王汎森、潘光哲、吴政上编:《傅斯年遗札》第3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第1011页。 (49)《一九四六至一九四七年学术奖励摘要及学术奖励著作品审查意见表》五-1359(3),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50)《一九四五年度学术奖励著作申请书及审查意见》五-1360(2),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51)《一九四五年度学术奖励著作申请书及审查意见》五-1360(2),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52)《一九四六至一九四七年学术奖励摘要及学术奖励著作品审查意见表》五-1359(2),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53)《一九四五年度学术奖励著作申请书及审查意见(初审不合格者)》五-1360(1),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54)《教育部学术审议各项油印资料》五-1429(1),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55)《教育部举办民国三十年度著作发明及美术奖励述要》,《高等教育季刊》1942年第2期。 (56)《教育部学术审议各项油印资料》五-1429(2),南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57)蒋梦麟曾致书郑天挺云:“大著之价值,佥认为应得二等,因分量太少,故与他相较只能给三等。”郑天挺则认为:“余能得三等已觉过分,绝无所怨。但学术论文而以份量衡量,斯所未喻,决意辞不接受。”参见郑天挺著、俞国林点校:《郑天挺西南联大日记》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829页。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