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事关和谐民族关系构建的重要问题。利益分配论、价值规范论与认同论成为当前学界讨论这一主题的基本范畴。民族作为一种社会群体的存在形式,是共同体意识得以形成并传播的主要载体;民族心态秩序是民族在既有价值规范体系下较为稳定的群体心理状态,是民族情感的集中反映。从“期望状态”、“族际互动”和“适应策略”方面考量民族情感建设,以合理的情感唤醒构建积极的民族心态秩序,促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宏观价值导向实现与民族心理认同的有效对接,无疑是这一主题研究中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民族心态秩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社会心理;民族认同 【作者简介】龙金菊,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民族政治学专业博士研究生,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政治与民族地区公共治理;高鹏怀,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民族地区公共治理。 【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健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研究”(18JZD054)、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教育学”(黔教科研发〔2017〕85号)阶段性成果。 全球化与现代性发展给世界政治秩序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时值世界秩序“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时期,传统意义上的世界秩序不堪重负和撕扯,种种矛盾和冲突频发。民族因素是世界秩序变动中的重要元素,由于不同文明的差异性存在,各地民族情感表达风格各异,甚至在被唤醒中夸张变形,由此,民族情感及心态秩序问题成为学界研究所关注的焦点,也成为审视民族问题的原因。党的十九大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强调,成为当下我国民族政治体系构建中的重要问题。从其基本逻辑排位来讲,“铸牢”是重心,“中华民族”是载体,“共同体”是历史方位,而“意识”是理解其内涵及价值导向的关键,也是掌握并渗透这一概念的核心维度。因此,不能忽视“意识”作为“反映现实的心理现象的总体”的本质特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质上就是基于“中华民族”这一历史性载体之上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型塑“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过程。因此,回归“意识”的心理属性,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中梳理民族心态秩序形成的基本机理,是本研究的重要一环。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路径研究的基本范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际上是一个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高度叠合的概念。其理论意义侧重于关注共同体意识如何形成?凝聚力作用将如何得以体现?对此,学者们研究的关注点更多在于从中华民族的历史观、传统文化观来强调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存在的合理性。党的十九大之后,其实践意义偏向更加凸显,旨在于强调如何通过具体的路径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且使之在民族关系的和谐构建中更好地发挥价值导向作用。不管是基于理论意义还是实践意义的强调,多面向视角是绝大多数研究者的选择。从总体内容而言,笔者侧重于从利益、价值和认同三个面向进行梳理和分析。 (一)利益分配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切入点的把握 共同体意识得以形成的前提在于主体性视角下的“自我认同”,这种认同往往离不开基于利益分配上的心理评估。马克思在“精神”和“群众”的相关论述中强调了利益对人们思想形成的重要性,认为“‘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对于人类共同生活与交往行为而言,这一经典论述给我们带来了很大的启发。就现行体制来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无疑成为学界观测我国民族政策运行及解决民族问题的主要制度依据。那么在此基本制度实际运行中如何兼顾少数民族地区的整体性发展,并且从诸多优惠政策的扶持中使少数民族地区人民享受到基本的生活权益,无疑成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基本线索。由此可见,利益分配论在民族交往与社会活动中占据了基础性的地位。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路径探索与研究中,诸多学者都响应了此逻辑,一致呼吁要重视民族地区的社会经济建设,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从经济利益提升与维护上增强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比如,有学者提出“国家认同构建必须以民族利益作为基石”,要“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构筑国家认同的物质根基”,充分肯定“经济利益从深层驱动着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态的认同”。学界的这些强调都符合“物质决定论”的基本逻辑,具有学理上的合理性。李峻石在《何故为敌》中详细论证了“族群多元化并不是战争的原因”,他举例说明索马里文化最为同质,但冲突不断;而肯尼亚具有29种语言和不同族群,却一直相对稳定。他进一步分析真正的冲突主要来源于资源的竞争。因此,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讨论与路径选择中,我们不仅需要以正确的认知态度面对民族间的文化差异,更需要敏锐地发现民族文化差异背后蕴含的政治、经济发展诉求,把理性选择作为一个建构性、动态性的问题看待,并且以适宜的方式把国家意识巧妙地根植于人民理性选择的过程之中,这样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讨论可能才会更加接近理想的境界。 (二)价值规范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力点的厘定 价值规范即价值型塑的过程,价值规范往往“以特定的价值预设为逻辑起点和行动前提,传导出对社会成员的,以共同利益为取向的行为期待与约束”。价值规范是共同体意识得以形成的重要基础。哈贝马斯指出:“一种社会世界是由一种规范的关系组成的”,“在规范上,与一定范围的规范接受人联系起来时,才能变成合法的行动动机。然后,成员们才会相互期望,他们中的每一个人以相应的状况,按照规范上对所有规范接受人所规定的价值,确定自己的行动”。就此意义而言,价值规范赋予个体以足够的选择空间并以特定的期望赋值使人们在规范的行动中不至于失序。价值规范是共同体秩序得以构建的关键。涂尔干对共同体赋予了一个更高层次的意识,即“集体意识”,他认为“集体意识超然于和凌驾于个体的和局部的偶然性之上……在任何时候,它都包容了所有已知的实在;正因为如此,唯有它才能为心灵提供可以适用于事物总体的模式,并使这些事物具有被理解的可能性”。在一个价值多元的时代,这些理论为我们讨论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就我国具体的族情来看,价值规范旨在调和民族之间存在的价值偏差,同时化解过度迷信政治权威时可能造成的心理抵触,最终形成具有较高层次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当前在价值规范的具体方式与着力点上,学者们遵循“民族团结教育”的路径依赖,认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以此促使中华民族凝聚力的获得。在具体场域方面集中于民族地区与高校的讨论;具体的教育对象则集中于大学生与青年群体。总体而言,民族团结教育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着力点,这就要求全社会依托特定的方式,充分利用中华民族文化资源建设新的有利于民族团结的知识体系,以增生中华民族的内生性力量,形成适宜时代发展的民族自觉。而在民族自觉的形成过程中,离不开民族心态秩序的构建过程。 (三)认同论: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落脚点的强调 认同政治强调“承认谁?反对谁?”的最直接表现就是依托于“情感”对历史记忆的调适,以形成新的心理认同。从词源上讲,“认同”(identity)一词起源于拉丁文的“idem”,关注的是身心二元如何形成一个统一主体。当认同进入特定语义场的时候,比如民族认同、国家认同、身份认同等,更能体现出认同总是指向于个体对不同群体归属感的获得及一致性的确认。其中身份认同是认同得以确立的核心。事实上,身份认同“并不是永久地固定在某一个本质化的过去,而是处于不断的历史、文化与权力的游戏之中”。因此,认同本身是一个依赖于情境性动态发展的过程,也是“自我”与“他者”在相对性中得以身份构建的关键,是共同体意识讨论的核心内容。就中华民族认同而言,20世纪90年代,萧君和等人对“中华学”的讨论,无疑是从文化共识的层面着手,型塑中华民族认同的开始,之后在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平衡中,费孝通先生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论断奠定了认同论的基调。当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主题上,认同论同样占据了学界讨论的主流,集中体现于历史认同、文化认同、政治认同、国家认同、经济认同、利益认同、命运认同几个面向以及对中央提出的“五个认同”的解读。实际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就是一种认同整合的过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对历史上中华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往交流交融的认同,是对56个民族同呼吸、共患难,‘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的认同,核心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可见,认同论一方面呈现了中华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历史传承与延续;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对多民族国家建设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期许。总体而言,认同作为对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延续性的承认,无疑为新时代民族心态秩序构建与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心理基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