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吴宓、陈寅恪与胡适、傅斯年之关系(3)


    二、归国创办经营《学衡》时期 
    吴宓留学归国后,先在东南大学编辑和经营《学衡》杂志,宣扬国学,昌明新知,力图以“温和中正”的态度弥补和抵御胡适派的“偏颇”之处。吴宓1924年被聘清华国学研究院筹备主任,在清华继续编辑与经营《学衡》。吴宓作为清华研究院筹备主任和研究院主任,尽力为研究院荐才求贤。其中,陈寅恪被聘清华国学院导师,应与吴宓有一定关系。因当时清华识陈寅恪者,唯吴宓最深,吴宓至少是力荐者之一①。陈寅恪女儿后来就其父受聘清华事,亦坦承“父亲老友吴宓于当年初受命主持筹建清华学校研究院后,立即向曹云祥校长力荐陈寅恪担任清华研究院导师”②。陈对受聘归国之事,均与吴宓联络。1925年6月25日吴日记云:“晨接陈寅恪函,就本校之聘,但明春到校。”③至1926年7月7日,吴日记云:“下午一时许,即接电话,知陈寅恪已抵京。乃即乘人力车入城,至西河沿新宾旅馆5号,访陈寅恪,未遇……夕5时,再至新宾旅馆,与陈寅恪谈,告以清华种种情形。又邀至香满园饭馆晚餐。”陈寅恪一到京,作为故交和清华国学研究院主任,联系与接待自然是责无旁贷,吴到北京城内接陈寅恪,体现了两位故交的亲密关系。次日,吴宓上午“与陈寅恪合乘汽车回校。抵校,进午餐。陈君及住西客厅。下午,陪导陈君至研究院游览。又至赵元任住宅中叙谈。四时,同谒校长于其宅中,进冰点。六时,陪导陈君访梅贻琦,未遇……晚九时,陪导陈君访王国维先生”。陈寅恪到清华的第一天,吴宓全程陪同陈拜见研究院同事、故友及校长等。除因7月9日一天陈进城外,接下几天吴宓多陪陈寅恪,吴自己亦颇感忙累,7月20日其日记云:“寅恪入城二日,夕始返。寅恪到后,常多谈话,又为之料理诸种杂务,故多日未能读书治事。”④陈回国后陈吴二人过从最密。 
    陈寅恪回国任教清华,本一心潜于学术的他,与吴宓等却身不由己地卷入校长风波之中。早在陈回国前,在关于清华校长人选酝酿时(校长曹云祥一度表示出国,故引发校长继任人选乃至去曹之议),吴宓一度参与去曹校长的计划,因研究院导师梁启超拟以自己担任校长并表示以后欲拉胡适进入清华,引起吴的不满。吴宓1925年11月24日的日记云:“得柬招,谒梁任公。梁甚愿就校长,询校中内情甚悉,但拟以余绍宋任机要主任。又云此事如决办,宜得仲述同意。又云,胡适可聘来研究院云云。”⑤吴为此转而消极,认为“连日奔走校长事,殊无味。此席(指校长一职——引者)恐终为余日章所得。我等劳碌,何益?即梁就职,且招胡(指胡适——引者)来,是逼宓去”⑥。在吴看来,虽然梁希望担任校长⑦,曹、梁相争的结果很大程度是他人得利(余日章),况且即使梁任校长,将新文化派领袖人物胡适拉来,对自己更为不利。对于此点,梁似未曾想到吴、胡之间因新文化运动而引起的对立。后梁再与吴商议梁任校长问题时,未提胡适聘清华事,吴拟“以调人自居”“推戴梁任公”⑧。可见吴宓对胡适是否来清华的反应敏感程度。陈回国后,清华因校长问题再闹风波,吴、梁、陈再度卷入。  
        事件的起因是,清华学校因校长曹云祥擅自批准留美预备部(旧制)高二高三提前留学,与教授评议会发生严重对抗,形成风潮⑨,吴宓、陈寅恪等积极介入,抵制校长未经教授评议会批准之越权违规行为,最后经外交部调解,校长“引咎屈服”,教授会通过决议“嗣后校长应遵守《组织大纲》。重要事件,必经评议会正式议决后,按照执行”⑩。此次冲突教授评议会暂时获胜,但校长并未甘心,乃“利用大学部学生,推倒教授会及评议会,以为报复而快于心”(11)。一是教授评议会为追收学费,议决规定不许为未交学费生开饭,但校长却出资请学生吃饭,在教授会同人看来,此举是违背校规,且有利用学生反对教授会之动机。但因教授会权威树立,追收学费一事并未受到破坏。二是校长曹云祥及其盟友朱君毅利用大学部学生“王省事件”,即以王省名义写信旨在取消研究院,进而挫败教授会的权威。但在反击曹、朱所造王省事件上,吴宓开始有所保留,对梁谋任校长一职有自己的担心。吴宓1927年11月2日日记:“晚7~8(时),访陈寅恪,谈校事。寅恪力主梁任公来长校,远胜于曹……宓则坚抱悲观,恐梁来而党徒遍布,趋奉者成群。而我辈之有一定宗旨及身份者,仍不能受知于当局耳。”此点表明吴对倒曹事有自己的考虑,此虑不在胡适,而在忌梁的“党徒”。11月7日吴记云:“下午赴评议会。曹、梁相斗之局,愈益暴露,而以是日会中所谈者观之,则朱君毅之诱使学生王省写信,实多可疑之点。