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乩的制度化与民国新兴宗教的成长(6)
http://www.newdu.com 2024/11/29 01:11:33 《历史研究》 陈明华 参加讨论
[16]兴亚宗教协会:《华北宗教年鉴》,第529页。 [17]刘平:《清代教门的神秘语言文化研究》,张捷夫主编:《清史论丛》,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年,第100-101页。 [18]《中华传世法典--大明律》,怀效锋点校,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第388-389页。 [19]David K. Jordan and Daniel L. Overmyer,The Flying Phoenix: Aspects of Chinese [20]陈振江、程歗编著:《义和团文献辑注与研究》,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85年,第96-126页。 [21]初中池:《我所知道的济南道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6年,第191页。 [22]何乐益(Lewis Hodous, D. D.):《基督教以外的中国宗教》,司德敷主编:《中华归主--中国基督教事业统计(1901-1920)》上册,转引自李光伟:《道院·道德社·世界红卍字会:新兴民间宗教慈善组织的历史考察(1916-1954)》,硕士学位论文,山东师范大学历史系,2008年,第102页。 [23]这是最近的研究数字,先前政法界一般认为有:300种(其中包括同一组织的许多变名),学界则认为至少超过1000种,参见赵嘉珠主编:《中国会道门史料集成--近百年来会道门的组织与分布》(上),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前言”第2页、“概述”第1页。 [24]吴幼琴(即吴福林)、刘眠僧(即刘绍基)撰:《尚大仙碑文》,《道德杂志》1922年第2卷第2期,“附录”第2页。 [25]酒井忠夫:《道院的沿革》,《民间宗教》(台北)1997年第3辑,第96页。 [26]吴幼琴、刘眠僧撰:《尚大仙碑文》,《道德杂志》1922年第2卷第2期,“附录”第3页。 [27]酒井忠夫:《道院的沿革》,《民间宗教》(台北)1997年第3辑,第106-108页。 [28]杜秉寅,字宾谷,江苏淮安人,清朝时在临清等地任职,历任山东地区的知县、候补道台等职,又为华庆面粉公司股东兼董事长,与徐世光同为山东候补道。初中池:《我所知道的济南道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第192页;路遥编:《山东大学义和团调查资料汇编(上册)》,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0年,第500页;贾逸君编:《民国名人传》,长沙:岳麓书社,1992年,第137页。 [29]初中池:《我所知道的济南道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第194页。 [30]《郑婴芝先生演讲录·红卍字会缘起》,上海市档案馆藏,1940年,Q120-4-1,第2页。以下档案如无特殊说明,均查自上海档案馆。 [31]初中池:《我所知道的济南道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第193-194页。 [32]酒井忠夫:《道院的沿革》,《民间宗教》(台北)1997年第3辑,第100页。 [33]初中池:《我所知道的济南道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第194页。 [34]酒井忠夫:《道院的沿革》,《民间宗教》(台北)1997年第3辑,第101-105页。 [35]初中池:《我所知道的济南道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第195页。 [36]宋光宇:《民国初年中国宗教团体的社会慈善事业--一以“世界红卍字会”为例》,《台大文史哲学报》1997年第46期,第262页。 [37]吉冈义丰:《中国民间宗教概述》,第232-233页;《郑婴芝先生演讲录·红卍字会缘起》,1940年,Q120-4-1,第4-6页。 [38]每个道院内部组织分为五院,即统院、坐院、经院、慈院与宣院。有关各院详细功能及职位设置,可参考吉冈义丰:《中国民间宗教概说》,第237-240页。 [39]初中池:《我所知道的济南道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第199页。 [40]石鑫三遗稿:《博山道院、红卍字会的创办与活动》,蒋又新、马砚农整理,山东省淄博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淄博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淄博:山东省淄博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1984年,第109页。 [41]母坛有多个,刘绍基在济南家中的乩坛为第一母坛,其他凡老祖亲临判训的地方乩坛,依次成为第几母坛,具体参见李光伟:《道院、道德社、世界红卍字会:新兴民间宗教慈善组织的历史考察(1916-1954)》,第72-73页。 [42]宋光宇:《慈善与功德--以世界红卍字会的“赣赈工作”为例》,《考古人类学刊》(台北)2001年第57期,第8页。 [43]David K.Jordan and Daniel L. Overmyer,The Flying Phoenix: Aspects of Chinese Sectarianism in Taiwan, pp. 148, 147. [44]《科文汇录·农历壬申五月十五日孚圣训》,1932年6月18日,Q120-4-43,第130页。在道院内与扶乩有关的人都称为“纂”,执乩笔的正扶乩手称为“纂正”,报唱乩笔所写字的副扶乩手为“纂附”,抄录乩训的为“纂襄”,监督扶手的为“纂掌”与“纂监”。 [45]《尚真人述纂识要义》,《道德杂志》1923年第3卷第2期,“杂言”第6页。 [46]《济南纂识学社简章》,《道德杂志》1923年第3卷第1期,“专件”第1-2页。 [47]《苏仙乩理浅说》,《道德杂志》1922年第2卷第9期,“杂言”第1页。 [48]石鑫三遗稿:《博山道院、红卍字会的创办与活动》,蒋又新、马砚农整理,山东省淄博市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淄博文史资料选辑》第2辑,第108页。 [49]宋光宇:《民国初年中国宗教团体的社会慈善事业--以“世界红卍字会”为例》,《台大文史哲学报》1997年第46期,第260页。 [50]《老祖临各院训·武昌道院》,《道德杂志》1923年第3卷第6期,第5页。 [51]《尚真人申告纂方》,《道德杂志》1923年第3卷第10期,“杂言”第2页。 [52]《老祖临各院训·武昌道院》,《道德杂志》1923年第3卷第6期,第5页。 [53]《慎选纂才宜规定审查办法以便永久施行谨拟办法六条》,1932年,Q120-1-18,第105页。 [54]初中池:《我所知道的济南道院》,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山东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山东)文史资料选辑》第19辑,第199页。 [55]《拟撤纂识学社案》,1935年5月,Q120-4-78,第62页。 [56]1927年以后,道院对外称世界红卍字会,每个地方道院按不同级别在后面加“某地主会”、“某地分会”和“某地支会”等。 [57]《卢庄支会原函》,1932年,Q120-4-126,第87页。 [58]《卢鹤福等人函件》,1932年,Q120-4-126,第43页。 [59] 《呈如皋县政府文为声明原委仰祈俯准备案给示保护由》,193,2年,Q120-4-126,第43页。 [60]《卢庄支会原函》,1932年,Q120-4-126,第88、87页。 |
- 上一篇:清代归绥城文庙研究
- 下一篇:“壬午军变”前后的中日两国对朝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