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专门史 >

南宋理学视域中的政治建构与义理诠释


    【内容提要】作为道统的传承者,南宋理学家顺应时代发展,不再满足于对“道”的抽象探求,他们将义理阐发和现实政治紧密结合,通过对伦理纲常、君臣大义、王道理想的政治诠释,使理学价值观逐步固定为稳定社会秩序的不易之规。在理学的社会化进程中,各阶层的社会职责和行为准则都被明确定位。理学家以天理为依托,建立起宏大的政教体系,在政治领域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前所未有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南宋;理学士人;政治建构 
     
    南宋时期,社会格局呈现出明显的重构态势,理学也经历了百年的发展,在南宋中期集为大成。作为理学的传承者,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大力推进理学的政治化、社会化进程,已成为时代的要求。南宋后期,理学士人作为多种力量的整合中心,以具有现实意义的政治建构不断扩展着理学宏大的社会体系,将上至天子下到庶民的社会各阶层囊括其中,理学崇尚的价值观也被固定为政治伦理和行为规范,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于社会各阶层的意识行为。 
    一、伦理纲常与秩序建构 
    在政治秩序的建构中,南宋理学家以重振三纲为旨归,对“君臣父子”给予了严格的定义:“仁莫大于父子,义莫大于君臣,是谓三纲之要,五常之本。人伦天理之至,无所逃于天地之间。”①臣对君、子对父的绝对尊崇乃是实现万世之治的前提,“君臣之纲正于上而天下皆知有敬,父子之纲正于上而天下皆知有亲,夫妇之纲正于上而天下皆知有别,三者正而昆弟朋友之伦亦莫不正……是理也,其扶持宇宙之栋干、奠安生民之柱石”②。 
    在理学家崇尚的政治模式中,“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君令臣行,父传子继,道之经也……夷、齐、季札之徒所以轻千乘之国以求即乎吾心之所安,宁陨其身、亡其国而不敢失区区之节者,亦为此也。”③为臣者即使是如目夷、季札等贤公子也不能取代他们平庸的君主,“是故微子不敢代纣、目夷不敢代襄公,子西不敢代昭王,季札不敢代诸樊,以数子之贤,苟承祀继统,可以大前人之业,可以启无穷之基,然终逡巡却避者,岂非不忍以一国之私欲利害而启千万世争夺之祸乎”④。为人子者即使是面对顽父嚚母,也不可因其昏乱而弃之,仍需尊之如天,“谏不入,起敬起孝;谏而怒,亦起敬起孝。敬孝之外,岂容有他念哉”⑤。舜因此作为帝王典范被理学家推崇备至:“舜以一身处顽父、嚚母、傲弟之间而能谐和以孝,俾其善日进、恶日泯,非至诚之积薰蒸浸灌,何以有此?”⑥与舜相反,唐肃宗则因人欲之私致父病亡而成为帝王之戒:“肃宗之平长安也,上皇自蜀还都……徒以内侍握兵,妄为谗间,而迫迁之谋出焉。其所以然者,肃宗柔懦无断,故张后、辅国得以劫之。以天子之贵而不能庇其父,使抑郁无聊,遂以致疾,肃宗之罪于是乎通天矣。”⑦伦理纲常与国家治乱紧密相连,正纲常是政权得以维系的基点,“考观古昔,有当衰微削弱之世,而纲常未至泯绝,犹足以仅存者;亦有治安强盛之世,纲常隳弛,卒至于大坏而不可救者”⑧。纲常在则国势虽衰而国脉犹存,纲常废必然导致政乱国亡。在理学家的大力弘扬下,三纲被视为稳定政治秩序的基石,在南宋政坛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作者简介】孔妮妮,博士后,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