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分析和建议 此次在印度的实地调研发现,与周边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态度相比,印度的态度比较复杂。总体上看,印度官方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从最初的不支持、不参与逐步变为有限度地参与周边计划,但仍抱有很大的戒心乃至敌意;印度学界态度与官方态度基本一致但也多元并存,公开场合不愿发表不同声音,深入交流时对该倡议很是重视,也提出了一些个人意见;企业和地方政府相对灵活和积极,事实上参与和扩大中印合作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中国经济影响力不断扩大,中印双方经济合作不断加强是实实在在的,效果不断显现;民众力量容易受不同政党主张左右,呈现中间摇摆状态。我们的调查交流虽有一定广度但深度不足,对于印度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社会结构复杂、思想价值多元的人口大国和潜在经济大国的了解还是比较粗浅的。尽管如此,我们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印度的冲击和影响还是巨大的,需要从几个方面提高认识。 首先,充分认识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背后的战略考量。中印是近邻,也都是崛起中的大国。印度的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不仅仅是表面说辞那么简单,其实有其更深层次原因,那就是地缘政治和国家战略的考量。印度官方对于互联互通的看法,不都是正面的,认为联通也可能打破地缘政治的现状。印度媒体对“一带一路”的批评很多,边界争议、中国不支持印度加入核供应集团、中国在南亚影响迅速增长、中国海上力量进入印度洋等,都是导致印度关切的重要由头。当然,印度的关切有其理由。南亚尤其是印度洋对于印度具有重大的安全利益和经济利益。印度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关系到亚洲的走向,置身事外并不符合印度的利益。 其次,充分认识印度的大国战略目标及一定条件下的骑墙态度与冲动。在国际舞台上,印度希望在展现自己的独立性和大国地位,自认是南亚霸主,南亚地区乃至整个印度洋区域都是其固有势力范围,不希望中国染指、更不希望中国在该地区影响力扩大。印度非常担心,中国在该区域影响力扩大,会弱化印度的地位。同时,印度与中国在产业体系、技术实力方面的差距日益扩大,从总体上保护本国产业、本国市场的立场也比较清晰,不可能公开全方位支持“一带一路”倡议,尽管参与进来可以获得相当大的经济利益。作为继承英国殖民遗产、志在全球崛起的南亚大国,在中美之间日益激化的战略竞争和美国联印遏华背景下(美国印太战略和所谓的“日美澳印”同盟),印度看到游走于中美之间、采取“骑墙政策”的战略缝隙,企图两边牟利。这种态度对中国“一带一路”南向通道建设和中巴走廊、孟中印缅走廊建设形成很大制约,形成结构性矛盾,短时间难以克服。对此应当保持耐心。此外,中印边界领土纠纷也是影响印度对“一带一路”态度的重要因素。印度保持在藏南地区存在感和中印边界问题谈判筹码的诉求没有发生变化。这涉及两国的根本利益,双方都很难从原有立场上后退。还由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领域的差异,印度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合作与配合也存在一定的障碍。基于以上考虑,对于印度在中印合作、“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态度些微变化,也不宜估计过高,应当继续加大力度深化与印度外围国家如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的合作,以带动印度态度的变化。 再次,充分认识中印合作潜力巨大而竞争矛盾并存的长期态势。印度在陆上和海上丝路都处于重要节点,当“一带一路”倡议要加强中国与所有邻国的联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时候,印度是绕不过去的。而印度对于“一带一路”倡议从一开始就保持距离。与官方相比,印度的智库、学者和分析人士对于“一带一路”有更为多元和开放的态度。印度主流声音对“一带一路”倡议充满质疑,但印度政府并没有把门关死(比如参加亚投行)。印度即使态度出现很大变化也不会完全支持、接纳“一带一路”,但会越来越多地在多边结构下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某些项目。印度学者一方面为印度官方的态度解释辩护,另一方面也对中方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印度有大国追求,强调世界多极首先是亚洲多极。