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民族学 > 理论政策 >

[徐赣丽]城市化背景下民俗学的“时空转向”:从民间文化到大众文化(5)


    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既有着历史的渊源,又有着现实的汇流。王笛曾说“在传统社会中,由于没有现代这种大众传播媒介以缩小时空,地域文化的特征表现得相当强烈,因而‘大众文化’(popular culture)就难免常与‘民间文化’(folk culture)胶合在 一起”[23]。虽然这里他所说的大众文化主要是指通俗文化,即大众文化的前身或一部分,但也说明二者是混同的。在当代社会,民间文化已然成为大众文化或朝向大众文化发展。在西方文化研究中影响甚大的A.葛兰西(Antonio Gramsci)曾以“流行歌曲”(popular songs)为例,指出了三种类型: 1.由大众谱写而且为大众谱写的“民间文化”; 2.为大众谱写但不是由大众谱写; 3.既不由大众谱写也不为大众谱写,但由于表达了大众的思想和感情而为大众所接受[24]。那么,在今天都市化社会中,不仅第一种,第二种、甚至第三种类型都可以是大众文化,也就是取代了原来纯粹的第一种类型。正如鲍辛格在《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最新一版的前言中说:“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界线从来就不是泾渭分明,在技术渗透的过程中,它也越来越模糊”[25]。另有学者针对今天的现代社会大众媒体的影响,明确提出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越来越融为一体,这两个词几乎同义[26]。民间文化曾被想象为是传统文化的“本源”、“纯正”、“本真”,但在技术世界里,二者逐渐互相融和或相互转移。另一方面,现代大众文化在流行一定时间之后,有可能融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长久沉淀为新民俗。
    总之,随着时代发展,纯粹的民间文化越来越少,而大众文化却日渐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在消费时代,随着文化产业和信息化、多种电子媒体的发展,民间文化已向大众文化开始转向。当代民俗研究,对手机短信、对网络谣言、对流行时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的研究,已经非常普遍,说明学界对民间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已经不那么分明。
    2.当代城市社会中大众文化的崛起
    当代社会,民间文化越来越向大众文化靠近。在这个崇拜技术和消费的时代,流行时尚大行其道,口头传承大多变成了文字阅读、视听传播,集体创作转为个体;原来自我创造和享受的文化日趋变为专人创造或被他者消费;具有传统性、地方性的民间社会走向流行性、标准性、广泛性的城乡一体。人们热衷于创新,传承被忽视,而看重新变,新技术和新理念迅速导引社会主流,尤其是信息化所带来的影响,中青年人的生活方式越来越依赖网络,如网恋、网聊、网上购物等,人们在虚拟空间里与陌生的熟悉人交往,业缘、趣缘、学缘群体替代了传统的血缘和地缘关系。技术带来的冲击,比如电视、手机、网络等等的影响,使得民俗被新技术重新组装或者以民俗为内涵,以技术为形式进行传承或传播。2015年春节的微信抢红包,就是此典型代表。
    民俗通常是在特定地理环境下产生带有明显地域性的文化,当地方性消弭的时候,民俗 也随之消失,即由于地理气候等因素长期养成的生存智慧失去了优势,地方文化的多样性也不存了。大众传播媒介使时空缩小,网络瞬时传播,传播的速度和广度超越以往任何时候,交通的高速发展使人们感觉生活在“地球村”,空间成为虚拟的符号或者只是意味着数字的变化。一些传统民俗在当代被商家和政府征用,由于形式过于雷同,变成了量贩式的“工业产品”,正如有人指出的,“在城市消费时代,艺术民俗在成为被消费的商品的同时,也成为被观赏的对象,艺术的接受者与创造者都趋向于职业化”[27],也就是大众文化的行列。
    当代民间文化的传承常以非创作者自身,而是外来力量进行传承或传播,这必然把各种非民间的因素带进来;而其参与创造和享用民间文化的人也从原来的以下层民众为主的群体,扩大为各个阶层的大众。民间文化借助媒体、科技、都市空间进行传承或传播时,往往经过专业人士的改造和国家管理机构的审查等,失去民间独立的地位和创造个性,同时也更具审美特性和时代活力。同时,传统民俗已经和正在经历巨大的变迁,其中有些内容,因为其速度之快疾,涉及面之宽,影响之深,造成断裂和修复困难,当然,仍然还有一部分在传承;但是文化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城市,现代城市的大众文化已经占据了国家文化的主流。随着高科技发展,尤其是新的信息传媒手段的广泛使用,大众文化深入地影响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大众文化在20世纪的发展经历了从支流到合流再到主流的过程[28]。1990年以后,中国社会逐渐进入商业化和市场化的轨道,消费社会里文化的命运为之一变。随着第二次文化范式的革命,以文字为主要媒介的文化形态逐步转向视觉文化,商业化、娱乐化、世俗化的现代大众文化随之迅速崛起,占据文化主阵地。大众文化具有强大的吸附功能,能将大量的文化整合在一起。现代大众传媒,对人们的群体意识、观念、认同乃至生活方式的影响日渐深刻[29];同时也消解了民间自我意识和观念。而消费社会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也使得一部分民间文化转化为大众文化。大众传媒的发展,导致视觉形象大规模扩散以及“日常生活的审美化”[30]。当代社会呈城乡一体化发展趋势,文化的阶层和地域区别越来越小,民俗的地域性和群体性差别消失,民俗作为地区和人群的标识或认同的意义逐渐微弱。这也是民间文化变成消费性质的大众流行文化的原因。民俗也在审美化趋势和背景下,成为时尚的,而非实用的。比如旅游场域中的刺绣带或帽子等等,基本不会拿来用,而是装饰、收藏等。“今天那些民俗的要素已经成为可以和阿拉斯加风情或热带雨林相互替代的文物了”[31],这说明,民俗变为了一种异域的浪漫的与时尚可以陪衬的消费品,也就是说今日我们看到的民俗已经具有异质性,已沦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如果说今后民俗学要以日常生活为研究对象,那么,大众文化既然是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会更多纳入民俗学者关注的视野,当代社会技术对民间文化的影响已经不容忽视,我曾撰文论述,现代技术和媒体的进入使得民俗传播呈现与以往很不同的态势,“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当代世界已经进入读图时代,视频图像已经取代文字,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中主要的文化传承媒介。现代传媒的出现,使得民俗可超越时空局限传播和传承”。“在当代民俗传承中,上层与下层,官方与民间、知识阶层与普通民众,都可能发挥作用。民俗不再是中下层百姓自己创造、享用和代代相传的,而可能是政府传承、精英传承、中产阶级传承和商家传承的。随着城市化和全球化的人口流动和交流的频繁,国外新思想与本土观念互相流动和影响,出现文化渗透、借用、融合、同化和分化等”,冒昧地提出“民俗的定义和民俗学的研究方向,也许需要向大众文化转型”[32]。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