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五千年来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成长发展,“历时性”地呈现先秦、魏晋南北朝、晚唐宋辽金元和明中叶到近代四次民族大融汇。基于长城内外农耕、游牧生产方式的世代并存,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携手创造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及璀璨文明。元和清王朝的建立,反映了北方民族向中原内聚等历史主动性和汉族、蒙古族、满族轮流为天下主的趋势。蒙古人、满族人较多汉化与汉人不同程度地受蒙古或满族文化影响,相互激荡,构成了元、清两代多民族文化交流的基本风貌及走向。“崖山之战”,特别是清朝建立之后,的确已无汉族为首的大一统王朝。但元、清二王朝分别以“内蒙外汉”和“内汉外满”君临天下却方兴未艾。在中国的特定环境下社会经济固然充当主要原动力或主线,同时还应格外重视民族融汇第二条基本线索。5世纪以后的江南,逐渐成为中国经济重心及文化主脉所在,也是引领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兴动力渊薮。唯有江南,能够充任华夏先进经济文化南渡转移的栖息地和再发展空间。北方民族南下及其所建立的元、清王朝,既带来一些积极向上的东西,也携入不少主从隶属等落后旧俗,后者直接招致诸色户计“配户当差”及“君父”至上的复燃,严重影响社会经济结构和帝制独裁。 关 键 词:民族融汇/多元一体/轮流为主/华夷涵化/第二条基本线索 作者简介:李治安,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元史和政治制度史。天津 300350 民族和民族关系,向来是中外历史研究的热门话题之一。迄今中国民族关系史的相关研究论著,不胜枚举。①笔者拟在前人诸多研究的基础上,侧重于农牧地理格局与多元一体融汇,后期轮流为主及华夷涵化,第二条历史基本线索与江南、北方民族角色等,谈一些粗浅看法,就教于方家同好。 一、农耕、游牧南北并存格局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融汇进程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栖息在幅员辽阔的东亚大陆。由于东南临太平洋,北边是大漠及西伯利亚,西面为帕米尔高原,西南横亘着世界最高峰所在的喜马拉雅山脉,崇山峻岭、荒漠和第一大海洋的四面围隔,致使中国的国土疆域相沿构成与大多数亚洲、欧洲及美洲古老文明距离甚远和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 广袤的东亚陆地内,又依气候、地形地貌等自然条件,分为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半干旱区以及青藏高寒区等大自然区,而且在植被、水资源等自然赐予方面,表现出很大的反差或不平衡。因地理环境复杂和经济生存条件差异,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华民族大体步入种植族群和游牧族群的长期并存。根据栖息地的不同自然条件及传统,从事种植业的族群和从事游牧业的族群又呈现出地域上的分离。如《辽史》所云,“长城以南,多雨多暑,其人耕稼以食,桑麻以衣,宫室以居,城郭以治。大漠之间,多寒多风,畜牧畋渔以食,皮毛以衣,转徙随时,车马为家。此天时地利所以限南北也”。②拉铁摩尔(Owen Lattimore)也说从东北向西南大致以长城为界,以南以东适合农耕,农作物茂盛,人口稠密;以北以西属干燥地带,不能直接靠种植为生,系游牧天地。③《大戴礼记·用兵》云,南部农耕民为“粒食之民”。④《汉书·匈奴传》称北部游牧民“随草畜牧而转移”,“肉食”。⑤长城内外农耕民与游牧民及其不同生活方式的世代并存,也是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特色之一。这就构成了中国历史上民族融汇所依赖的基础性地理格局。 五千年来,无论是民族范畴的中华民族,还是文化综合体的中华文明,无例外地呈现“多元一体格局”。⑥中华文明多元融汇与大一统,应该是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成长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 回溯五千年来多民族统一国家的成长发展,“历时性”地呈现先秦、魏晋南北朝、晚唐宋辽金元和明中叶到近代四次民族大融汇,以及在此基础上实现的大一统进程。