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寿春在东晋南朝的战略地位(8)


    4. 芍陂门。为外城南门,《水经注》卷三二《肥水》:“肥水又左纳芍陂渎,渎水自黎浆分水,引渎寿春城北,径芍陂门右,北入城。”熊会贞按:“芍陂渎自南而北入寿春城,出城入肥,不得至寿春北始入城。且芍陂在寿春南,芍陂门当为寿春南门。渎水在芍陂门右入城,益见自南入城。”①
    ( 二) 内城———金城、相国城
    东晋南朝时期,寿春郭内有两座内城———金城(或曰中城)和相国城。《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一引《广记》云:“‘寿阳城中有二城,一曰相国城,刘裕伐长安时筑;一曰金城,寿阳中城也。自晋以来中城率谓之金城。’按曹魏时已有小城,则裕所筑者相国城也。”《水经注》卷三二《肥水》曰:“渎水又北径相国城东,刘武帝伐长安所筑也; 堂宇厅馆仍故,以相国为名。”杨守敬对此注释道:“《魏书·萧宝夤传》出相国东门,又云退入金城。《陈书·吴明彻传》,明彻攻齐寿阳,齐王琳等保寿阳外郭,明彻急攻之,城溃,齐兵退据相国城及金城。皆城中有二城之证。此《注》先叙渎水,北迳相国城东,不言迳金城。相国城去渎水必较金城为近。后叙肥水,西迳金城北,不言迳相国城,金城去肥水必较相国城为近,则相国城在金城东南,金城在相国城西北矣。”②
    《水经注》卷三二《肥水》又云:“(渎水)又北出城注肥水。又西径金城北,又西,左合羊头溪水,水受芍陂,西北历羊头溪,谓之羊头涧水。北径熨湖,左会烽水渎,渎受淮于烽村南,下注羊头溪,侧径寿春城西,又北历象门,自沙门北出金城西门逍遥楼下,北注肥渎。”熊会贞按:“魏明帝筑金墉城于洛阳城西北角,此叙寿春城西之水,北出金城西门,北注肥,则金城亦在寿春城西北角,而不言水迳相国城,益见金城在相国城西北矣。”③
    此段考证颇为精当,在郭城西北角修筑小城以增强防御能力,在魏晋南北朝的城垒建筑中相当流行,如曹魏和西晋都城洛阳的金墉城,也是此类城防工事。《读史方舆纪要》卷四八:“金墉城,故洛阳城西北隅也。魏明帝筑。城南曰乾光门,东曰含春门,北有趯门,又置西宫于城内。”据考古发现表明,“金墉城所在地势高亢,北倚邙山,俯瞰城区,是故城的制高点,具有重要的军事价值。“金墉城由三座南北毗连的小城组成,彼此有门道相通,总平面略呈目字形,南北长约1048米,东西宽约255米,总面积26万平方米。城垣夯筑而坚实,垣宽12~13米,共有城门八座。……”。④金墉城内另筑有一座高楼,可用于瞭望敌情。《太平寰宇记》卷三《河南府河南县》曰:“百尺楼在金墉城内,金墉城在故城西北角,魏明帝所筑也。”外郭之内建筑两座分列的小城,而非套城,这种布局在魏晋南北朝的城垒遗址当中也能见到。例如著名的十六国大夏之统万城(今陕西靖边县北)亦有外城、内城,“内城又分东、西两城。两城略呈长方形,之间隔墙实即西城的东墙。东城周长2566米,西城周长2470米”。⑤
    相国城内亦有居民住宿,并非单纯的防御建筑。如《魏书》卷六六《李崇传》载有解思安被捕,“称有兄庆宾,今住扬州相国城内,嫂姓徐,君脱矜愍,为往报告,见申委曲,家兄闻此,必重相报,所有资财,当不爱惜”。金城和相国城的城门,可能也有东西南北四座。如《水经注》卷三二《肥水》记有“金城西门”,《魏书》卷五九《萧宝夤传》记有“相国东门”。
    ( 三) 城外的小城
    曹魏时寿春已有小城之记载,《三国志》卷二八《魏书·诸葛诞传》曰:“(文)钦子鸯及虎将兵在小城中,闻钦死,勒兵驰赴之,众不为用。鸯、虎单走,逾城出,自归大将军。”又载城破之时,“诞窘急,单乘马,将其麾下突小城门出。大将军司马胡奋部兵逆击,斩诞,传首,夷三族”。对于上述记载,旧史家往往把小城解释为内城,在外郭之中。但是此说颇有疑问之处,首先,如果小城在大城之内,文鸯、文虎翻越小城后,还有大城城墙及其卫兵的阻隔,怎么能顺利地逃到司马师的军营里? 另外,寿春城陷之际,诸葛诞被迫突围,出小城后即与魏军交锋; 若是小城在外城之内,还要受到城墙的阻隔,怎么能立即和敌人接战呢?其次,据文献记载寿春城近旁还有一座小城,乃诸诞所筑。《太平寰宇记》卷一二九《淮南道七·寿州》:“诸葛诞城,在县东一里,魏甘露二年,诞攻扬州刺史乐琳,杀之,乃与文钦叛,保据此城。大将军司马文王讨平之。”《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一《江南三·凤阳府·寿州·寿春废县》曰:“又州东一里有诸葛城,相传诸葛诞所筑。”因此,笔者认为,《三国志·魏书·诸葛诞传》中的“小城”,有可能是在城外不远之处筑造,与大城形成掎角之势,相互支援,以分散敌人围攻的兵力。
    ————————————
    ①(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第2686页。
    ②(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第2687页。
    ③(北魏)郦道元注,(民国)杨守敬、熊会贞疏:《水经注疏》,第2688页。
    ④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收获》,文物出版社1984年版,第518页。
    ⑤《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军事史》第六卷《兵垒》,解放军出版社1991年版,第144页。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