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南极老人星 寿星之所以以星为名,因为它原本就是一颗星。寿星一名老人星,即西方星图中的船底座α星(Canopusα),在猎户座和天狼星的下方(图1)。老人星非常明亮(视星等-0.72),为全天恒星中仅次于天狼星的第二大亮星。不过,老人星尽管明亮,但纬度甚低(当前赤纬为-52°41′44″),位置非常偏南,因此在北方中原地区很难见到,北方人一年之中只有有限的几天能看到它低低地升起于正南方的地平线上。由于地球自转的缘故,群星东升西落,纬度越低的星,其出入点也越偏南,老人星纬度甚低,故只能见于正南方,而不可能在其他方位出现,因此可以根据它出现的位置确定正南方,即南极,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个道理,故名之为“南极老人星”。《史记》对此有明确记载,《史记·天官书》云:“狼比地有大星,曰南极老人。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狼”指天狼星,老人星在天狼星下方,“狼比地”指老人星只能见于天狼星下方仅靠地平线的地方,只能出现于正南方,故曰“南极老人”;因为老人星即使升到最高点时,也高度甚低,在北方很不容易观察,故需要在不受近处建筑物遮挡的都城南郊,才能看到它,故曰“候之于南郊”;“老人见,治安;不见,兵起”,意味着古人相信老人星出现则老人健康长寿,天下太平安宁,而老人星消失不见或星光昏暗则被视为不祥之兆,可见古人已经将老人星视为祥瑞。古占星书《黄帝占》亦云:“老人星,一名寿星,色黄。明大而见,则主寿昌,老者康,天下安宁;其星微小,若不见,主不康,老者不强,有兵起。”《史记·封禅书》载,西汉元封二年冬,汉武帝“郊雍五帝,还,拜祝祠太一。赞飨曰:德星昭衍,厥维休祥。寿星仍出,渊耀光明。信星昭见,皇帝敬拜太祝之享”。汉武帝一生求仙问道,孜孜不倦,希望能得到长生不老药,因此对寿星格外留意,寿星平常难以见到,但元封元年寿星却接连出现(仍出),因此被汉武帝视为难得的吉兆,刻意禀报太一上帝。 老人星的出没规律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即只有在春、秋分前后出现。老人星的赤经(当前赤经为6h24m)恰好位于春分点(赤经0h)与秋分点(赤经12h)之间,这决定了老人星只有在每年的春、秋分前后,在太阳升起之前或降落之后才能看到。也就是说,春分前后,当黄昏之际日落西山时,老人星正好升起,秋分前后,在拂晓之际日出东方之前,老人星也正好升起,而在其他日期里,当老人星升起时,太阳或尚未降落,或已经升起,老人星的星光被阳光所掩而无法见到。正因为在北方中原地区,一年当中只有在春分黄昏和秋分拂晓这两个时间点才能看到老人星,因此,通过对老人星的观察,不仅可以据其所在方位定南极,作为空间的基准,还可以据其出现的时间判断春、秋分这两个重要的节气,作为观象治历的基准。正是由于注意到了老人星出没的这一规律性,所以古人非常关注对老人星的观察。由于在上古时期,老人星在秋分拂晓的可见性好于其在春分黄昏的可见性(这一点可由天文计算证明,图2),所以古人对老人星的观察常在秋分拂晓进行,故《史记·天官书》云:“南极老人……常以秋分时候之于南郊。” 三、寿星得名的缘由 实际上,老人星之得名为老人星或寿星,正与老人星只有在秋分前后可见有关。秋分正当秋收之际,古人于秋收之后,举行丰收庆典,并以新收获的谷物奉献天地群神和列祖列宗。《礼记·月令》云:“孟秋之月……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孟秋七月秋收之始,仲秋八月则为秋收正季,在秋收之前要先将收获的新谷献给祖庙,并请天子尝新。其实,真正的秋收庆典要在仲秋之后,那时候秋收结束,五谷归仓,农民们才有时间举行盛大的庆典,故《月令》云:“季秋之月……大飨帝,尝牺牲,告备于天子。”即在秋收结束的九月份将丰收的成果奉献给上帝群神,是为“尝”,即秋尝庆典。秋尝庆典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向群神和祖先祈求寿考,《诗经》中的秋尝之诗即可为证。 图2 老人星在从公元前2000年到公元元年春分日(3月21日)和秋分日(9月23日)内的可观测时长(假设观测者位于泰山)。 横轴表示年份。灰色区间是春分日和秋分日的可观测总时长均长于十分钟的年份(图表作者:刘牛)。 《小雅·信南山》云:“疆场翼翼,黍稷彧彧。曾孙之穑,以为酒食。畀我尸宾,寿考万年。”《鲁颂·閟宫》云:“秋而载尝,夏而楅衡。白牡骍刚,牺尊将将。毛炰胾羹,笾豆大房。万舞洋洋,孝孙有庆。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商颂·烈祖》云:“嗟嗟烈祖,有秩斯祜。……绥我眉寿,黄耇无疆。……自天降康,丰年穰穰。来假来飨,降福无疆。