由于这些原因,“一带一路”建设无论会带给印度多大的经济利益,印度政府都会把政治风险考虑放在第一位。 最后,话语权与软实力不足以影响“一带一路”合作的深入开展。“一带一路”倡议实施5年来已经得到广泛响应,各类项目和合作不断推进,已经陆续展现合作效果。通过“一带一路”建设项目,中国的硬实力得以彰显,软实力的进一步提升获得了更多的重要支撑。“一带一路”中的人文交流活动是增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特别是2017年中央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见》后,中国与南亚国家在教育、文化、媒体、学术研究和非政府组织等社会与人文领域的交流合作呈加速发展趋势。其中,国内学术界积极开展与区域国家的教育文化合作,进行智库“二轨”对话,发挥了特别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与大规模投资的硬项目相比,中国在软实力建设上依然面临挑战。由于印度政府对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采取不支持、不参与的态度,很多专家学者对“一带一路”的误解甚至敌意很深。其中既有因为缺乏信息和交流而造成的误解,也有对中国的战略敌意和刻意污名化。面对这样的舆论环境,中国在南亚地区的声音还不够大,说好“中国故事”的能力还不强,对社会和人文等软性议题的影响力还有待提高。比如,不少当地学者提出,希望能够更多了解中国和“一带一路”倡议,但是目前我们针对这些国家提供的有效信息和资料太少,获取渠道也不通畅。 为了促进“一带一路”和中印关系顺利发展,在以上认识的基础上,特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高度重视中印关系。中印是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目前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两个大国。中国和印度都追求多极的世界。在当前世界贸易战的阴影下,中印成为倡导自由贸易的旗手。中印双方在许多领域有共同利益,需要双方从大局出发,强化合作,管控分歧,以更广泛的交流协商机制增强战略互信。 第二,充分认识和理解印度的大国地位追求。印度的两大政党———国大党和人民党都坚信并且坚称:印度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是一个正在崛起中的大国。他们认为在即将到来的世纪里,印度将扮演一个伟大的角色。①作为人口对等、发展潜力巨大的近邻,中国应当充分认识理解印度诉求背后的历史文化、战略区位、政治经济考虑,保持尊重的态度对待这个巨大的国家。 第三,在印度周边国家和地区推进实施“一带一路”项目时,注意征求和听取印方意见。由于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的深刻阴影,印度对中国缺乏战略信任,戒备心态同时可见于政府和民间,这不是短时间能改变的,也使得跟中国打交道成为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印度对于“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关切势必使其始终把中国在其周边的合作项目看成“威胁”而不仅仅是“机遇”。涉及主权争议的中巴经济走廊不仅是“一带一路”的一部分而且是其旗舰项目,印度的态度尤其强烈。在这种情况下,中方在印度加强释疑解惑的工作十分必要。 第四,创新“一带一路”合作机制,加强和发挥多边机制作用。印度担心自己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弱小跟班或随从。既想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又想享有“大国”待遇、高于其他合作伙伴的尊严和面子。推进中印合作,需要了解印度的心态,可以采取更加灵活的方式和形式,要大力推动和完善多边机制体制。可利用已有的多边机制如上合组织和金砖四国,或者让“一带一路”工程与印度参与的其他工程在互补的基础上合作。 第五,切实改进“一带一路”项目的运作方式。(1)涉及多边关系的项目尽量在事先与多国集体磋商,注意避免变成中国与工程所在国的双边协议。因为所提供产品的国际公共产品的性质,其他国家也将直接、非直接地使用。多边参与和多边受益,不仅对当地是好事,对中国也是好事,只有这样才是可持续的。(2)中国要更多地考虑工程所在国的实际需求,而不是只考虑自己擅长的和所能提供的。(3)“一带一路”工程通常聚焦于政府层面,在推进项目的同时必须考虑工程环境、生态影响和民众态度。尤其是当地民众最关心自己从中得到了什么,付出了什么。加强沟通、宣传工作十分必要。(4)加强项目的科学论证,项目投资在考虑长远战略利益的同时,必须考虑金融上的可行性,减少盲目投资给国家和大批民营企业带来的巨量损失。 