不难窥见,四次民族大融汇内几乎都曾有一段政权割据、族群纷争和族群交融,之后又多是政治大一统。夏商周以黄河中下游为重心,实现首次的夷夏蛮狄的民族融汇,其后迎来了秦汉大一统。东汉末到南陈是长达四百余年的割据分裂和“五胡乱华”,以及汉族、匈奴、鲜卑、柔然、突厥等民族融汇,其后来临的是隋唐大一统。晚唐五代宋辽夏金又为四百多年的政权分裂对峙和汉族、回鹘、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第三次民族大融汇,其后就是元朝大一统及朱元璋建立明王朝。明清鼎革和满族入主造成了汉、满、蒙、回、藏等第四次民族融汇,之后就是西方列强入侵,各兄弟民族携手抵御反抗,以及抗日战争前后现代中华民族的最终确立。可以说,政权分裂和民族融汇是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成长中难以避免的过渡路径,大一统则是它的升华趋势和发展成果。前者凸显经济、文化和民族的多元或不平衡,后者又显示中华民族多元融汇的政治总体走向。 各兄弟民族和各地域子文明的血脉交融,汇聚互动,共同缔造了五千年中华文明的辉煌。栖息在黄河中下游和长江中下游的汉族,早期为中土不同族群先民融合而成,实乃多元一体的先驱典范。汉族人数最多,中原地区农耕经济最成熟,最富庶,文化最先进,对周边民族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匈奴、乌桓、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吐蕃、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等栖息在北部西部草原等干燥或半干燥地带,主要从事游牧及狩猎。因与农耕民交换的需要以及中原的吸引力,他们频繁挥戈南下,或入主中原,或内迁与汉族融汇。13世纪以后的蒙古族和满族甚至与汉族轮流登上中华大一统帝国君主的舞台。正如《读通鉴论》所云:“自拓跋氏之兴,假中国之礼乐文章而冒其族姓,隋、唐以降,胥为中国之民,且进而为士大夫以自旌其阀阅矣。高门大姓,十五而非五帝三王之支庶,婚宦相杂,无与辨之矣。”⑦王夫之所述主要是东汉末到隋唐黄河中下游的民族融汇,亦即第二次民族大融汇。不难窥见,历史上各兄弟民族之间虽然有军事冲突战争,但更常见的是贸易、聘使、和亲、风俗熏染等和平交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吸收,血脉交融,联系日益紧密,逐渐形成强大的内聚潮流,由内聚进而形成包括中原、江南、东北、大漠草原、西北、西南在内的全国性共同体。到近代,各兄弟民族携手抵御西方列强,特别是抗日战争前后最终汇聚确定为多元一体、休戚与共的现代中华民族。就是说,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携手共同创造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共同创造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是难以回避的历史逻辑与历史真实。 扼要谈谈“征服王朝论”、“新清史”及其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歧异抵牾。 “征服王朝论”是1949年美籍德裔学者魏特夫在《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导言中提出的,后经日本学者田村实造、村上正二等进一步充实完善。该理论认为:北方民族所建王朝大略可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渗透王朝”(Dynasties of In filtration),以十六国、北魏为代表;第二类为“征服王朝”(Dynasties of Conquest),辽、金、元、清,是也。二者对汉文化的态度也有差别。“征服王朝”较倾向于抵制,“渗透王朝”较倾向于吸收。在诸“征服王朝”中,又因文化背景、生活方式的差异,辽、元较倾向于抵制,金、清较倾向于吸收。⑧ 1996年以来,美国学者欧立德(Mark Elliot)、罗友枝(Evelyn S.Rawski)等提出的“新清史”,是美国近十年来较有影响力的学术话语之一。其理论要点,一是重视满、蒙等少数民族文字史料的利用;二是重视清朝统治的满族元素,挑战费正清、何炳棣的“汉化”和“朝贡体系”为主线的历史叙事,强调清朝统治与历代汉族中原王朝的区别,强调内陆亚洲文化自成体系及其在清帝国的地位及作用。 “征服王朝论”和“新清史”说都存在片面性的缺陷。“征服王朝论”片面地夸大北方民族王朝“征服”或“渗透”的主导性,而与其双向涵化的观点自相矛盾。