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寿春在东晋南朝的战略地位(5)


    这两条河流原不相通,只是在夏水暴涨时才汇合到一起。后经人工开凿疏浚,使肥水与施水、巢湖及濡须水连起来,形成邗沟之外的另一条南北水道,能够贯通江淮。①在这条狭窄通道之上,设有六朝的军事重镇合肥,它依托江淮丘陵为道路要冲,是寿春南境的门户。因地势险要,城垒坚固,曾有力保护了寿春地区的安全,被誉为“淮右噤喉,江南唇齿”。顾祖禹曾云:“三国时吴人尝力争之,魏主睿曰:‘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于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盖终吴之世曾不能得淮南尺寸地,以合肥为魏守也。”②
    四周有利的地形、水文条件,也是寿春具有较高军事地位价值的原因之一。所以,西晋永嘉四年(310),中原局势混乱危急,镇东将军周馥与长史吴思、司马殷识等上书,请求迁都于寿春,认为其地形势完备,利于帝居。其文曰:“方今王都罄乏,不可久居,河朔萧条,崤函险涩,宛都屡败,江汉多虞,于今平夷,东南为愈。淮扬之地,北阻涂山,南抗灵岳,名川四带,有重险之固。是以楚人东迁,遂宅寿春,徐、邳、东海,亦足戍御。且运漕四通,无患空乏。”③
    ( 三) 物产丰饶的自然环境
    《南齐书》卷一四《州郡志上》曰:“寿春,淮南一都之会,地方千余里,有陂田之饶,汉、魏以来扬州刺史所治。”其西边的豫南信阳地区冈峦起伏,常年干旱缺水; 东边的苏北里下河平原地势低洼,湖泽密布,多有泛滥之灾。如石珩问袁甫曰:“卿名能辩,岂知寿阳已西何以恒旱? 寿阳已东何以恒水?”④相形之下,寿春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它位处淮河干流南岸的平原和丘陵地带,土质肥沃,地面平缓,比较适宜于大规模的农垦建设。当地的气候温暖,降雨量充沛,加上河流众多,陂塘星列,具有丰富的水利资源,对发展农业极为有利。寿春南境边缘是大别山北麓的平缓坡地,多有川溪发源于此,蜿蜒北注,汇聚入淮。例如有淝(肥)、决(史河)、灌、沘(淠)河、泄(汲)及黎浆诸水,有名的芍陂,就在沘、泄与淝水之间,与诸水相注,灌溉其南境的沃野。芍陂曾是我国古代淮河流域最大的水利工程,《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九《淮南道七·寿州》亦云:芍陂,在县(安丰)东一百步,《淮南子》云楚相作期思之陂,灌雩娄之野。又《舆地志》:“崔实《月令》云孙叔敖作期思陂,即此。故汉王景为庐江太守,重修起之,境内丰给。齐梁之代,多屯田于此。”
    又按芍陂上承渒水,南自霍山县北界驺虞石入,号曰豪水,北流注陂中,凡经百里,灌田万顷。寿春地区由于拥有优裕的自然条件,便于农业垦殖,以故物产颇丰。东晋伏滔曾称誉寿春,“龙泉之陂,良畴万顷,舒六之贡,利尽蛮越,金石皮革之具萃焉,苞木箭竹之族生焉,山湖薮泽之隈,水旱之所不害,土产草滋之实,荒年之所取给。此则系乎地利者也”。⑤所以,为了保证前线作战的物资需要,魏晋南北朝历代统治者皆于此招募流民,广开屯田,积聚粮草,作为固守淮南的经济基础。如《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一《南直三·凤阳府·寿州》“芍陂”条载:“建安五年,刘馥为扬州刺史,镇合肥,广屯田,修芍陂、茹陂、七门、吴塘诸堰以溉稻田,公私有积,历代为利。后邓艾重修此陂,堰山谷之水,旁为小陂五十余所,沿淮诸镇并仰给于此。”
    《晋书》卷二六《食货志》载曹魏时邓艾曾建议朝廷在两淮大兴屯田,“可省许昌左右诸稻田,并水东下。令淮北二万人、淮南三万人分休,且佃且守。水丰,常收三倍于西,计除众费,岁完五百万斛以为军资。六七年间,可积三千万斛于淮上,此则十万之众五年食也。以此乘敌,无不克矣。”
    司马懿执政时批准实行,“遂北临淮水,自钟离而南横石以西,尽泚水四百余里,五里置一营,营十人,且佃且守。兼修广淮阳、百尺二渠,上引河流,下通淮颍,大治诸陂于颍南、颍北,穿渠三百余里,溉田二万顷,淮南、淮北皆相连接。自寿春到京师,农官兵田,鸡犬之声,阡陌相属”。⑥
    西晋刘颂任淮南相,“在官严整,甚有政绩。旧修芍陂,年用数万人,豪强兼并,孤贫失业。颂使大小戮力,计功受分,百姓歌其平惠”。⑦永嘉南渡之后,由于寿春为兵家所必争,战事频繁,民众多受烧杀劫掠之苦,往往逃亡流散,致使田地荒芜。而当地的水利设施也屡屡毁废,造成农业的巨大损失。但是因为自然环境相当优越,每当战事沉寂之时,驻守寿春地区的长官、将领又经常要修复堤堰,招集流亡,屯田积粮,以供军用,借此减轻后方运送给养的沉重负担。
    ——————————————
    ①参见刘彩玉:《论肥水与江淮运河》,《历史研究》,1960年第3期。
    ②( 清)顾祖禹撰:《读史方舆纪要》卷二六,第1270页。
    ③《晋书》卷六一《周馥传》,第1664页。
    ④《晋书》卷五二《袁甫传》,第1455页。
    ⑤《晋书》卷九二《伏滔传》,第2400页。
    ⑥《晋书》卷二六《食货志》,第785页。
    ⑦《晋书》卷四六《刘颂传》,第1294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