第六,加强人文交流,促进中印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深度合作。通过调研,我们认为随着经济技术硬实力的崛起,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是必然的。但是,面对当地社会尤其是学术界舆论界的误解乃至敌意,仅仅靠扩大硬实力促进“一带一路”合作是不够的,进行符合当地民众心理的客观解释是必需的、急迫的。人文学术交流可以作为“切入口”,促进人文领域互联互通,在强化对外传播、主导热点议题、争取支持力量、提供企业咨询等方面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拓宽思维,在大外交、大统战和大外宣的背景下去考虑如何发挥人文学术活动的作用,同时改善体制机制,锻炼学者的“学术外交”本领。 (1)把人文学术交流工作作为中印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扩大人文学术交流、发挥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在增强对外传播能力方面的作用,可进一步拓宽思维,创新方式。比如,组织国内学术机构编写更具地区针对性的“白皮书”和通俗读本,面向海外不同社会阶层,对“一带一路”进行说明和解释,以多语种向国外发行;加快中国学术成果、特别是研究中国问题的经典学术成果的外译工作;建设面向海外受众的“一带一路”综合资料文献数据库,在中国驻外使馆官方网站上提供免费查阅和下载服务;设立以宣传影响力为评价标准的“一带一路”研究专项课题,项目最终成果应要求部分或全部在国际学术刊物或主流媒体上发表;设立“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专项课题,邀请海外、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学术机构和学者参与,将他们在国际/本国学术刊物和主流媒体上发表研究成果纳入课题评价标准;鼓励受聘于国内学术机构的海外学者在国际学术刊物和主流媒体上为“一带一路”发声,对他们合理的、建设性的批评意见持宽容态度,对罔顾事实有意抹黑的言论则追究责任。这些工作既可以便利和拓宽和便利对外传播,又可以通过对外学术合作来争取海外学界和智库、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学者的理解和支持。 (2)改善和创新学术管理机制,鼓励学者“迈出去、走进去、待下去”。学术界是重要的“二轨”外交力量,建议外交部牵头,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在从事“一带一路”研究的国内学术机构中精选出一些研究和社交能力俱佳的学者,各驻外使馆为他们在当地的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力争最后培养出一批学术功底深厚、熟悉当地情况、社会关系广泛的学者。建议扩大海外研究中心建设,鼓励中国学者长期持续开展当地情况的跟踪调查,及时反馈当地学术界和媒体的动态。同时,国家外事、宣传、统战和安全等部门要支持海外学术研究机构开展更加广泛深入的合作,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形成对外工作的合力和“大外交”格局。 (3)加强学术研究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的应用性和针对性。“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人文环境复杂,社会公平、人权、环保、宗教和谐、非政府组织等热点问题多,如果应对不当,会影响到“一带一路”项目的顺利推进。目前国内从事“一带一路”相关研究的学科,以国际政治、经贸研究和区域研究为主,多走“上层路线”。虽然项目可以开展,但对当地民众解释不够,很难得到更大范围的社会支持。迫切需要多学科的学者开展学术工作加以弥补。相对于媒体、经济等学科的专家泛泛而论的一般大道理,关注这些社会人文热点问题的学科,如人类学、社会学和民族学等学科的参与度还不深,长期在当地从事田野调查的中国学者更是屈指可数。我们认为很有必要的是,相关部门大力引导这些学科的学术机构和学者将相关研究重心转向“一带一路”区域和国家,特别要鼓励他们从事长期的田野调查工作,接触当地政府、工会、行会、宗教团体和环保组织,获取基层社会的第一手信息,建立良好社会关系。同时,鼓励国内学术机构/智库与中国企业建立“一带一路”合作平台机制,为企业进入当地社会、开展经济生产活动提供评估、咨询和建议,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持续性的智力支持。此类平台机制还可邀请“一带一路”国家的学术机构、智库和学者参与合作。条件成熟后可依托中国驻外商业/企业协会或当地的学术/民间组织,在这些国家设立实体机构,采取商业化运作模式,降低政治敏感性,形成自我发展的良好机制。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