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寿春在东晋南朝的战略地位(3)


    相形之下,沿颍水、淝水、濡须水一线南征具有多种优势。首先,这条道路的位置居中,如果北方军队的主力由此道南征,则便于东西两线作战的策应。寿春作为这一路线中途的转运枢纽,有四通五达之利。如伏滔《正淮论》所言:“彼寿阳者,南引荆汝之利,东连三吴之富;北接梁宋,平涂不过七日;西援陈许,水陆不出千里。”①此外,它距离南朝都城建康也并非很远,如源怀所言:“寿春之去建康才七百里”,可以“乘舟藉水,倏忽而至”。②其次,这条航道的起点在北方王朝的统治中心区域———号称天下之中的河洛平原,当地水陆辐辏,便于人马粮草的征调聚集。再次,寿春总绾涡、颍、淮、淝几条水道,如果掌握了这一战略冲要,进则能攻,可以南经淝水而越巢湖,顺濡须水过东关而师临江滨;又能够沿淮水上下,西迫义阳三关,东逼钟离、淮阴。若占据两地,即打开了江南政权的东西大门。退则利守,能够有效地威胁或封锁寿春东西两条水旱通道的出口,使南军无法顺利北上。北方政权若是不能占领寿春,则无法有效地控制淮南,即使陷城再多,略地再广,也不得在当地久驻。如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孝文帝统大军南征,攻钟离、寿阳不克,“欲筑城置戍于淮南,以抚新附之民”。相州刺史高闾上书劝阻,言曰:
    寿阳、盱眙、淮阴,淮南之本原也;三镇不克其一,而留守孤城,其不能自全明矣。敌之大镇逼其外,长淮隔其内;少置兵则不足以自固,多置兵则粮运难通。大军既还,士心孤怯; 夏水盛涨,救援甚难。以新击旧,以劳御逸,若果如此,必为敌擒,虽忠勇奋发,终何益哉! ③
    结果说服了孝文帝,放弃屯兵淮南的计划,班师回到洛阳。近人徐益棠曾对此分析,认为沿淮诸镇当中,“寿春最为适中,百川归淮,自中原入江南者,亦以寿春最为便捷。故北人窥南,南人窥北,必先据此城为根基。握南北之咽喉,掣东西之肘腋,其兵要地理上的价值,自有不可磨灭的价值”。④
    六朝立国于江南,皆以三吴、即苏湖平原为根本,都城设在建康(业)。在这个历史阶段,南方政权不占天时,由于国力较弱,总的来说处于下风和守势; ⑤而长江绵延数千里,其间港汊湾口可渡之处甚多,南军兵力有限,只能集中部署在几处要枢,无法沿江处处设防,阻止敌人的强渡。所以六朝的基本防守战略,是尽量将防线北移,利用黄河或者淮河作为天然的水利工事以及长江的外围屏障来阻挡北敌。万不得已才退守江左;如果与北方之敌划江而守,那么对南方政权来说,形势是极为不利的。如李焘《六朝通鉴博议》卷一所言:“吴之备魏,东晋之备五胡,宋、齐、梁之备元魏,陈之备高齐、周、隋,力不足者守江,进图中原者守淮,得中原而防北寇者守河。”而东晋南朝在其统治的大部分时间内,因为处于弱势,多是奉行守淮的战略。“陈之国势已弱,不能进取,故其所守止于江。自晋迄梁,惟宋武帝守河,其余皆保淮为固”。
    淮河上下千余里,地域辽阔,而寿春由于位置居中,水旱道路交汇,是南方政权防守淮南的重心所在。如李焘所言:“两淮之地,南北余千里,分兵而守则力不足,发兵而守则内可忧,故欲守两淮,莫若守其本。淮北之本在彭城,淮南之本在寿阳。若顾二镇,聚兵甲,蓄财货,大佃积谷,守以良将,以势临敌,敌人则终不敢越彭城以谋淮南,越寿春以惊江扬。两淮安,则建康可以奠居。”⑥
    一旦北方发生变乱,有机可乘,南方政权出兵中原,往往也是经过上述三条路线。即东由广陵、淮阴、彭城而入三齐,西自江陵、襄樊而趋南阳,中则由合肥、寿春而赴河洛。笔者根据傅仲侠等执笔的《中国军事史·历代战争年表(上)》所录战事进行统计,东晋南朝时期南方政权大规模的北伐行动为19次,其中东路由于漕运通畅,多所应用,为12次。但是寿春一路用兵为8次(有分兵北进之举),也很重要;这是由于它可以呼应东西,震动南北,故亦为北伐之要途。正因如此,东晋南朝统治者恒以寿春所在的淮南西部为要镇,开设军府,驻以重兵,以为京师西北之藩篱。以都督、将军、豫州或南豫州刺史镇寿春者,先后有戴逵、殷浩、谢尚、刘裕、檀道济、刘粹、刘义欣、刘义康、刘义庆、刘休祐、刘铄、沈文季、萧遥昌、裴叔业、萧衍、萧渊明、吴明彻、黄法氍等,或为宗室,或为名将重臣,甚至包括南朝宋、梁两代开国的皇帝。
    ————————————
    ①《晋书》卷九二《伏滔传》,中华书局1974年版,第2399-2400页。
    ②《资治通鉴》卷一四四,齐和帝中兴元年,第4504页。
    ③《资治通鉴》卷一四○,齐明帝建武二年三月,第4378页。
    ④徐益棠:《襄阳与寿春在南北战争中之地位》,《中国文化汇刊》第八卷,第62页。
    ⑤参见(宋)李焘撰,胡阿祥、童岭点校:《六朝通鉴博议》卷七《宋论》:“南北分立,几三百年,地土之形,广狭不齐。
    ⑥人民之性,勇怯不一。南之不能抗北,五尺童子皆明见之矣。”又云:“南北之时,较江南之兵,不居北之一; 较江南之地,不居北之五。”(南京出版社2007年版,第220、224页。)(宋)李焘撰,胡阿祥、童岭点校:《六朝通鉴博议》卷九《梁论》,第243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