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民族学如何进步对学科发展道路的几点看法(18)


    为什么过去国内学术界问题导向的研究不够,理论总结少?民族学社会学这几个学科,从西方传入中国已经100年了,到现在为止,我们大学的民族学人类学课堂上所学习的理论方法95%以上都是来自西方。为什么我们在学科的理论方法上一直依赖西方不能自立?我们在中国做了大量本土的研究,已经100年了,可是我们发展不出自己系统的理论,这是为什么?除了一些人脱离实际以外,还有一个历史原因,就是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学界失去了自信,被西方人打怕了,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只迷信西方的理论。当19世纪刚刚面对西方列强时,还是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只学西方的技术、自然科学,但这样还是失败,于是把自己的传统文化一概都否定掉,连自信一起丢掉了。于是,不仅自然科学学西方,社会科学、社会制度和观念都全盘照搬西方。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学界就失去了自信,不仅老几代人不自信,年轻人也缺乏自信,不信自己也能创建理论,不相信在中国也能产生出能够与西方对话的社会问题理论。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中就以一种仰视的心态看待西方的理论,将其都视为经典,视为真理,完全用这套理论去阐释我们的社会问题、社会现象。对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也是一切都向西方的大学看齐,用他们的语言和评价标准来规范自家行为,以至于委曲求全到丢掉自己的立场与根基。
    早在20世纪30年代,学界就曾讨论中国知识界缺乏自信的问题。[30]当年的北京大学校长胡适认为,作为校长最重要的任务就是中国的大学要在十年之内不再事事依赖国外,“争取学术独立”,对于现代世界的学术要有独立的贡献。至今这个问题没有解决。北京大学著名文化学者陈平原教授说:“改革开放30多年,若讲独立性与自信心,中国学界不但没有进步,还在倒退。”他还说“在我看来,胡适的十年计划依旧有魅力。当下中国大学……唯哈佛耶鲁、牛津剑桥马首是瞻,所谓学术独立,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31]
    依笔者之见,从民族学社会学角度来看,一百多年来,西方理论在微观和中观角度对我们分析中国社会有较多启发和教益,但在宏观层面却存在太多明显的误导。
    我们不能很自信地从中国实际出发去独立地判断和总结理论,缺乏这种独立的问题导向的研究,我们就很难有理论上的创新,建设适合中国社会的学科理论和方法,也难以对现实的社会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总结。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