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

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理论 > 历史学 > 史学评议 >

关于概念史研究的几点思考

http://www.newdu.com 2020-05-09 《史学理论研究》2020年第 方维规 参加讨论

    提要:概念史是历史语义研究的著名范式,尤其是德国概念史模式享誉世界,备受推崇和借鉴。概念史方法在逐渐国际化的过程中,也在不断适应不同地域历史文化的研究取向,同时越来越显现出解决悬而未决的理论问题的迫切性。在中国新近的概念史实践中,量化分析较为常见。倘若忽视概念史方法的要领,很可能发现不了相关历史“真相”。另外值得关注的是概念史与新文化史的关系,二者有着不同的问题意识和追求。最后,概念之国际传输中的翻译困难是一个从来就有的难题。全球视野中的历史语义学是复杂的、跨地域的考析,是概念史国际化过程中极有意义的挑战。
    关键词:概念史 量化分析 新文化史 翻译难题
    作者简介:方维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
     
    1990年代是德国概念史开始走向世界之时,尤其是以科塞雷克(Reinhart Koselleck, 1923—2006)为代表的史学概念史播撒四方,引起很大反响。对科塞雷克的国际接受极大地推动了概念史的国际化。概念史代表作之一八卷本《历史基本概念——德国政治/社会语言历史辞典》(1972—1997)的研究模式能否在德国之外经受检验并得到运用,是(史学)经典概念史国际化的一个重要参数。概念史研究在诸多国际平台和国别项目的强劲势头,基本上都以科氏研究方法为坐标。
    世界上各种概念史实践,不只满足于移植德国的概念史范式,而是审慎地借鉴德国方法,新的思考也在不断渗入概念史追求,并从不同研究视角提出新的问题,概念史还在逐渐适应不同地域的语境。中国学界刚开始关注概念史之时,就有学者提出这一研究方法在中国的可行性问题。而我以为,尽管“橘逾淮而为枳”不可避免,但概念史探求是有意义的。迄今的不少研究成果,已能让人看到概念史方法在中国的孕育力。关键是要使之适应中国水土,让逾淮之橘生长出甘美之枳。
    近年来,概念史方法在中国学界越来越受到相关学者的关注,对具体概念的实证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尽管如此,不少人似乎对概念史的基本追求还只停留于概念;对于存在的问题,也不甚了了。因此,对不少方法论疑难问题的思考越来越显示出其迫切性,另有诸多概念史理论问题也有待进一步思考。本文仅从三个方面做一些简要论述。
    概念史与看似精确的量化分析
    有一种莫大的误会,想当然地把概念史化约为文字工作,以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概念史可依托于数据库的数据统计,从新名词或关键词在某个历史时期的出现频率来判断概念的产生、发展和流行程度,由此辨别其重要性。这种做法看似精确,但很容易引发诟病和非难,把它同计量史学相勾连。毋庸置疑,借助数据库检索,极大地方便了资料的披览,能够快捷地获取相关数据,极大地提高了研究效率。然而,这只是研究工作的第一步,即材料的收集,与从前做卡片没有质的区别。换言之,数据库只是辅助工具,尽管它的效用大大超越了卡片功能,但也不是“非我莫能为也”。
    在历史语义学领域,依靠电脑的技术支持和统计方法,早已见于法国圣克劳高师的“政治词汇实验室”所发展的“词语统计学”,即借助电脑来对“18世纪与法国大革命”的政治词汇进行量化研究。在汉语历史语义学领域,金观涛、刘青峰自1997年着手创建的“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具有开创意义,他们后来在中国台湾政治大学“中国近现代思想及文学史专业数据库,1830—1930”的基础上,持续开展数字人文学探索,即追求人文研究与数字方法(词汇检索和分布统计)的结合。应该说,随着电脑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改进的统计方法,数据库的能量已经今非昔比,其搜索和处理资料的优势也使实证研究颇为受益。然而,若以为仅依托于庞大数据库就能从事历史语义学研究,那只能是幻想。中心概念的设定和对概念架构及概念网络的探索,特别是对数据的解析,绝非电脑本身能够处理的,分析和提炼才是重中之重。冯天瑜的《“封建”考论》(2006)和黄兴涛的《重塑中华:近代中国“中华民族”观念研究》(2017),在这方面可谓深得要领。
