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民族学 > 语言文字 >

民族交融视域下的语言使用与身份认同(3)

http://www.newdu.com 2020-03-06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 王浩宇 参加讨论

    三、对语言发展“马太效应”的回应
    理论上,语言是一种集体化的“商品”,共享和使用的人数越多,工具价值也就越大。例如英语在全球范围内的使用与传播,已经使其成为商贸、科技、医疗、金融、教育等多个领域中使用功能最强、经济效益最明显的世界性语言。在国家通用语越来越普及、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的中国社会,语言使用的“马太效应”未来会如何影响民族语言的发展?民族成员对本族语的认同是否会因此而受到削弱?少数民族的身份认同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语言发展的“马太效应”的确对语言工具价值的改变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语言与升学、求职、技能获取、社会流动等一系列问题密切相关,在某些情况下,语言还可以作为文化资本或经济资本维系与再生产某种社会结构。不过,在“马太效应”的催生下,一方面,强势语言的使用功能越来越强;另一方面人们对民族语言文化的认同感反而有愈发增强之势。可以说,这种语言发展过程中的二元机制本身就在维系着语言人对民族语言的认同与使用。事实证明,伴随着全球化和现代化在世界各个地区的蔓延,语言与认同的关系实际上变得更加紧密了。语言对身份认同的构建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将人们对世界的经验抽象化,使得语言人形成了对自我和他者的概念。在一个不同文化群体接触日益频繁的时代,无论从语言的功能意义,还是从象征意义上看,人们在与其他民族或族群相互对话和交流的过程中,反而越来越不可能中止其对本族语的认同。
    另外,少数民族转用或兼用国家通用语在身份认同方面已体现出较强的嵌套性或多元性特征。在少数民族语言发挥基本社会认同功能的同时,转用或兼用国家通用语已不完全是一种工具性实践,同时也带有文化融合与民族融合的特点。值得指出的是,正如C家庭的个案表明,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下,少数民族学习和使用国家通用语,是为了更好地与外界交流,更加便利地学习先进技术,对于促进文化自觉、提升文化自信以及推进本族语的传承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正因如此,在面对当前民族语言的发展和传承以及民族语言与国家通用语的关系问题上,人们需要更多的理性思考。一方面,我们必须充分理解语言多样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客观看待并尊重多语并存并用的社会局面。另一方面,积极学习与推广使用国家通用语,不仅是推动少数民族个体社会流动和少数民族群体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增强少数民族国家意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举措。
    注释:
    ①参见John E.Joseph.Language and Identity:National,Ethnic,Religious.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m,2004,P41-42.
    ②数据由当地公安机关提供。
    ③表格数据源自笔者在天祝县进行的实地调查,调查采用立意抽样、偶遇抽样、定额抽样等非概率抽样方式,在该县的西大滩、天堂及抓喜秀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乡镇中共发放问卷585份,回收有效问卷466份。
    ④戴庆厦认为,使用“强势语言”和“弱势语言”的名称,是为了区分语言功能的大小,是属于社会语言学的概念,与语言结构特点的差异无关,因而丝毫不含有轻视弱势语言的意味。
    ⑤当前,国内学界已有学者提出,“汉语”一词的提法并不准确,容易引起误读,建议使用“国家通用语”之称。笔者赞同这一观点。
    ⑥特指“绵羊”。
    ⑦“羊”的统称。
    ⑧特指“山羊(肉)”。
    ⑨传统藏族家庭使用的一种专门用来装鲜牛奶的桶。
    ⑩西北方言的一种。
    (11)笔者曾就“天祝人”身份认同情况进行调查。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式,在天祝县县城华藏寺镇发放问卷180份左右,回收有效问卷137份,被访者均为藏族。
    (12)这对于我们思考如何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无疑有一定启示。
    参考文献:
    [1]韩礼德.语言与社会[M].苗兴伟,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65.
    [2]Teresa L,Ofelia Zepeda.Region and Language Perspectives of Amerindians[C]//Joshua A Fishman.Handbook of Language and Ethnic Identi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205.
    [3]诺姆·乔姆斯基.语言与心智(第三版)[M].熊仲儒,张孝荣,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76.
    [4]Joshua A Fishman.Concluding Comments[C]//Joshua A.Fishman.Handbook of Language and Ethnic Identi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451.
    [5]Appel R,P Muysken.Language Contact and Bilingualism[M].London:Arnold,1987:15.
    [6]William Safran.Nationalism and Language as Independent and Insufficiently Related Variables[C]//Joshua A Fishman.Handbook of Language and Ethnic Identity.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7]H Giles,P Johnson.Ethnolinguistic Identity Theory:A Social Psychological Approach to Language Maintenance[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Sociology of Language,1987,68(3):122-143.
    [8]何俊芳.语言人类学教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5:89.
    [9]Horowitz Donald.Ethnic Groups in Conflict[M].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85:16.
    [10]丹尼斯·埃杰.语言规划与语言政策的驱动过程[M].吴志杰,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4:40.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