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民族学 > 民族史学 >

美国“民族史学”发展历程:回溯、反思与展望(3)

http://www.newdu.com 2020-02-12 《思想战线》2020年第1期 刘海涛 参加讨论

    二、美国“民族史学”的初步展望
    (一)从ethnohistory期刊新近发展情况来看
    由于ethnohistory期刊是美国“民族史学”学会(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Ethnohistory)的官方期刊,因此该期刊的发展动态(尤其是它所刊载的实证研究类文章的变化),对于美国“民族史学“的未来发展而言,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可以说,ethnohistory期刊新近的发展情况,是展望美国“民族史学”发展趋势的一个重要窗口。
    ethnohistory期刊自1954年创刊以来,至2007年底已经发行了54卷(每年出版1卷,从未中断)。在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之中,它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色。在创刊之初(20世纪五六十年代),刊载的实证研究类文章,多以北美土著为研究对象,文章作者多以民族学人类学家为主。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研究范围逐步拓展,世界各地的土著逐渐被纳入研究视野;作者也不再限于人类学家,考古学家、历史学家,其他有关学科的研究人员也加盟其中;研究主题也越来越多样和混杂,但多聚焦在“他者”文化方面;研究方法也渐以跨学科混合方法为主进入新世纪以来,它所刊载的实证研究类文章,在保持原有的多样化风格的同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集中化,即展示出了“多样化中的集中化”“多样化与集中化并存”的发展态势。
    从1954年(创刊)~1985年,有5期刊发了专题研讨会的部分论文集。从1986年开始,出现了专刊研究,但直到1997年,只有5期属于这种类型。即,从1954年(创刊)~1997年44卷之中,包括刊发专题研讨会的部分论文集在内,总共才有10期刊载了专刊研究。但是,自20世纪末以来,专刊研究明显增多,所涉及的研究范围、研究主题、学科领域显示出了“多样化中的集中化”特征。
    自1998~2007年10卷之中,就有13期专刊研究。1998年怀特海德在首次担任ethnohistory期刊主编时,指出该期刊会一如既往地奉行其编辑政策,在北美地区反映该期刊的传统力量。同时他认为,从编辑的角度来看,该刊物将更为开放,会涉及“民族史学”材料的理论讨论和跨文化讨论,将扩展研究和读者的范围,鼓励北美之外其他地区的研究,承认“民族史学”更为广泛的学科范围,鼓励其他学科的加盟(包括与“民族史学”有关联的学科,如人类学、地理学、历史学、艺术史、文学研究、考古学等等),也更加欢迎和乐于发行关于特殊主题或地区的专刊研究。
    自1999年第4期开始,专刊研究逐渐增多。该期专门从“民族史学”的观点,讨论了战争和暴力问题。在该期中,多样的文章围绕一个主题被编成一组,由此扩展了单篇文章的学术价值。并不是所有的讨论都是由作者或者编辑有意安排的,但是这些文章在研究主题方面的一致性,可以得到认可并激发更多的评论和兴趣此外,该期还开始计划了“新几内亚的千禧年信仰”“殖民地委内瑞拉的‘民族史学’”“超越庄园”等有待将来专刊发行的主题。
    2000年第1期是专刊,集中对新几内亚地区的千禧年倒计时现象进行了研究;2000年第3~4期从人类学、考古学和历史学的综合角度,专刊研究了委内瑞拉的殖民转换问题。
    2001年第1~2期,专刊对马达加斯加历史进行了研究,展示了历史学和人类学之间旧有的细微差别,以及“传统”和“现代性”等类概念是如何中断的。以马达加斯加历史和当代社会和文化为基础,这些文章反映了马达加斯加岛广阔的地理空间,展示了除了欧洲殖民主义之外的很多影响因素。同时,这些文章还明确表示了与旧有的“何为历史”等观念之间的断裂。更有意义的是,一些本地的马达加斯加学者加盟其中,一些马达加斯加历史资源得以开发利用。
    2002年第1期是专刊,强调了地理学、人口统计学、制图技术、考古学等与“民族史学”分析密切相关的学科和方法在研究中的作川。这些研究,呈现出了文化上的特色,在解释有关人类环境的文化知识上鼓励整体分析,并以之来整合过去的研究;有些研究,还重构了人口发展的过去;还有研究揭示了“民族史学”研究与人口统计学之间的密切关联及意义。这三类研究,都涉及了考古学问题,都意识到了考古学在研究过去中的重要性,由此,考古学方法成为这些有关过去之研究中的重要补充方法。