“新清史”则片面强调清王朝与蒙古、西藏、***等内陆亚洲间文化联系的重要性,有意或无意地忽视掩盖满族文化与汉地文化间的密切程度远超前者的历史事实。这种片面性被人为强化的背后还隐藏着某种危险倾向:有意无意地杜撰或企图构建“内陆亚细亚”文化本位,脱离历史实际地强调其自成独立体系,以此与中原王朝、与中华文明相抗衡或相割裂,从而弱化乃至否定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文明,否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 历史的真实情况是:自古以来,依赖长城南北的自然环境,包括中土汉人和北方民族在内的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先民,世世代代在东亚大陆上栖息和交往。北方民族所建王朝确实发生过多次西征和西迁,或在经营西部边疆等方面成绩斐然。然而,由于空间距离及交通比较便利,北方游牧经济与中原汉地农耕经济彼此间天然的互补性、依赖性,致使北方民族与汉地民众的南北经济贸易、文化沟通、使节往来、军事战争等颇为密切且越来越频繁。以“澶渊之盟”之后为例,从1004年到1121年的117年间,宋、辽互遣各类使节多达682次。⑨双方还在雄州、霸州、安肃军、广信军等处设置河北四榷场,商贸繁荣,“互市不绝”。⑩其结果就是,这些北族王朝南下征战功业及其和中原汉地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总体上远超其西部经略。况且,汉、唐王朝等在大漠南北及东北地区曾实行羁縻州、羁縻都督等形式的管辖。特别是张骞通西域之后,先后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安西都护府和安西四镇等,有效地行使了主权。(11)今长城以北、东北、***、西藏一带相继进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融汇进程。罔顾这些历史事实和汉唐以来在北部与西北边疆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在贸易、聘使、和亲、风俗熏染等方面的密切交往,以及中原王朝的较积极的经营,有意无意地杜撰构建“内陆亚细亚”文化本位或与中土相割裂的独立体系,以此与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相抗衡,从而弱化乃至否定汉族与各少数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民族,难免歪曲历史。在这方面,国内学人的文化警觉和强烈回应,(12)是可以理解的。每一位有学术良心的学者,应当旗帜鲜明地批评其“内陆亚细亚”文化本位或自成独立体系等错误,不断丰富、完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融汇研究,形成符合历史真实的主流话语。 二、后期的汉族、蒙古族、满族轮流为主和元“内蒙外汉”、清“内汉外满” 在前述先秦、魏晋南北朝、晚唐宋辽金元和明中叶到近代四次民族大融汇,以及随后的大一统进程中,多数情况下是人数众多、经济文化先进的汉族王朝掌握主导。然而,东汉末到南陈和五代辽宋夏金两次“五胡乱华”,都造成二三百年的北方民族入主中原以及汉族王朝的南渡。特别是元和清,分别为13世纪蒙古族入主和17世纪满族入主所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堪称五千年多民族统一国家发展壮大的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体现了在汉族与各少数民族携手缔造多民族统一国家进程中北方民族的历史主动性,也揭示了北方民族向中原内聚和近千年来汉族、蒙古族、满族轮流为天下主的趋势。 由于蒙古贵族和满族贵族先后入主并建立大一统王朝,在蒙古人和满族人较多汉化的同时,汉人也不同程度地受到蒙古或满族文化的影响。(13)就是说,元、清两代多元文化的交流影响,并非单向文化流布,而是呈现华夷涵化。所谓华夷涵化,就是蒙汉、满汉两种以上不同文化间的涵容浸化、互动影响的意思。“元代社会可说是汉人与非汉人,以及汉文化与非汉文化的大熔炉”。(14)诚然,因文化积淀、族群规模等差异,汉文化对蒙古人或满族人的影响颇为深重,汉人受蒙古或满族文化影响较为有限。这是元、清两代以蒙古人或满族人为政治核心和汉人占多数基本格局下所特有的文化现象。蒙古人、满族人较多汉化与汉人不同程度地受蒙古或满族文化影响的同时并存,相互激荡,构成了元、清华夷涵化的基本风貌及走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国家治理和对待自身文化与汉文化的关系上,元朝和清朝采取了类似而又不尽相同的政策。