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结语 首先,中华民族的内涵与本质探讨解决了谁是中华民族的问题,目前的共识是中华民族包含了全体中国人。中华民族共同体则揭示了中华民族的结构特征,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要建构中华民族共同体实体,必然要培育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中华民族到中华民族共同体,再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是中华民族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一次质的飞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我们认为,将来的研究应该从微观、个体的视角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社会心理机制及其构建的路径与策略,更有助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的完善与发展。 其次,无论是在民族危亡之际,还是在中华民族和平崛起的当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目标,也即全体中国人的梦想——中国梦。由于历史背景不同,不同时代中华民族复兴的含义不一样,但就当前来看,中华民族的复兴是一个全面的复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国防等各个领域。因此,各相关学科应对各领域进行系统研究,制定具体发展计划和监测指标体系,为中华民族全面复兴奠定科学依据。 再次,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路径。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则是中华民族的根基,中华民族精神植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中。当前学者们关于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存在不同的观点,将来的研究应该进一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及其内在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奠定基础。正如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让中华文化展现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最后,从中华民族的研究主体来看,将来的研究应该加强研究者之间的合作,以及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此外,从学科视角来看,中华民族研究应该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涉及政治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民族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但是目前的研究大多来自民族学和人类学等学科,学科融合不足,将来的研究应该更加注重多学科研究,整合多学科的研究成果,构建完善的中华民族理论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