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历史考据 >

中国史学近代转型视阈下的“社会史”书写及其演变(2)

http://www.newdu.com 2020-01-16 《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 李政君 参加讨论

    二、民史、民俗与“民众社会史”
    20世纪前半期,不少学者曾努力发掘“下层”民众社会的历史。这些学者专业领域不同,研究内容涉及社会风俗、民众信仰、婚丧嫁娶等多方面,但他们表现出相同的取向,即均以梁启超“新史学”中所强调的“民史”为研究对象。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是顾颉刚。
    以研究中国古史闻名的顾颉刚,早年对“社会史”同样抱有较大兴趣。如1919年傅斯年出国前赠送顾颉刚一部《元曲选》,上面就写有“颉刚要研究中国社会历史”。(15)1921年,顾颉刚致信王伯祥,也提到“从前只想做学术史,现在则想并做社会史”。(16)但这些材料并未透露顾颉刚所理解的“社会史”是什么。1924年,顾颉刚在《筹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经费说明书》中说:“前人为学,偏信纸片之记载,偏护贵族之身分,不能发见社会真象,为矫正此偏畸之习惯计,故吾人努力搜求活的材料,以期了解各种社会之情状,尤其注意于向来隐潜不彰之下级社会之情状。”(17)由此可见,顾颉刚所说的实际是出于对传统学术纠偏目的,而以“下级社会”为研究对象的“社会史”。
    顾颉刚见之于行事的探索,主要集中在民歌、民间故事和民众信仰三个方面,今天常被归入民俗学领域。不过就其研究旨趣而言,他始终都没有离开对民众社会历史的关注。首先,在民歌研究方面,1919年顾颉刚开始参与被视为中国现代民俗学开端的北大歌谣征集活动,但不久他便与其他同仁产生了观念分歧。他在搜集民间歌谣过程中,注意到地摊上的唱本,并收集200册,想整理后在《歌谣周刊》上发表。但“不幸北大同人只要歌谣,不要唱本,以为歌谣是天籁而唱本乃下等文人所造作,其价值高下不同”。顾颉刚却认为:歌谣与唱本都是“民众抒写的心声”,“是民众生活的最亲切的写真”,也是中国古代典籍中向来缺乏的,因此,应当努力收集起来才是。(18)这次分歧表明,顾颉刚对民歌价值的衡估,本就偏于民众社会之情状。其次,在民间故事方面,自1924年开始,顾颉刚陆续发表对孟姜女故事的系列研究,至今仍被视为民间文学研究的经典之作。但他的旨趣并不在于对孟姜女故事本身的考据式研究,而是试图透过故事的转变,窥视整个历史文化迁流演变的脉络。他说:“孟姜女的事情,我是一无所知,但我也不想知道……我们所要研究的,乃是这件故事的如何变化。”“我想,如能把各处的材料都收集到,必可借了这一个故事,帮助我们把各地交通的路径,文化迁流的系统,宗教的势力,民众的艺术……得到一个较清楚的了解。”(19)这是把民间故事的演变,当成了社会变迁的反映与记忆,向来在“圣贤文化”立场下,被鄙薄为荒诞不经的民间故事传说,被赋予了“历史”的价值。另外,在民众信仰方面,同样具有上述特点,兹不赘述。(20)总之,顾颉刚在民俗学方面的探索,其旨趣更偏于民众或“下级社会”的历史。
    顾颉刚关注民众历史的高峰,是在1927年移席广州中山大学后,亦被视为领导建立中国现代民俗学的时期。他在《〈民俗周刊〉发刊辞》中批评“读尽经史百家”只得到“圣贤们的故事和礼法”后,倡言:“我们要站在民众的立场上来认识民众!我们要探检各种民众的生活,民众的欲求,来认识整个社会!我们自己就是民众,应该各各体验自己的生活!我们要把几千年埋着的民众艺术、民众信仰、民众习惯,一层一层地发掘出来!我们要打破以圣贤为中心的历史,建设全民众的历史!”(21)随后他在岭南大学的演讲中,也是将“民众文化”和“圣贤文化”并举,批评中国古来的载籍十之八九都属于“圣贤文化”,提出要以平等眼光对待“民众文化”,“要揭发全民众的历史”。(22)
