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历史考据 >

《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初稿)》研究

http://www.newdu.com 2019-12-17 《安徽史学》2019年第3期 储著武 参加讨论

    内容提要:1956年,中国史学界制订的《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初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制定的全国历史科学研究工作规划。长期以来,这份规划湮没无闻,确有予以介绍与研究之必要。作为一份重要的学术文献,这份规划尽管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但必须承认它所具有的开创性意义。
    关 键 词:历史科学 历史科学规划 哲学社会科学
    作者简介:储著武(1980-),男,安徽岳西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研究所副研究员,历史学博士。
    基金项目: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中国成立后党领导哲学社会科学文献整理与研究(1949-1966)”(17BDJ053)的阶段性成果。
     
    1956年,中国史学界制订的《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初稿)》(简称“十二年历史科学规划”),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首次制定的全国历史科学研究工作规划。这份规划擘画了1956年至1967年的十二年历史科学研究工作的方向与任务,是一份重要的学术文献。
    目前,学界关于“十二年历史科学规划”的介绍,仅在部分历史学家的传纪、年谱、日记、回忆录中有所涉及,专门研究成果则很少见。①有感于“十二年历史科学规划”长期湮没无闻,本文拟对这份规划本身作初步研究。
    一、规划产生
    (一)背景
    “十二年历史科学规划”是在我国制定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尤其是在制定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远景规划的大背景下产生的。
    1955年底1956年初,为了解决我国科学发展问题,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提出要制订十二年科学规划,并就规划的目的、要求、注意原则及内容做出指示。十二年科学规划,包括自然科学和哲学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但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是,哲学社会科学意识形态性更强,故而在制订规划时采取了“由中宣部领导,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负责做具体工作”②的方式。
    为制订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中宣部成立制定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十二年计划九人小组,由周扬负责。1955年12月27日,九人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按学科和问题另设11个小组进行,由各小组分别提出各学科的发展计划、包括的项目以及培养研究人才等。③中宣部要求,各门学科规划必须包括本学科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十二年应完成的研究工作、著作及时间,现有力量的领导组织、充实或设立研究机构,建立缺门和加强薄弱学科,研究人才的培养,十二年内培养副博士、博士的逐年增长指标,翻译著作、出版刊物、搜集整理资料,以及开展研究工作的条件等内容。1956年1月14日,周恩来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上要求一切文化教育部门都要制定自己的发展规划。④当然,这其中包括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1月31日,国务院召开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动员会,全面部署规划制定工作。在这之后,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在内整个十二年科学规划工作加速展开。
    从1956年2月份开始,在中宣部统一领导下,哲学社会科学部具体负责并分学科来制订各自的十二年远景规划。到4月,哲学社会科学所囊括的大多数学科制订了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其中包括:《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哲学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等。随后,哲学社会科学部在各个学科规划的基础上汇总形成《1956-1967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草案(初稿)》(简称“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遗憾的是,“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虽然与“十二年科学技术规划”(即《一九五六—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几乎同时进行,但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并未产生多大影响,以致包括历史科学在内各个学科规划以及十二年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长期湮没无闻。
    (二)制定过程
    哲学社会科学部所属历史研究机构制定的远景规划是制定全国历史科学规划的基础。十二年历史科学研究规划,其制定过程分两个阶段:首先是由哲学社会科学部所属历史研究机构制订自己的十二年研究远景计划,其次是在前面基础上汇总、平衡形成全国历史科学规划。
    1955年9月,中国科学院第39次院务常务会议通过《关于制订中国科学院十五年发展远景计划的指示》,要求自10月份起中国科学院各个学部及其所属研究所讨论制定十五年发展远景规划。随后,哲学社会科学部所属历史研究机构按照中国科学院统一部署制定各自研究规划。由于材料缺乏,目前无法悉知历史研究机构制定规划的过程与内容,但从1956年1月中国科学院形成的一份综合性材料——《中国科学院十二年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稿)》中尚能略窥一二。在这份规划纲要中,历史科学研究任务是:“编写多卷本的中国通史,着重研究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在古代重要文化地区进行系统的发掘,研究史前人类文化和古代器物;开展专门史、少数民族史、亚洲史和世界史的研究。”⑤这里提出的研究任务,重点突出当时研究的重大热点问题。
    由于中宣部的统一领导,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的具体组织,以及哲学社会科学部所属历史研究机构的前期准备,历史科学研究规划制定工作进展很快。中宣部社会科学规划九人小组第一次会议决定成立的11个小组中第3组是历史组,胡绳任召集人,人员有范文澜、刘大年、侯外庐、翦伯赞、尹达、张稼夫、黎澍、向达、陈垣、夏鼐。④这些人大都来自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机构,且都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会议指定由尹达负责提出《发展历史科学和培养历史科学人才的十二年计划草案初稿》。
    中宣部社会科学规划九人小组会议之后,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所属历史研究机构很快启动规划讨论与制定工作。1956年1月6日,中国科学院历史一所、二所、三所召开历史、考古研究十二年远景规划座谈会第一次会议。会议强调十二年历史科学规划总目标应包括:(1)关于历史科学理论的研究及应该达到的水平。(2)建立和充实历史科学的基础工作。(包括历史科学辅助学科、收集和整理史料、编纂工具书、搜集国外历史学的研究情况及翻译外国史学名著和史料等)。(3)填补和充实缺门、弱门的研究工作,十二年内应使一切缺门、弱门都能有一定水平的专家在这方面领导和开展研究工作。(4)编出一套比较完整的教科书。⑥这次会议初步解决了历史科学规划的原则与方向问题。尹达参加了这次会议,但作何发言不得而知。
    会议结束以后,尹达全身心投入十二年历史科学规划制定工作。1956年1月17日,尹达正式提出《发展历史科学和培养历史科学人材的十二年远景计划纲要草案(初稿)》。这份初稿基本内容包括:历史科学的现状和基本任务、历史科学机构的组织调整与建立、历史科学人材的使用与培养、历史科学论著的编辑和出版以及历史科学的国内国际的学术活动等五大方面。⑦1月31日,部分史学家如尹达、侯外庐、谭其骧等参加国务院十二年科学远景规划动员会。⑧2月16日-17日,历史二所召开学术委员会讨论十二年历史科学规划,侯外庐、向达、顾颉刚出席。⑨会后,顾颉刚表示,“在党与政府协助之下,此一大业必可成就,快甚”。⑩2月27日,中国科学院历史一所、二所、三所联合召开学术会议,讨论十二年历史科学规划草案。侯外庐、范文澜、刘大年、尹达、顾颉刚、胡绳、向达、翦伯赞出席。(11)3月上旬,十二年历史科学规划草案(初稿)制定完成。4月,哲学社会科学长远规划办公室编印出《历史科学研究工作十二年远景规划草案(初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