    2002年第2期也是专刊,集中研究了加勒比海盆地地区。这些研究,既属于考古学性质、也属于历史学性质,也镶嵌在近来流行的有关该地区的地方认同的脉络之中。这种纯地理学意义上的强调,使以文化和历史术语为基础的跨地区比较成为可能。这些从跨加勒比海地区遴选出来的著作,倾向于鼓励研究主题和方法论上的进一步整合。
    2002年第3期又是专刊,研究地域集中在亚马逊河盆地和安第斯山脉地区,研究主题主要为非族群意义上(秘鲁农民)的“民族史学”(Unetlhnic Ethnohistory)、玻利维亚乡村的法律“民族史学”(Legal Ethnohistory)。
    2003年第1期专刊,集中对中美洲乡村地区庄园之外的土地关系与社会经济变化进行研究,对墨西哥及其周边地区的庄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反思。从中可以发现,这些庄园,无论在规模上、还是运作上更为丰富,在族群特性上也更为复杂,在经济角色上也更为多样。文章中多含历史脉络分析,证明了将考古学资源、历史学资源、民族志资源整合在一起的重要性,为历史中的庄园研究展示了一种新的维度。
    2003年第3期专刊集中对土著族群与旅游的主题进行了研究。地理学、历史学、人类学、文学研究对“民族史学”有很多助益,跨学科是“民族史学”的特色。近来,这些学科领域都关注了旅游主题,显示出了旅游既不是一个眼前的现象,也不是一种边缘化活动。相反,它是殖民主义探险的扩展,也是文化过程中的一部分。作为文化活动,旅游与民族学范畴和类型的产物相一致。早在民族学兴起之初,就使用了旅行家们留下的笔记材料,在20世纪则引发了旅游者的概念以替代旅行家。由此,以照片、旅行见闻讲演、旅游指南、旅游纪念品形式出现的早期旅游文化产品,有时就成为土著族群文化复兴的基础。因此,旅游的历史,对于更好地理解当代民族学现象中的文化政治学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理解土著的文化再造运动也具有重要价值。本期中的文章,立足北美,对这些有关问题做出了原创意义上的贡献。
    2005年第1期专刊集中研究了太平洋地区的历史制作(history making),由此还引发了对民族国家主义(nationalism)、民族国家制作(nation making),全球化和现代性碰撞、以及在这种话语体系之中性别的含义。通过这些研究,民族志理解在历史解释中的中心性变得越来越明显。这些研究,也清晰证实了历史研究的核心问题源自“在历史和当代行动中来界定身份”的日常生活。
    2006年第1期专刊把图尔卡纳人作为东非的殖民肖像(Colonial Icon),从当地人的观点对它的文化及变迁进行了集中研究。
    2007年第1则专刊集中研究了性遭遇(sex cneounters)和性分裂(sex collisions)——殖民中美洲(Colonial Mesoamerica)中的性选择(alternative sexualities)问题。这些研究证实了,无论是研究方法还是理论框架,对于指导历史学和人类学研究而言,“民族史学”都是重要的。依靠把传统的历史编纂方法和理论框架的洞察力结合起来,对南美殖民地过去几十年中的性别与性展开更为广泛的研究,揭示了性、权力、愿望之间的关系,揭示了这些关系是如何在身体控制制度、性表达和性压抑中展示的。对“民族史学”而言,性主题是很重要的。欧洲和北美广泛讨论的社会政策、后殖民情境之中的全球化经济,都与性别角色的变化、逐渐浮现的性经济、性表达的方式、尤其与婚姻的现况、离婚的流行息息相关。对此若要更好的把握,需要理解人类有关性方面的历史和文化的多样性。因此,“民族史学”在性主题方面将大有可为。
    2007年第4期专刊集中对处于帝国时代和帝国之间的美国西部印第安人的过去(重点对他们的起源)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不仅加深了对土著的理解,认识到他们复杂的一面及与西方的多重联系,同时,也使北美族群神话中的沙文主义黯淡无光,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提供了有益的纠正。
    由上观之,20世纪末以来刊出的ethnohistory期刊,随着专刊研究的增多,在保持原有的多样化、开放性和包容性等风格特点——“研究地域广泛分散,涵盖众多学科和主题”——的同时,有向集中化方向发展的需求,即表现出了“多样化中的集中化”的发展态势。ethnohistory期刊的这种新的发展动向,折射出了新世纪美国“民族史学”的新变化,代表着美国“民族史学”的一种重要发展趋势。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学
历史故事
中国史
中国古代史
世界史
中国近代史
考古学
中国现代史
神话故事
民族学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民间说史
历史名人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