    这种“建设全民众的历史”“解放出民众文化”的说法,和前述他提及“社会史”时所说的“了解各种社会之情状,尤其注意于向来隐潜不彰之下级社会之情状”学术取向一般不二。由此也可看出,20世纪20年代,顾颉刚的民俗学探索,其重心始终是偏于历史的。也因此,才会有学者将顾颉刚称为“历史的民俗学派的开创者”,称这场运动为“新史学运动”。(23)
    这一时期,有大批学者与顾颉刚形成呼应之势。1927年11月成立的“国立中山大学语言历史学研究所民俗学会”,成员就包括不少历史学者,如傅斯年、董作宾、罗香林、周振鹤、商承祚等等。(24)《民间文艺》是该学会创办的刊物之一,由董作宾执笔,具有发刊词性质的《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一文,将“贵族”与“平民”对举,批评“中国两千年来只有贵族的文化”,“而平民的文化,却很少有人去垂青”,提出“我们要了解我们中国的民众心理、生活、语言、思想、风俗、习惯,等等,不能不研究民间文艺;我们要欣赏活泼泼赤裸裸有生命的文学,不能不研究民间文艺;我们要改良社会,纠正民众的谬误的观念,指导民众以行为的标准,不能不研究民间文艺”。(25)这和顾颉刚“建设全民众的历史”的倡导,异曲同工。在这种思路引导下,由钟敬文、容肇祖等先后主编的《民俗周刊》(1928年由《民间文艺》更名而来),曾组织传说、故事、清明、中秋节、妙峰山进香等多个专号,刊发了大量关于民众历史、民众文化的文字。(26)有论者指出:中山大学民俗学会成员对民俗学的学科设想,虽并非只此一种,但真正取得“实践成绩”者,则以此范式为主。(27)
    除直接产生于民俗学活动中的大量作品外,当时史学界有些史家,通过勾稽传统史料,也编撰出一些着眼于“下级社会”的著述。如1928年瞿宣颖《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一书,以《汉书》材料为主,分职业、资产、物价、社交、习俗、居处、衣饰、器用等16篇,考述西汉社会风俗制度,细目甚至包括诸如乡里交情、赌博、蹴鞠、斗鸡走狗等内容。其用意如书中所言:过去之典章制度史,“详于帝者上仪之盛,而忽于人民日用之常”,故“兹编着眼处在平民生活状况”,“有涉及典章政制之处,皆以从平民眼中观察者为断”。(28)再如,1933年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一书的编撰,同样缘于作者对社会风俗问题的关注,如其自述:“往岁余治《汉书》,颇留意于当世之风俗……会余以班书受清华大学诸生,诸生中有以汉俗为问者,乃依据旧录,广事采获,成此婚丧二篇。”(29)此类著述尚多,恕不一一列举。(30)
    从整体上看,上述学者并非全都有“社会史”的概念自觉,但其大量成果,确实构成了近代中国史学史中“社会史”书写形态之一。从研究对象看,这种“社会史”和梁启超倡导的“民史”极为相似,但与梁启超批判“君史”“旧史”不能见社会进化之“公理公例”、不能提振民族精神,而提倡书写“民史”“新史”相比,在这些学者的研究中,学术之外的关怀相对弱得多。和20世纪上半期其他“社会史”研究者相比,这些学者既没有统一的方法工具,也没有整齐划一的理论规范,他们所具有的共性,主要是发掘被传统史学所忽视、掩盖,甚至是歪曲的民众社会历史的真相。而这正是五四时期中国史学的重要思潮。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