即二王朝都采取二元政策:蒙汉二元或满汉二元,其二元政策的内外主辅配置又大抵相反。 元代的蒙汉二元,大抵表现为“内蒙外汉”。忽必烈等蒙古贵族及部众,没有像拓跋人、女真人那样举族南迁,没有在学习吸收汉地先进文化之际放弃本族的文化习俗,没有被汉文化所“吞没”同化。他们多数只限于“儒化”或“士人化”而未必汉化,(15)既选择吸收汉地先进文明,为我所用,也不更改其语言及文化习俗。无论中央、地方官制的总体建构、议事及长官等,都是蒙古俗占据内核,汉法因素多为外围。宿卫和镇戍军队的蒙、汉混存,编组形式、指挥权等“内蒙外汉”,也较为典型。两都宫殿、岁时巡幸驻跸及“视朝”等,汉、蒙杂糅,所隐含的蒙古俗多半是根本性的。忽必烈以降元朝诸帝,既使用汉地王朝式的年号、庙号和谥号,又保留诸如薛禅皇帝或薛禅汗之类蒙古语尊称。(16)有元一代,包括皇帝圣旨等长期使用原有的十二生肖纪年,有时又与汉地式年号合璧连用。(17)一般认为,蒙元国号使用体现其逐步汉化的过程。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号曰“也可蒙古兀鲁思”,汉译即“大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采纳刘秉忠建议,取《易经》卦辞“大哉乾元”,建新国号“大元”。如《建国号诏》云:“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18)人们也率多将忽必烈改“大元”国号视作行汉法的重要举措,甚而把1271年当作元王朝的起始。此说有一定道理,但历史真相并非完全如此。研究表明:1271年使用“大元”以后,“大蒙古国”国号并没有被取消,二者在元朝后期的蒙古文文献中继续一并使用。哈佛大学柯立夫教授译注1338年《达鲁花赤竹温台碑》云“称为大元的大蒙古国”(Dai' kemeku Yeke Mongghol Ulus);1362年《追封西宁王忻都碑》中又作“大元大蒙古国”(Dai' Yeke Mongghol Ulus)。(19)足见,在元代国号使用过程中,“大元”是外在的和汉人语境中的国号,“大蒙古国”则属内在本质的和蒙古人语境中始终未变的国号。以创制推行八思巴字蒙古语为契机,鼓励汉人学蒙语,率多译儒学经典为蒙语,以斡耳朵祭祖和蒙古俗祭天为主,太庙祭祖掺入蒙古因素,派官代祀,等等,又是“内蒙外汉”在文化礼俗上的表现。元帝国统治崩溃,大都和上都相继失陷之际,蒙古人虽然哀叹:“以诸宝装成之我大大都城,应时纳凉而居之我上都开平轮城”,“被汉人朱葛诺延席卷而去矣”,但“各处转战蒙古人等四十万内”,毕竟有六万人成功返归大漠草原。(20)他们与大漠草原蒙古人汇合,驻牧繁衍,成为明清以来蒙古族的前身或主体。换言之,“内蒙外汉”的蒙古统治者及其部众,南北来去百年,元亡后,六万蒙古人得以北归大漠,与当地蒙古人重新汇合,继续保持蒙古族的风貌,亡国而未绝种,丧权而未灭族,依然是大漠南北逐水草而居的主体游牧民族。(21) 清朝的满、汉二元,大体表现为“内汉外满”。就满族方面来说,清初曾带入八旗“包衣”、“圈地”、“投充”、“逃人”等旧俗,也搞过“议政王大臣会议”、以及满汉复职、满汉双语教育、旗人汉民分居内外城等,(22)旨在维护满族贵族特权地位。其中,最严厉和推行最广泛或最能冠名“外满”的,就是入关初强制所有汉民剃发易衣冠,即所谓“投诚官吏军民皆着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顺治二年(1645)六月十五日通告全国,统一实施剃发令或“薙发令”,“京师内外限旬日,直隶各省地方,自部文到日,亦限旬日,尽行剃发。遵依者为我国之民,迟疑者同逆命之寇,必致重罪”。男子一律“小顶辫发”,又称金钱鼠尾,“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23)明代汉人通常穿长领宽袍大袖,此令强制穿满族式的窄袖圆襟等,不易衣冠的,同样要杀头。薙发衣冠等外形上的满族化,非常残酷。当时许多汉人以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服饰也是千百年的传统习俗,不能轻易被改变,曾因拒绝剃发和易衣冠,被杀掉一批。这类残酷的做法,是清廷凸显满族外在形象和“别顺逆”、迫使汉人臣服于满族贵族的政治象征。(24) 然而,就内部或文化核心而言,清统治者入关后不久,就较快推行开博学鸿词科、废止新增人丁人头税、“更名田”、“摊丁入亩”、放免贱民等汉法政策。特别是康熙中期以后满、汉调融渐成主流,雍正任用心腹汉官张廷玉为议政大臣,更以满、汉大臣办理机要的军机处取代议政王大臣会议。康熙、雍正、乾隆等学习汉文化率先垂范,异常热情积极。康熙自幼好学勤奋,“日所读者,必使字字成诵,从来不肯自欺”。(25)亲政后“经筵”和“日讲”,数十年如一日,且增添皇帝“复讲”。