顾予烝尝,汤孙之将。”所述皆为秋收庆典,即秋尝,而均以向先祖群神祈求眉寿为主要诉求。 秋尝以祈寿,故在秋尝之际,古人会同时举行敬老之礼,《月令》云:“仲秋之月……养衰老,授几杖,行糜粥饮食。”即向老年人馈赠几案、拐杖、稀粥等,几案供其养体,拐杖为老人助步,稀粥则方便老人消化。汉代朝廷即正式颁布政令,推行仲秋养老的习俗,《后汉书·礼仪志》云:“仲秋之月,县道皆案户比民。年始七十者,授之以王杖,餔之糜粥。八十九十,礼有加赐。……是月也,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在秋分前后,全国各地要举行人口普查,对于年满七十的老人,要赐给朝廷颁发的拐杖和稀粥,八十、九十岁以上的老寿星,还有更多赏赐。《月令》的记载出自《吕氏春秋》,表明这种制度最晚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后汉书·礼仪志》说,在仲秋养老的同时,要“祀老人星于国都南郊老人庙”,说明古人确实把观察、祭祀老人星与养老风俗联系起来,并在都城南郊建有专门祭祀老人星的老人庙。 古人于仲秋之月举行秋尝祈寿和敬长养老之礼,而老人星恰于此时升起于南极,故此星被顺理成章地作为仲秋之月的标志而得名为老人星或寿星,这个低垂南天的明星因此成为长寿的象征,并化身为给人间带来不老仙丹的南极仙翁,从而世世代代受到渴望健康长寿的人们的崇拜。老人星升起的南极之山,因此也被视为不老仙丹之所在,被称为丹丘或丹穴,于是才有了《楚辞·远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旧乡”的诗句,南方的丹穴成了羽化升仙的仙人居住的不死之乡,成了修炼长生术的道士们向往的地方。 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以敬老养老、祈求长生为主要旨趣。实际上,重阳节就是从上古秋尝养老习俗演变而来的。重阳节为每年的九月九日,在季秋之月的上旬,其时仲秋之月刚过。上古时期,历法简陋,节日只能根据物候观察、天文观测临时确定。到了商周时期,历法制度逐渐完善,逐渐将节日日期固定于特定的干支日。西汉晚期以前一直是以干支纪日,干支纪日的日名与每个月的日序无关,故此时无法将某个节日固定于每个月特定的日期。直到东汉,在民间,干支纪日才逐渐被按月纪日所代替,节日才按照每月的日序固定于每月的某一天,才有了我们熟悉的二月二、三月三、五月五、七月七之类的节日。养老节原本要依靠观察老人星升起而确定,为方便起见,后来也被固定到了每年的九月九日,由于其节期包含两个“九”,而“九”又是最大的阳数(奇数),因此才有了重阳节的说法。 需要指出的是,古书中所说的寿星除了指老人星之外,还另有所指,即十二次之一的寿星之次,指角、亢二宿。古人为了观察日、月、五星的运行,将沿黄道的周天分为十二次(相当于西方天文学将黄道分为十二星宫),依次为星纪、玄枵、娵訾、降娄、大梁、实沈、鹑首、鹑火、鹑尾、寿星、大火、析木,并将二十八宿分为十二组,分别与十二次相对应,如星纪对应于斗、牛二宿,玄枵对应于女、虚、危三宿等,寿星则对应于东方七宿中的角、亢二宿。《尔雅·释天》云:“寿星,角、亢也。”此所谓寿星,即指寿星之次,而非老人星。《国语·晋语》云:“岁在寿星及鹑尾。”意为岁星(木星)正在寿星和鹑尾一带,所说的寿星也是指寿星之次,即角、亢二宿,角、亢二宿为东方七宿起首二宿,与南方七宿末尾二宿翼、轸相邻(即鹑尾之次)。 角、亢二宿与南方老人星相去甚远,可谓风马牛不相及,何以也得名为寿星?实际上,角、亢二宿得名寿星,恰与老人星密不可分。日、月运行于黄道十二次中,太阳一年转一圈,月亮则一月转一圈、一年转过十二圈,一年之内日、月相会十二次,因此才导致月相的变化,才有一年十二个月的划分,所以古人特别注意观察日、月相会的位置。《礼记·月令》郑玄注云:“日月之行,一岁十二会,圣王因其会而分之,以为大数焉。”即此之谓。《礼记·月令》记载了每个月的日月相会点,如“孟春之月,日在营室”,郑玄注云:“孟春者,日月会于娵訾。”娵訾为星次之名,含北方室、壁二宿,营室即室宿。“仲春之月,日在奎。”郑玄注云:“仲春者,日月会于降娄。”降娄为星次之名,含西方奎、娄二宿。以此类推,到了仲秋,太阳已经运行到角宿,故《月令》云:“仲秋之月,日在角。”郑玄注云:“仲秋者,日月会于寿星。”此处郑玄所说的寿星,指寿星之次,而非指老人星。《月令》这一记载表明,在上古时期,每当仲秋之月,当古人观察到老人星升起于南极,太阳正运行到了角、亢二宿之间,日、月在此相会,此时应该准备举行秋尝庆典和养老仪式了。由于日、月交会于角、亢之间的时候,正是南方寿星升起、举行养老仪式的时候,角、亢所在的星次缘此而被命名为寿星。角、亢二宿虽合称寿星,但它们并非本来意义上的寿星,故其地位远远不如南极老人星,古书所说的寿星,通常是指的南极老人星。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