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历史转折与时代诉求


    【内容提要】“革命”与“建设”是共生共存于整个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之中的命题。在各种思想和社会改造方案竞相争锋的态势中,乡村建设思想自成体系,也影响深远。乡村建设思想的主导方向在于整体的社会建设。正是基于对近代以来尤其是民国以来现代化建设路径选择教训的总结,乡村建设思想家们才重新规划现代化建设的路向,以乡村建设为其“固本之方”。如果放眼于历史演变的整体进程,而不拘泥于时势的优劣强弱之运转,则不难发现,在20世纪以来的社会变迁和思想演变进程中,乡村建设思想预示并体现着两大历史性转折。它的思想走向一定程度上诠释了近代中国社会历史和思想历史转向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乡村建设思想;革命;建设;毛泽东;梁漱溟
         [中图分类号]K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8-0078-14 
     
    20世纪30年代前后,乡村建设的各种思想、主张风起云涌,汇聚为社会性思潮,并从社会实践层面上相互促动、共同推助成蔚为声势颇壮的社会运动。据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的调查,“全国已有六百多个团体从事农村工作,有一千多处从事实验。”①而全国的乡村建设团体也已“有了一千零五个。”②“建设乡村,是全国上下的呼声。所以乡建运动,是一个应运而生的社会运动。”③乡建运动可以远溯“自清末之村治运动,”④甚至也可以从传统乡约或乡村自治规约中寻绎出某种关联,但其之所以在30年代之际超越个人主观诉求,并引动着众多团体和人们“各从不同动机,不期而然地集于乡村运动一途”,⑤显然有着更深层面的社会历史演进机缘或必然性的时代诉求。其中更值得我们去探蹟索隐的,正是所谓“而着力于‘合于社会事实’的‘共同旨趣’的呈现”的历史因缘。 
     
    【作者简介】王先明,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