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构建逻辑 从过程论的角度来说,一套话语体系包括话语生产、话语传播、话语认同和话语检验等过程。话语生产过程主要涉及话语构建的目的、话语的理论来源、话语与社会实践的互动关系、话语主体之间的互动关系;话语传播主要涉及话语从主体到客体的传播形式和传播过程;话语认同主要涉及话语传播的效果,即能否内化为话语客体的心理结构;话语检验主要涉及话语的有效性,即话语能否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也包含话语生产、话语传播、话语认同和话语检验等过程。在这些过程中,话语随着国内外环境的变化、民族工作重心的转移和民族观念的变迁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尽管话语出于变动不居的状态,但可以从话语变迁中找到话语构建的基本逻辑。 (一)话语生产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逻辑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生产以明确的问题意识为出发点,以具有可操作性的现实指向为落脚点。中国作为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家,化解民族与国家的张力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概念提出的深层次原因。对于中国共产党而言,“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构建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提高党的执政合法性和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寻求价值认同和思想资源,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话语支持。当然,每个阶段中国共产党面临的民族问题和目标任务有差异,因此构建的话语也有差别。比如,从《人民日报》的检索结果来看,2009年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出现的频率明显提高。2009年7月8日,《人民日报》发文重申民族团结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重要性:“中华民族是一个血脉相通的共同体,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族人民密切交往、相互依存、休戚与共,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一周后,《人民日报》刊文强调,有了中华民族这个大家,56个民族才能各美其美、共生共荣,突出国家统一的重要性。随后,《人民日报》再一次刊文提出,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新疆多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推动了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频繁出现可能与当时局部地区出现破坏民族关系的事件有关,党需要及时发声。这一时段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主要在反对民族分裂的语境中使用,强调各个民族的相互依存关系和国家统一的前提。 2008年和2009年局部地区出现破坏民族关系的事件,引发了学界和社会各界对中国民族问题的讨论。 有些人把多民族视为包袱,将民族问题污名化;有些人对中华民族的性质、特征、结构等的认识模糊不清,把汉族等同于中华民族,将汉文化等同于中华文化;有些人将中华民族与各民族对立起来,否定中华民族的实体地位;甚至有些人质疑和否定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理论,提出取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于这些模糊认识乃至错误观点,中国共产党必须及时予以回应,加以厘清。2014年9月,党中央审时度势召开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深刻阐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属性及其优势,全方位论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历史、现实和未来。这次会议详细阐述了“多”和“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强调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一”是主线和方向,中华民族和各民族是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这一时段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不仅有效回应了学界和社会各界的争论,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而且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背景下强调各民族的共同性与一致性,有效推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生产遵循着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逻辑。 (二)话语传播从学术到政治再到大众的延展逻辑 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萌芽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但正式提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学术话语的推动,即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直接影响。中国共产党在吸收相关学术话语资源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执政目标和执政逻辑,不断丰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内涵。中国共产党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费孝通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体现了学术与政治的良好互动关系。随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完善的传播机制将这一话语扩散到社会各个领域,使“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得到普及和践行。中国共产党使用“中华民族大家庭及其成员”“像石榴籽紧紧抱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等大众喜闻乐见的话语表达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涵和特点,实现政治话语与大众话语的有机融合统一,使抽象的政治话语转变为具象化的大众话语。比如,2009年10月《人民日报》刊发原国家民委副主任吴仕民的《民族团结柱随想》一文,文中提出56根民族团结柱使“人们不难从中品味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意蕴”;深刻阐述各民族文字的平等有利于体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包容性,“中国文字博物馆将少数民族文字和汉字一视同仁、平等对待,弘扬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包容性和内聚力”;从遗传学的角度来证实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通过分析和比对,发现汉族的肤纹特征表现了很强的民族杂合性,进一步证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从考古的角度证明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指出良渚遗址“为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发展特征提供了最完整、最重要的考古学物证”。这些话语从多角度阐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涵和特征,为塑造人们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观念提供了“媒介”。《人民日报》甚至在外交场合中也使用了多元一体话语,2016年5月时任中宣部副部长崔玉英出席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行”开幕式致辞中提出,“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行”活动将向意大利展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魅力,增进中意两国人民的相互了解与友谊。