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历史考据 >

20世纪40年代史学著述的评判标准问题——以审查意见为中心的探讨(2)

http://www.newdu.com 2019-11-06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 郑善庆 参加讨论

    二、柴德赓《〈鲒埼亭集〉谢三宾考》的评审与争议
    柴德赓毕业于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史学系,1936年到辅仁大学任专任讲师,颇得陈垣青睐,与余逊、启功、周祖谟并称“陈门四翰林”。1944年,因不堪忍受沦陷区北平的政治气候,他只身南下,到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副教授。所著《〈鲒埼亭集〉谢三宾考》,乃是其在辅仁大学任教时期的作品。
    北平沦陷后,身处辅仁大学的陈垣,开始提倡“有意义之史学”,以考证结合史论,藉史学以讽喻当下。他在学校开设了“史源学实习”课程,以全祖望《鲒埼亭集》、顾炎武《日知录》为教材,目的在于“正人心,端士习”。⑨柴德赓在此前后对《鲒埼亭集》精心研读,开始撰写《谢三宾考》一文,并于1943年端午节完成。⑩
    对于撰述动机,柴德赓在《专门著作申请奖励说明书》的“著作经过”中说:“作者因身处北平,目观汉奸之无耻,适读全祖望《鲒埼亭集》,屡提及夫己氏者,因加考索,知即明末汉奸谢三宾,遂编检群书,费时一年有余而成此文。”(11)文章共六卷二十四章,除了阐明谢三宾在晚明史上的地位及其投降清朝的经过外,还考证其出处、生平及子孙,并将晚明史籍中的矛盾舛误之处,一一详加考证疏通,征引史籍达84种之多。文章在细密考证、择断史实的基础上,对晚节不保、两次降清的谢三宾予以批判,阐述了著者背后的爱国幽旨;可谓是集考据、义理于一体,达到了别阐微旨的境界。(12)
    值得注意的是,陈垣《通鉴胡注表微》的撰写也始于此时。检阅陈垣与友人往还的书信,我们可以发现,《谢三宾考》与《通鉴胡注表微》的撰写,也是师徒二人相互切磋、互为商榷的过程。因两人在治学中交流频繁、配合默契,以致于在柴德赓南下后,陈垣在治学上还有些不适应,竟有“无人可商”的慨叹了。他在给陈乐素的信中说:“青峰兄常有信否,余极念之。……余极愿他回辅仁也。《表微》拟在《学志》发表一部分,汝有何意见,可以助我。青峰走后,余竟无人可商榷也”;“出处篇亦油印一份,已寄青峰,他能知我心事也”;“青峰情形,殊可念,吾甚欲其北来,未知途中易走否也?”(13)可知师徒之间感情甚笃,柴德赓最能知老师心曲,在治学上颇能相互砥砺、共求精进。
    《谢三宾考》撰成之后,发表于《辅仁学志》1943年第12卷第1、2期上。陈垣对此文推崇备至,认为是“一流作品”,将文章寄送方豪、柳诒徵等学者进行传阅和推介。他在给其子陈乐素的信函中说到:“柳髯极称许《谢三宾考》,可见有目共赏,非阿所好也。”(14)柳髯乃柳诒徵。在致方豪的信中亦称:“《谢三宾考》乃柴君精心结构之作,在近年出版界中似尚是第一流文字。”(15)可见,柴德赓凭借《〈鲒埼亭集〉谢三宾考》,已经得到了部分学者对其治学水准的赏识。在呈送教育部“学审会”评议之前,此文已经获得了中央研究院论文一等奖。
    1944年,在白沙女子师范学院任教的柴德赓,听闻教育部奖励学术作品的公告后,便开始准备申请。为方便起见,他邀请同校的魏建功和时任院长的谢循初作为“介绍人”。两人对于作品的评语为:“此作虽仅了一公案,而方法与精神,皆足为斯学楷式;其主要贡献当在中国史学方法及史家之态度上。至于考证周密,引据博洽,犹余事耳。”(16)认为柴著非但考证精妙,其撰写模式更值得效法,所论至为精当。魏建功在北平时即与柴德赓相从甚密,对其治学方法与理念颇有了解;1937年魏氏南下时还曾赠诗唱和,以表心迹,作为介绍人也是在情理之中。(17)谢循初所治并非文史之学,对《〈鲒埼亭集〉谢三宾考》一文的价值所在似乎难以有深刻的体会,故而,此评语可能为魏建功所撰写。