    计量史学之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即过度依赖电脑,企图通过计量资料来发现和验证历史,以显示客观性和精确性,仿佛电脑之外无他物。然而在人文科学中,仅堆积数据,将历史现象简化为具体指标,往往反而不客观、不可信,这就可能招致方法论上的质疑。若将概念史与计量法混为一谈,倚重词语的使用频次,罗列诸多图表,分析走势的曲线,很可能发现不了历史“真相”,甚至会把人引入歧途,得出似是而非的结论。殊不知一个概念或关键词的重要性或关键发展,常常不在于频繁使用,而是取决于被论辩、被争夺的强度,或在某个历史时期和关键时刻的多义性和争议性,或在观察和解释社会、政治状况时的不可或缺。而当这个概念已经“家喻户晓”,人云亦云,也就是达到走势图中的峰值时,只能表明其传播的深度和广度,却很可能已经失去锐气,无需多加思索,在很大程度上也已失去对概念史有用的认识价值。概念史关注的是一个(重要)概念的生成、常态或者非连续性、断裂和变化,关注变化的转折点、衔接点、关节点,而这些都是计量分析无法胜任的。很多历史现象,尤其是对人的心理和思想的研究,单靠计量是无能为力的,精神现象很难用数量来概括。要发现数据背后的深层含义及其多层次关联,不仅要披沙拣金,更需要历时和共时的宏观视野。
    我们应该看到,不少同概念史有关的问题尚未说清,一些关键点始终没有得到条分缕析。新近国际学界的方法论探讨,很少在根本上改变早已有之的观点。一直存在争议的问题,首先涉及概念史的研究对象(概念、含义、词语、术语),究竟何为词语和概念的关系?这个问题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为了确认概念、对立概念、相近概念、平行概念等,只要抓住主要词语就已足够?尽管某个词语因其汇聚了政治和社会语义的关联成分和语义关联从而成为概念,但是一个概念可能(在历史发展中)有多种表达亦即不同用词,并且“含义即用法”(维特根斯坦),这就不是单纯的统计数据和图表能够解决的问题。以现代汉语中对应西方相关概念的“民主”“经济”为例,曾有“不计其数”的理解、译词和用法。
    在概念史理论思考中,另有一些问题也至关紧要:何为确立语言和事物之间关系的前提条件?语言在多大程度上介入事物的塑形?如何在语言和概念介质中挖掘历史?概念史研究对象与隐喻和话语的关系又是什么?围绕《历史基本概念》而展开的一些方法论讨论,无疑比这套辞书中的条目更具启发性,可是科塞雷克晚年还是称之为纯粹的方法论争辩之沙丘,说他自己的研究受到“理论枷锁”的制约。显然,概念史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还不很明晰,不少概念史研究是实证研究,没有或几乎没有涉及其理论前提。有人认为,概念史的理论短板并没有改变的必要,理论缺陷甚至是其强项。注重实证的概念史并不需要出彩的纲领,而是踏实的考证。另有人以德国的哲学概念史[13卷《哲学历史辞典》(1971—2007)]为例,说它并未依托于特定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主要是在实践中摸索着找到了自己。还有一种主张是,不要恪守一种方法,而是汇总不同的方法实践。可是倡导多元方法,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放弃专门的概念史方法论思考。 (责任编辑:admin)
织梦二维码生成器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分隔线----------------------------
栏目列表
历史人物
历史故事
中国古代史
中国近代史
神话故事
中国现代史
世界历史
军史
佛教故事
文史百科
野史秘闻
历史解密
学术理论
历史名人
老照片
历史学
中国史
世界史
考古学
学科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