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立足国情、面向公众,积极向大众传播“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从而掌握话语主导权,使民众对中华民族的认知更为清晰全面,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 (三)话语内涵从单一到复合的发展逻辑 随着党和国家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变化,旧的话语在新的语境下加入新的内涵。第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最初是在民族团结的语境下,陈述中华民族与各民族的现实结构关系。这主要体现在20世纪90年代至2005年第三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这一时期。第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随后强调“历史基因”,认为历史上的中华民族就已形成多元一体的格局,即中华民族的历史和现实都是多元一体的结构。第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内涵再一次得到丰富,阐述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形成的历史条件,即历史上形成自成一体的地理单元、“五方之民共天下”的大一统理念、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相互依赖的经济关系、救亡图存的共同命运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形成条件。第四,丰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中“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一体化是中国多民族国家保持国家统一稳定的内在要求,多元性则是特性,是要素和动力,一体并不是单一化和同质化,而是基于和而不同理念形成的“美美与共”。第五,丰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中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的关系,经过近代共同抵御外辱血火淬炼,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突出各民族是骨肉兄弟,有共同的目标和方向。第六,话语从强调中华民族大团结到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认同,着重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内涵愈发丰富和完善,话语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注入新的内容,话语的继承性和创新性共存,使话语更具解释力和感染力。 四、结语 中国共产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虽然没有正式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话语,但隐含的观念就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20世纪90年代学界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后引起了中国共产党的重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散见于《人民日报》中。21世纪初,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正式使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但话语的内涵是模糊的。随后,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内涵愈发丰富,话语表达的意义愈发完善。2014年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系统地阐述,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成熟定型。中国共产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构建遵循了话语生产始终以问题为导向的实践逻辑,话语构建具有明确的现实指向性;话语传播是从学术话语中借鉴而来,并通过社会化渠道将这一话语转化成大众话语;话语的内涵从单一走向复合,逐渐丰富和完善。中国共产党构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话语的历史进程中启发我们:只有将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优势转变为话语优势,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华民族话语体系,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更具说服力、感召力和亲和力,才能赢得中华民族成员的支持和认同。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4). [2] 史金波.“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的形成背景和当代价值[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5). [3] 杨文炯.理解现代民族国家的中国范式——费孝通先生“多元一体”理论的现代价值[J].青海民族研究,2018(2). [4] 徐杰舜.结构与过程:再论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1). [5] 于风政.论中华民族建设的主线与方向——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再思考[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 [6] 常士訚.当代中国多元一体格局的转变与族际政治整合建设[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2). [7] 王希恩.再倡“多元一体主义”[J].学术界,2018(8). [8] 王希恩.从多元文化主义到多元一体主义的思考[J].世界民族,2013(5). [9] 宋健林.论意识形态话语的形成、发展与式微[J].探索,2018(3). [10] 青觉,赵超.一体之下的多元平等: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的中华民族话语构建[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9(1). [11] 郑庆东.费孝通提出新观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国内外专家学者聚会北京作进一步研讨[N].人民日报,1990-05-18(3). [12] 闻边.汉语文学和中华文学[N].人民日报,1992-10-08(5). [13] 李际均.祖国统一高于一切[N].人民日报,1997-06-26(9). [14] 张博泉.《金代文学论》简评[N].人民日报,1998-07-24(10). [15] 江泽民.共同构筑面向新世纪的中美关系[N].人民日报,2000-09-09(1). [16] 李德洙.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N].人民日报,2004-06-01(9). [17] 胡锦涛.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5-28(1). [18] 胡振民.继承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N].人民日报,2005-09-06(10). [19] 刘延东.伟大的文化推进伟大的复兴[N].人民日报,2005-10-13(9). [20] 贾庆林.大力加强两岸文化教育交流建设两岸同胞共同精神家园[N].人民日报,2009-07-12(2). [21] 胡锦涛.在国务院第五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9-09-30(2). [22] 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8-03-21(2). [23] 吴仕民.民族团结柱随想[N].人民日报,2009-10-01(13). [24] 王有佳.56个民族一体获遗传学证明[N].人民日报,2010-01-29(12). [25] 王珏.将遗址价值传递给更多人(文化脉动)[N].人民日报,2018-01-25(19). [26] 韩秉宸.“感知中国—中国西部文化行”在米兰开幕[N].人民日报,2016-05-16(3).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