    从审核要求上来看,两位介绍人的身份,似乎与教育部所规定的“专家资格”不符。“学审会”规定,介绍人须为:“(1)曾任或现任专科以上学校校长、院长或教授,担任有关该项著作或发明之科学者。(2)曾任或现任研究所之研究员,原系研究该科学者。(3)对于该项科学研究确有研究已有重要著作者。”(18)上述三点,皆要求介绍人应为申请作品所属领域的著名学者。谢循初专功心理学,魏建功侧重于古典文献学,虽为各自领域的名家,却与明清史研究少有交集。不过,《〈鲒埼亭集〉谢三宾考》还是顺利通过了审核,看来这一小问题,并未影响作品的评审进程。
    “学审会”收到《〈鲒埼亭集〉谢三宾考》申报材料后,将其寄送给了金毓黻和钱穆进行审查。如下,将对二人的评审意见略作解读和评析。
    金毓黻的审查意见为:“谢三宾人不足称,且为全谢山先生所痛恶;特以作者喜读《鲒埼亭集》,遂一一为之考稽,于本书外,征引参考书籍多至八十余种。一时兴到之作,遂裒然成巨帙矣。且作者文笔,亦极似谢山,几为水银泻地,无孔不入,考三宾本事之不足,且及其子孙焉。于其子孙褒之不容口,不以三宾之故而加贬词,亦以明善恶之不相掩,即为谢山对三宾之异称,凡十三种,亦特为考证,则其他可知矣。作此极小题目,却能毫无遗憾,诚近顷之佳作也。”(19)金氏在评语中对《谢三宾考》褒奖有加,认为此文以小题见大,考稽详确,且思想正确、资料详赡、时有创建,应被评定为二等奖。
    翻阅《静晤室日记》可知,金毓黻也将评语誊录到日记之中。日记中的评语,除了部分词句与档案中的审查意见略有差异外,其余皆同。除了评语之外,金氏还附了一句:“柴君为陈垣弟子,曾执教于北平辅仁大学,故所学极有师法。近岁南来,为江津女子师范学院教师。”(20)所言“极有师法”,实则金毓黻也窥探到,《〈鲒埼亭集〉谢三宾考》在撰写方法和学术理念上,深深的烙上了师承的痕迹。1946年6月9日,金毓黻在致柴德赓的信中,谈到了此前审查其论文的情况:“前奉大笺及《谢三宾考》等两种均已拜领,前在重庆承教育部命审查学术论文,已将谢考细读一过,即羡佩其精博,□又益《宋宦官考》为下走研讨宋史学之助,尤感厚惠。”(21)
    另一初审专家钱穆,也接到《〈鲒埼亭集〉谢三宾考》的评审函件,将此文评定为第三等,他的审查意见别有一番寓意。开篇,钱穆先肯定了文章的学术价值。认为作者在史实考证上,能对谢三宾爬梳抉剔,譬如开荒,谢氏一生事迹,几于首尾完具,宏识毕备;对史料的运用,也能钩稽甚勤、征引丰富、用心缜密。同时,也点明了文章撰述的弦外之音:“其时北平正在沦陷期间,作者笔底盖尚有无限感慨,无限蕴结,欲随此文以传者,固非漫无旨义,徒矜博闻之比。”(22)钱穆意识到《〈鲒埼亭集〉谢三宾考》,与传统的考证文章多有不同,文章表为考论谢三宾事迹,实则超越了传统考证的窠臼,藉阐释贰臣谢三宾的降清劣迹,以批判沦陷区汉奸的无耻行径,这也是秉承了其师陈垣“有意义之史”的做法。
    在一番肯定之后,钱穆将话锋一转,开始对以此文为代表的治学倾向进行了批评。他先以《史记·留侯世家》为例,解读司马迁的著史方法。钱穆认为,留侯张良与刘邦纵论天下之事甚多,被誉为“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但《史记》对君臣二人商议谋略之事多不著录,何也?因其与刺秦王、得兵书、辅高祖、灭项羽等重大历史事件相比,不值一书,故删去不录,此乃“千古著史大法,亦千古考史大法”。钱氏认为,谢三宾毕竟为一地方人物,与明朝兴亡的关系并不大,费尽心力予以考证,不甚值得。
    接着,钱穆开始对“为考据而考据”的治学风气进行了抨击,特不烦赘录如下:
    近人每高言考据,其意若曰为考据而考据,即已尽学问之能事。不知考据疏密是一事,题目大小另是一事,若题目一小,则考据虽密,终不能认为学术界不可少之著作。故同样考一人物,如考蒲寿庚与考谢三宾,其所费精力有以同样艰难,然其所得结果,其所实际贡献于学术界者,则大小迥为不侔矣。故为考据工夫者,其最大本领还在炼选题目,题目一定,则其工夫实已十完六七矣。平心论之,此文用心之细,立论之平,皆足证作者之学养,然试思一学者读竟此文,究竟对晚明世局所谓天下所以存亡者,增添几许智识矣。一研究晚明史者,果于谢三宾其人必具若何之认识与瞭解乎?若专以为考据而考据作藉口,谓此等文字可为从事考据者作一实例,则自来可为考据学示例者已尽不乏,又何烦屋上作屋乎?窃意此文功力皆到,作意亦佳,惜其为近代为考据而考据之风气所惑,因此,狮子扑绣球亦用全力。若论其在学术上之贡献,则即就专治晚明史之专门范围论之,此文之所得,亦未谓得居一重要之位置也。(23)
    柴德赓认为谢三宾乃“晚明史上一个重要人物”,因其史书无传、记载隐名,故而专门详加考证一番。(24)钱穆却持不同意见,他说此文选题过小,如以降清的谢三宾与叛宋降元的蒲寿庚作比较的话,则两者在学术界的贡献可谓是迥然有别;柴氏的文章是“狮子扑绣球”,将学术的功力用错了地方。
    细阅评审意见即可发现,钱穆批评所指,并非仅在《〈鲒埼亭集〉谢三宾考》一文上,而更多的是对胡适、傅斯年等学界主流——“科学考订派”进行批判。当时的钱穆,对“为学问而学问”“为考证而考证”“无所为而为”的治学态度感到深深的不耐烦,渴求从历史文化的影响力与治学的价值层面,进行新的探讨。这一点,在其《国史大纲》中即有明确批评,认为这派学人多以科学方法之名为傍依,“惟尚实证,夸创获,号客观,既无意于成体之全史,亦不论自己民族国家之文化成绩”。(25)这一时期的钱穆,开始从考证向文化思想史转变,更为注重史学的社会功能,这就与那些以科学方法治史的学人们分道扬镳了。
    抗战以后,史学界面临着新的挑战,史学与史家能否回应国家救亡,成为一个重要的命题。在此背景下,学术以致用的风气日盛,民族主义思潮开始复兴。钱穆在1941年初的《齐鲁学报》发刊词中,将战时的中国与晚明和嘉道时期相类比,认为桐城文学、乾嘉考据皆是余丝残泪,无补于国难。且发感慨道:“凡吾学人之所欣赏而流连者,其果异于古原之夕阳乎?所发奋而努力者,其果异于春蚕之作茧,蜡炬之自烧乎?所矜重而夸大者,其将勿为垂尽之余丝,欲干之残泪乎?”(26)认为在这个风雨如晦的国难时期,学人的治学方式也应当改弦易辙,考据、义理不可偏废,学史当求经世,以补时艰。
    钱穆曾不止一次提到“中国学问主通不主专,中国学术界贵通人不贵专家”。(27)对优秀史家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转变,他认为新的史学家,必须对现实有恳切的关怀,对各学科能相当知晓,并能以哲学的思辨来融通经纬条理,这也是钱穆所追求的理想境界。(28)
    弟子们的回忆也进一步印证了钱穆的学术转向。严耕望记述其师的话说:“我们读书人,立志总要远大,要成为领导社会、移风易俗的大师,这才是第一流的学者;专守一隅,做得再好,也只是第二流。”(29)李埏亦记述其师的教导:“学史致用有两方面,一是为己,二是为人。为己的意思,是自己受用;为人就是为国家、为社会。近世史学界崇尚考订,不少学者孜孜砣砣,今日考这一事,明日考那一事,至于为何而考,则不暇问。”(30)显而易见,钱穆要求自己的学生在治学时,应讲求贯通与致用,不必拘泥于琐屑考订的旧途辙。他对“琐碎的考订主义者”大为不屑,认为史学“为己”的同时,更当“为人”;这就与胡适所提倡“为己之学是学问的根本途径”(31)的观点,有绝大的反差。可以说,此时的钱穆,不只是与胡适、傅斯年、顾颉刚等不相容,与当时新派的整体治学风气也有不少扞格。(32)钱氏虽以考据成名,其本心却好宋明理学,注重心性义理的阐发与哲学层次的反思。对此,李方桂曾评价道:“他(钱穆)搞的历史研究与我们不同,我们或多或少是根据史实搞历史研究,不,他搞的是哲学,他是从哲学观点来谈论历史,因而跟我们搞的大不相同。”(33)
    总之,1945年的钱穆,其治学已经转向较大命题、通论色彩的大叙述,以求自身的学问与时代能够有所呼应。这一段畅快淋漓、直抒胸臆的评审意见,也预示了钱穆与胡适派学人的分道扬镳。抗战胜利后,西南联大复校北归,钱穆未获续聘,也是在料想之中的事情了。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