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学 > 历史考据 >

中国史学近代转型视阈下的“社会史”书写及其演变(5)

http://www.newdu.com 2020-01-16 《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 李政君 参加讨论

    注释:
    ①参见格奥尔格·伊格尔斯著,何兆武译《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山东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6—37页;斯特凡·约尔丹主编,孟钟捷译《历史科学基本概念辞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34—236页。
    ②学界相关研究以学科史回顾居多,从中国史学近代转型角度探讨“社会史”书写问题者相对较少,可参见赵世瑜、邓庆平《二十世纪中国社会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历史研究》2001年第6期;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社会学人类学对近代中国史学的影响》,《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朱梅光《清季民初社会史的兴起》,《北方论丛》2013年第5期;仲伟民、张铭雨《20世纪上半叶中国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以清华学人为中心的考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6年第2期。
    ③梁启超著,夏晓虹、陆胤校:《新史学》,商务印书馆2014年版,第66页。
    ④详见俞旦初《二十世纪初年中国的新史学思潮初考》(续),《史学史研究》1982年第4期;王汎森《晚清的政治概念与“新史学”》,《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1—26页。
    ⑤梁启超著,夏晓虹、陆胤校:《新史学》,第91、96页。
    ⑥嘐公:《读社会史》,《复报》第9期,1907年,第28页。
    ⑦皕诲:《社会史之创造》,《进步》第11卷第1号,1916年11月,第1—3页(栏页)。
    ⑧伦达如:《社会进化之历史》,《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校友会杂志》第3期,1919年1月,第36—42页(栏页)。
    ⑨喜渥恩编译:《罗马社会史》,商务印书馆1924年版。
    ⑩陈庆年:《中学中国历史教科书》,转引自朱梅光《清季民初社会史的兴起》,《北方论丛》2013年第5期,第65页。
    (11)周希贤编:《历史的研究》,新学会社1913年版。
    (12)参见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80—82页。
    (13)王汎森:《近代中国的线性历史观——以社会进化论为中心的讨论》,《近代中国的史家与史学》,第32页。
    (14)关于实证主义史学的特征及西方史学界在理解上的分歧,参见朱本源《历史学理论与方法》,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431—476页。
    (15)顾颉刚:《元曲选叙录(一)》,《宝树园文存》第5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06页。
    (16)顾颉刚:《致王伯祥:自述整理中国历史意见书》(1921年6月9日),《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1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177页。
    (17)顾颉刚:《筹画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经费说明书》,《宝树园文存》第1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12页。
    (18)顾颉刚:《苏州唱本叙录》,《顾颉刚民俗论文集》第1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288—289页。
    (19)顾颉刚:《孟姜女故事研究的第二次开头》《孟姜女故事研究》,《顾颉刚民俗论文集》第2卷,中华书局2011年版,第89、63页。
    (20)参见顾颉刚《妙峰山·自序》《〈妙峰山进香专号〉引言》,《顾颉刚民俗论文集》第2卷,第322—323、324—328页。
    (21)顾颉刚:《〈民俗周刊〉发刊辞》,《顾颉刚民俗论文集》第2卷,第571页。
    (22)顾颉刚:《圣贤文化与民众文化——一九二八年三月二十日在岭南大学学术研究会演讲》,《顾颉刚民俗论文集》第2卷,第574页。
    (23)张好礼:《中国新史学的学派与方法》,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年版,第82页;桑兵:《从眼光向下回到历史现场》,《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1期,第199页。
    (24)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巴蜀书社1995年版,第223—224页。
    (25)董作宾:《为〈民间文艺〉敬告读者》,王文宝编:《中国民俗学论文选》,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年版,第11页。
    (26)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第225页。
    (27)施爱东:《民俗学是一门国学——中山大学民俗学会的工作计划与早期民俗学者对学科的认识》,《民俗研究》2017年第2期,第5页。
    (28)瞿兑之:《汉代风俗制度史前编序例》,《汉代风俗制度史》,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影印版,第1—2页。
    (29)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上海文艺出版社1988年影印版,“自序”。
    (30)王文宝《中国民俗学史》(第285—290页)中所举民国时期“民俗学研究之成绩”,即囊括大量此类著述。
    (31)梁启超著,夏晓虹、陆胤校:《新史学》,第96页。
    (32)鲁滨孙著,何炳松译:《新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第50页。
    (33)参见李孝迁《西方史学在中国的传播(1882-1949)》,第193—202页。
    (34)班兹著,董之学译:《新史学与社会科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6年影印版。
    (35)杨鸿烈:《史地新论》,晨报社1924年版。
    (36)陈训慈:《史学蠡测(续)》,《史地学报》第3卷第3期,1924年10月,第3—8页。
    (37)李大钊:《史学要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版,第30—39页。
    (38)李璜:《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东方杂志》第23卷第20号,1926年10月,第57—64页。
    (39)李璜:《历史学与社会科学》,东南书店1928年版。
    (40)陈训慈:《史学观念之变迁及其趋势》,《史地学报》第1卷第1期,1921年11月,第17页(文页)。