欲盖弥彰,实不能取信于人也。”吴与朱君毅是多年密友,与曹关系亦可,但吴亦并不持曹、朱立场,而是较为中立。8日记云:“叶企孙函招,乃于11~12(时)往其宅中相见。叶主不助曹,而推梅为校长,以梁为董事长。姑静待之。”此点较明确地表示了吴持中立态度。吴又记:“晚7~9(时)……寅恪亦来……略为进说……寅恪怒甚(是日曾向曹发怒一次),谓非朱或曹去职离校不可。”(12)吴此时总的立场是调解,希望化小与平息事态,与陈寅恪的态度有异。11月9日吴宓日记云:“寅恪但以摧恶助贤自豪,而意气感情,实嫌纵恣,非其平日冷静之态。”(13) 吴此点系对陈寅恪表现的委婉批评,在吴看来,陈有“偏激”之嫌。11月12日,陈寅恪告吴宓“曹校长即将去职。现正进行举荐梅贻琦以教务长暂代理校长,以求迅速解决,藉免觊觎而安校内之人心”。陈寅恪告吴说他已“函梁任公转荐梅于外交总长王荫泰”,如梁尚犹豫,则拟使宓“赴津面谒梁劝说”。对于陈寅恪的行事,吴宓在日记中道:“近倾之事,寅恪乃成为发纵指示之中心人物。”(14)陈寅恪在此次倒曹事件中的作用,当时的清华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金岳霖在其晚年回忆陈寅恪时称赞为“坚持正义、敢于斗争”(15)。倒曹事件颇为复杂,据吴宓日记载,曹曾拟再次运动学生甚至利用奉系张学良军队之计划以作抵抗,情形相当严峻,而最后结果是曹辞职后既非梁启超担任校长亦非梅贻琦代理,而是外交部另派严鹤龄(16)为校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1925年2月吴宓在日记中多次记载陈寅恪聘用事,14日记云:“昨与Y.S.及P.C.谈寅恪事(Y.S.指清华时任校长曹云祥,P.C.指清华时任教务长张彭春——引者),已允。”15日记云:“P.C.来,寅恪事有变化,议薪未决。”16日再记“寅恪事”后,则记“发电聘之”。清华聘陈寅恪电当为2月16日所发。但陈寅恪对清华之聘并不急于就任,令吴宓大发感慨:“陈寅恪复信来,以(一)须多购书。(二)家务,不即就聘。——介绍陈来,费尽气力,而犹迟惑。难哉!”见《吴宓日记》第3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版,第5、6、19页。可知吴宓应是陈寅恪到清华的力荐者。 
    ②陈流求、陈小彭、陈延美:《也同欢乐也同愁:忆父亲陈寅恪母亲唐筼》,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年版,第44页。 
    ③④《吴宓日记》第3册,第37、193页。  
    ⑤⑥⑧⑩(11)(13)(14)《吴宓日记》第3册,第101、101、108、390、402、434、436页。 
    ⑦梁启超确曾于此时通信中谈论过诸大学的“校长问题”,但梁提到的诸大学有北大、师大和东大,却未言及清华校长问题,且梁在通信中表示不愿意就任大学校长之意。见丁文江、赵丰田编:《梁启超年谱长编》,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682页。而吴的日记则明确记吴见梁时梁“甚愿就校长”。 
    ⑨可参见卞僧惠纂:《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104~105页。 
    (12)《吴宓日记》第3册,第430、432、433页。 
        (15)金岳霖回忆:“寅恪先生不只是学问渊博而已,而且也是坚持正义、敢于斗争的人。清华那时有一个研究院,研究中国的古史。院里主要有王国维、梁启超、陈寅恪,也有一位年轻人李济之……看来当时校长曹云祥对梁启超有不正确的看法或想法,或不久要执行的办法。陈寅恪知道了。在一次教授会上,陈先生表示了他站在梁启超一边,反对曹云祥。他当面要求曹云祥辞职。曹不久也辞职了。”金岳霖著,刘培育整理:《金岳霖回忆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页。 
        (16)严鹤龄(1879~1937),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北京政府外交部秘书、参事,农商部次长,清华大学校长等职。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