经史、文学、算学、天文、几何等,其无不潜心研读,兴致满满。雍正“幼承庭训”,熟读“四书”“五经”,娴习经史,学兼佛老,还能有所领悟并有其独自见解。其所撰《大义觉迷录》,用公羊学派的华夷“变通”论及道统说,反驳吕留良和曾静,颇具说服力。他勤于理政,文思敏捷,亲撰“朱批”竟达一千多万字,“所降谕旨,洸洸数千言,倚笔立就,事理洞明”。(26)乾隆自幼接受汉士人式的严格儒家教育,文史造诣较高,自诩已超越当代文人。他喜欢作诗,一生写诗四万多首,篇数可与《全唐诗》相匹敌。书法、藏书、编书和书画文玩鉴赏等,也多有建树。果亲王允礼通晓满、汉、蒙、藏等多种语言文字,擅长诗词书画,堪称皇室亲王中的出类拔萃者。(27) 时至清中叶,除皇帝潜心学习汉文化外,一般满族人因南迁后长期栖息于人数众多的汉人区域,满汉婚姻、满族人抱养汉人为嗣子造成大量满汉混血,又率多逐渐放弃本族满语而用汉语,或以汉文取名,它如丁忧守制、贞节伦理、丧葬习俗等皆效仿汉法。满族文化的那部分却日渐弱化,并存的满、汉两种文化逐渐融汇,汇合为含有满族因素的新汉文化。“然二百年间,满人悉归化于汉俗,数百万之众,佥为变相之汉人。并其文字语言,为立国之精神……满洲人乃自弃之。皇帝典学,尚知国语,余则王公大臣以下,佥不知其为何物矣”。(28)久而久之,满族人和汉人几乎融为一体,清朝灭亡后满族也就无法回归关外了。 有必要说明,元“内蒙外汉”与清“内汉外满”并非绝对的公式,而是一个适合于多数情况的相对性命题。之所以如是命题,主要是为着便于接近和还原历史真相,排除部分非本质因素,实事求是地理解和把握元、清王朝蒙汉或满汉二元的特殊本质。 过去,我们对清“内汉外满”为特征的积极汉化政策,对鲜卑、女真、满族先后汉化且融入汉人大族群,肯定居多,认为是顺应民族融合潮流,历史作用积极。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对元“内蒙外汉”另辟蒙古族南北来去蹊径的合理性,同样应予较为允当和科学的评价。蒙古人北归和继续栖息于大漠草原,虽然给明帝国带来长时间的军事骚扰或威胁,但事情的另一面是,它客观上又遏制着其他新部族的崛起。这是重要的历史贡献!数千年来大漠草原周而复始的局势是:一个旧的部族衰落了,很快就会有另一个新兴部族迅速崛起,称雄大漠。13世纪以降的大漠草原,仍然是蒙古人的世界,“称雄”大漠草原的仍然是原来的蒙古族共同体。这对我们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壮大的积极作用,也不容小觑。请不要忘记,这些蒙古人恰恰是大元帝国曾经统治汉地全境的主人。这段近百年的经历非常重要,既有征服与反抗的腥风血雨,又有各民族之间的水乳交融。它给蒙古族留下的心理印记同样是难以磨灭。它让蒙古人视汉地为停云落月的第二故乡,一直和汉地保持着向心和内聚联系,一直把北京当作原先的都城,也认同中土曾经也是属于自己的。这比起新崛起的、没有统治过中原的北方新部族,和中原的内聚力肯定要大得多。正如台湾学者萧启庆说:“蒙古人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是其征服及统治中原江南的结果,而不是先存事实”。(29)后因清朝封爵、盟旗“札萨克”制、满蒙联姻和崇尚藏传佛教等政治文化笼络,蒙古族进入清帝国满汉蒙等联合统治体制内,(30)内聚力更为加强。到辛亥革命后,汉、满、蒙、回、藏构成五族共和,蒙古族与满族一起位列中华民族五大族群。特别是抗日战争前后现代意义上的中华民族最终确立且得到广泛认同,满族和蒙古族也被公认为中华民族的基本成员。1939年,经蒙、汉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挫败日伪阴谋,顺利将鄂尔多斯成吉思汗陵西迁至甘肃榆中,更是彰显蒙古族、汉族人民同仇敌忾,共赴国难,携手抵御日本侵略者。在这个意义上,元“内蒙外汉”与清“内汉外满”,又像是殊途同归。 从元“内蒙外汉”与清“内汉外满”,可以看出古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交往及影响,有些是走向同化融合,如北魏鲜卑与汉族,金朝女真与汉族,清朝满族与汉族,等等;有些是“汇”而不“合”,依然基本保持各自的文化属性,或者只发生部分同化融合,如突厥与汉族,蒙古与汉族等。总体上看,使用“民族融汇”的表述,似乎比较恰当,比较符合历史真相。而且,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与“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31)等文化哲理层面看,融合与“汇”而“不合”并存的“民族融汇”,也应受到更多的肯定与理解。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