    (41)衡如:《新历史之精神》,《东方杂志》第19卷第11号,1922年6月,第47—56页;黄公觉:《新史学概要说》,《师大史学丛刊》第1卷第1期,1931年6月,第1—14页(文页)。
    (42)李璜:《历史学与社会科学的关系》,《东方杂志》第23卷第20号,1926年10月,第58—59页。
    (43)这是当时学界的常见问题,参见常乃惠《社会学要旨》,中华书局1924年版,第3—4页。
    (44)塞纽博(Seignubos)著,张宗文译:《社会科学与历史方法》,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影印版,“导言”,第12—13页。
    (45)塞纽博:《社会科学与历史方法》,第158—159页;刘泽华主编:《近九十年史学理论要籍提要》,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45页。
    (46)何炳松:《通史新义》,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年版,“自序”,第11页。
    (47)何炳松:《通史新义》,“自序”,第8—10页。
    (48)何炳松:《通史新义》,第89—95页。
    (49)何炳松:《通史新义》,“导言”,第6页。
    (50)何炳松:《通史新义》,第97—98页。
    (51)金毓黻:《中国史学史》,商务印书馆2007年版,第390页;魏应麒:《中国史学史》,山西人民出版社2014年影印版,第256页;朱谦之:《现代史学概论》,《朱谦之文集》第6卷,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9页。
    (52)李大钊:《史学要论》,第2页。
    (53)李大钊:《史学要论》,第5、29、110页。
    (54)王礼锡:《中国社会史论战序幕》,《读书杂志》第1卷第4、5合期,1931年8月,第6页(文页)。
    (55)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第96—97页。
    (56)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149页。
    (57)华白沙:《古史及古史研究者》,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405页。
    (58)张荫麟:《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陈润成、李欣荣编:《张荫麟全集》中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211页。
    (59)如该书“自序”提出:“‘整理’的究极目标是在‘实事求是’,我们的‘批判’精神是要在‘实事之中求其所以是’。‘整理’的方法所能做到的是‘知其然’,我们的‘批判’精神是要‘知其所以然’。‘整理’自是‘批判’过程所必经的一步,然而它不能成为我们所应该局限的一步”。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自序”,第4页。
    (60)余英时:《重寻胡适历程:胡适生平与思想再认识》,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12页。
    (61)顾颉刚:《古史辨第四册序》,《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第1卷,第124页。
    (62)杜若遗:《介绍〈食货半月刊〉》,《文化建设》第1卷第4期,1935年1月,第162页。
    (63)童书业:《唯物史观者古史观的批判》,《童书业史籍考证论集》下,中华书局2005年版,第663页。
    (64)陶希圣:《潮流与点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16年版,第124页。
    (65)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半月刊》创刊号,1934年12月1日,第29页。
    (66)陶希圣:《编辑的话》,《食货半月刊》第4卷第2期,1936年6月16日,第48页。
    (67)陶希圣:《搜读地方志的提议》,《食货半月刊》第1卷第2期,1934年12月16日,第40页;孟森:《孟序》,瞿宣颖纂辑:《中国社会史料丛钞》甲集上册,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第1—2页。
    (68)陶希圣、鞠清远:《唐代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陶希圣、武仙卿:《南北朝经济史》,商务印书馆1937年版。
    (69)全汉昇:《中国行会制度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影印版;全汉昇:《唐宋帝国与运河》,商务印书馆1944年版。
    (70)参见杨联陞《东汉的豪族》,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第1—58、158—165、166—171页。
    (71)翦伯赞:《历史哲学教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年版,第46—47页。
    (72)参见张越《社会史大论战与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建立论析》,《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5年第4期;德里克著,翁贺凯译:《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江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193页。
    (73)齐思和:《近百年来中国史学的发展》,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148—151页。
    (74)顾颉刚:《五十年来的中国史学》,李孝迁编校:《中国现代史学评论》,第106页;顾颉刚:《当代中国史学》,第96—99页。
    (75)关于吕思勉、顾颉刚受唯物史观的影响,参见张耕华《吕思勉与唯物史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3年第6期;李政君《民国时期顾颉刚对唯物史观的态度》,《人文杂志》2016年第5期。关于张荫麟与唯物史观问题,笔者尚未见相关研究,可参见其《南宋初年的均富思想》(1936)、《南宋亡国史补》(1936)、《宋初四川王小波李顺之乱——一失败之均产运动》(1937),陈润成、李欣荣编《张荫麟全集》下卷,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1569—1573、1592—1605、1634—1650页。
    (76)全汉昇:《回首来时路》,杜正胜、王汎森主编:《新学术之路》下册,台北,中研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98年版,第487页。
    (77)民国时期,不仅很多历史学者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的社会史著作,冠以“经济社会史”“社会经济史”的名称,不少社会学著述中对唯物史观的认知,也有此特点。参见冯品兰编《社会学纲要》,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版,第58页;素罗金著,黄文山译《当代社会学学说》第3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7年影印版,第823—964页。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