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历史地理学 >

清末北京城庙产兴学与新式学堂建设


    内容提要:新式学校建设是北京城市近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发展为城市空间带来显著变化。研究近代学校建设过程对城市史研究而言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清末庙产兴学既有利于新式学校建设,也利于北京城传统空间的改造,引起了新旧文化的变迁。宏观上看,复原其制度基础和建设过程,可以总结清末庙产兴学的空间成果。从微观上看,考察学校建设带来的景观变化,可以探讨其对城市生活、文化的影响。清末学校建设以改造传统空间为主要途径,已达到一定规模,依寺庙改造的学校在小学堂中占据了重要比例,而由空间改造带来的城市文化、市民观念变迁也为学校在民国时期的进一步建设奠定了基础。
    关 键 词:清末北京城/新式学校/庙产兴学/空间建设/景观变迁
    作者简介:鲍宁,历史地理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博士后研究人员。
     
    关于城市近代化的研究,一直是城市史和城市历史地理研究中的重点。在近代北京城诸多方面的转变中,由新式学校取代传统书院、私塾,并在城市内得到广泛建设,是关乎城市空间改造和公共事业建设的重要方面,也是近代城市史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伴随清末时局的转变,以科举制度为中心的传统教育体系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兴实务、育人才”的时代号召下,兴办新式学校成为改良的必然趋势。公共事业建设需要相应的空间与土地,而清末的北京城是在历代规划建设基础上延续的一座城市,传统建筑占据了其内部大部分的空间,特别是内城部分居民稠密、建筑众多,几乎达到“空间饱和”的状态。与此同时,北京城又是一个职能空间的集合体,伴随城市的近代发展,一些传统的城市功能逐渐衰弱,与其对应的空间成为了新式建设首先替代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整个城市职能空间演替的过程。在新学建设中,除就地改造旧式学校和寻找空地新建校舍外,对传统空间的改造也成为建设中的重要途径,具体来讲,包括朝廷划拨废弃府邸、衙署等官产给学校使用,社会团体依会馆、祠堂等公产开办学校以及学校自行租赁、购买民房私产等多种形式。寺庙作为一种地方公共财产和城市公共空间,其与教育的联系由来已久,除旧式私塾常借寺庙地方设立外,京城寺庙还是贡生举子进京下榻的场所。清末改良开始后,寺庙的信仰功能逐渐削弱,戊戌变法中兴起的庙产兴学运动,正式提出将寺庙改办为新式学堂。
    庙产兴学是指近代以民间祠庙为基础改建新式学堂的空间改造活动,这一活动始自清末,伴随学校建设一直延续到整个民国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外学者陆续对庙产兴学进行了研究。论著方面,庙产兴学常作为佛教史研究中的部分章节,一般从全国角度对其发展进行梳理,侧重讨论宗教界的应对及宗教近代化问题,黄运喜《中国佛教近代法难研究》是此类研究的代表①。左芙蓉《民国北京宗教社团——文献、历史与影响》以北京城为着眼点,在部分章节中讨论了佛教回应庙产兴学的情况,是少有的关于北京庙产兴学的研究成果,但叙述上稍显简单②。对庙产兴学进行深入研究的另一类成果是学位论文,这些研究跳出佛教史框架,更多地关注兴学背景下的社会问题,主要从建设(兴学)与破坏(纠纷)角度研究,且较多集中在后一方面,如徐跃对四川省庙产兴学的研究、郑弘岳从冲突社会学视角对庙产兴学的考察等等③。期刊论文方面,成果众多,关注角度各异,较具代表性的如徐跃就庙产兴学的政策演变、四川庙产兴学中的僧俗纠纷、砍伐庙树个案进行的研究④。欧阳楠、张伟然以近代教育发展较早的江南地区为例,运用历史地理方法,整理分析了1898~1949年间苏南、浙北、上海等地区14个府州厅范围内上千所庙产学校建设的时空特征以及成因机制⑤。除上述关于庙产兴学的直接研究外,还有一些以寺庙作为考察中心的巨著,这些研究注重探讨寺庙与传统文化、城市生活的关系,在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方面较之庙产兴学专题研究有很大提高。韩书瑞(Susan Naquin)《Peking:temples and city life,1400~1900》以明清北京城内寺庙作为考察对象,将寺庙视为国家、家庭之外的公共空间,认为寺庙的可达性使各种人群汇聚其间,形成新的社会空间并发展出丰富的社会生活,此种社会空间的存在,一定程度上构成对清代满汉分割空间秩序的抵抗⑥。赵世瑜指出,寺庙是大众宗教这一文化形式的空间载体,在传统聚落和社区中常常占据中心位置并构成区域性的信仰中心。寺庙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是传统文化和民间社会文化的综合体现⑦。上述各项研究将寺庙这一实体空间的发展置于与社会文化联系的视角当中,从变化的时间观念下考察其发展转变,对宗教空间在不同时期意义的挖掘更为深入,为本文从更深层次上看待庙产兴学的转变提供了启示。最后,值得一提的是,由法国远东学院吕敏教授主持的中法合作项目“北京寺庙碑刻与社会史”及其出版的《北京内城寺庙碑刻志》,通过实地调研与勘察,搜集了北京内城上百处寺庙的碑刻信息,记录其在近代的发展转变历史,对这一成果的借鉴为本文系统总结清末庙产兴学改造成果、审视其空间意义提供了重要基础⑧。
    本文改变以往庙产兴学研究关注纠纷和破坏的研究视角,拟从兴学的正面出发,运用历史地理方法,对北京城庙产学堂的建设与改造情况进行复原,并对寺庙改办学校这一过程对城市文化的影响作深入探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