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历史研究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3)

历史文化遗产从无形到有形的转化
    历史文化遗产有有形与无形之别,但无形的可以转化为有形文化遗产。
    以旅游而言,历史文化名人是无形的文化遗产。各地的建立旅游点、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他们。近几年来,屡屡发生的历史文化名人争夺战,就是同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开发相关的。这种争夺,较大的有:诸葛亮躬耕地之争,航海东渡的徐福原籍之争,中华民族始祖之一炎帝“户口”之争,西施故里之争,陶渊明笔下桃花源所在地之争,老子故里之争……此起彼伏,且有日趋频繁、激烈之势。这种争夺,早已超过了古已有之的“矜其乡贤,美其邦族”的心态,蕴藏其后的是巨大的经济利益。一旦名人归属权得到公认,就可名正言顺地发展旅游业,以获取可观的经济效益。
    知名度是无形历史文化遗产转化为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的中介环节。能够成为历史文化名人,数量是相当少的。因而历史文化名人,就是一种稀缺资源。近日见到一则报道,浙江舟山市桃花岛,与著名作家金庸在《射雕英雄传》中描绘的、主角黄药师所住的桃花岛极为相似。当地人由此得到启发,产生借助金庸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发展海岛旅游的新思路。他们把金庸的题词“碧海金沙桃花岛”七个字,摹写在码头的巨型招牌上;他们在征得金庸同意后,把往返岛上的客轮命名为“金庸轮”……经过许多与此相关的努力后,桃花岛终于被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应当说,桃花岛优美的自然环境是起作用的;当地人们的努力与浙江省发展旅游事业的需求,也是紧要的。桃花岛,在借助金庸这一名人招牌前,却似藏于深帏中的闺秀,鲜为人知。融碧海金沙、奇岩神峰、传说故事、渔家风情于一体的自然景物与人文景物,已经沉睡了数千年。今朝一旦脱颖而出,靠的是金庸的知名度。如果说,过去的都是历史的话,那末金庸也自当属于历史文化名人之列的。这是把无形历史文化遗产向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衍变的典型实例。应该说,古人早已这样做了。与今人不同的只是自发与自觉的差别而已。
    近年来,一些城市和地区,面对旅游资源匮乏的情况,依据现代科学技术并参考文献资料,兴建了以古典故事、风俗风情、历史人物、神话传说、著名建筑与名胜风光为题材的人造景物。这是把无形的历史文化遗产转化为有形的历史文化遗产所作的一种努力。这里有成功的经验,有失败的教训。成功的为数不多,如“锦锈中华”、“无锡欧洲城”与四川德阳的艺术墙,它们经过岁月的考验,成为众口交誉的人造景观。成功是一种刺激,而天才的创意常常引来蠢才们的仿效。自“锦锈中华”产生轰动效应后,各地搞“缩微”、修“宫”建“城”、造“文化村”的热浪滚滚而来。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正在进行的人工造景项目有1000多个,结果可用十个字概括:投资高,游客稀,回收无期。上海近效建造的一个“西游宫”,3年不到, 就变成一堆毫无用处的废物。究期原因,大多归为重复建设、文化品位不高与行政命令而非企业行为。其实,失败者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这就是不知道景物与景观的区别与联系,不懂得历史文化遗产的共通性与地域性的关系。
    我不同意轻率地使用人造景观的名称。不是人造景物在工程结束后,马上可以成为人造景观的。景物与景观绝不可等同。景物是客观的、本然的存在,景观是作为主体的人,对景物这一客体在意识上的反映与评价。景观是渗透了人的认识、情感、鉴赏与评判的,是主体的人与客体的景物相互交融后所形成的独特的印象。任何人造景物,只要它蕴含有较丰富的科学的、历史的、艺术的内容,并经过人们一定时期的价值认同后,都有成为人造景观的可能。事实上,现今的一些历史悠久的人文景观,大率都经历过一段人造景物--人造景观--旅游景点这么一个过程。现今涉及到人工造景物利弊的文章或报道,一律使用人造景观的术语;同样,在人造景物的决策者们的心目中,也只有人造景观的概念。尤其是后者,根本不知道景物向景观的转化,是要经历史的积淀与考验的,是要经人们认同后方能实现的。令许多投资者不解的是,一些与“锦锈中华”在地理位置、交通环境方面相近的人工造景,却只能落个渗淡经营,其间的原因是很复杂的,但告诉人们一个真理。人造景物并不是都能向人造景观转化的,而且这种转化的成功率是相当低的。
    转化成功的一个重要因子是,处理好了历史文化遗产的共通性与地域性的关系。失败者,大多没有处理好这一关。目前,全国已经建起的人工造景项目有1000余个。其中,仅“西游记宫”就有500多个, “民俗村”、“环球公园”、“世界公园”不下几十个,甚至连“宋城”。也有四五个。综观这1000多个人工造景,除少数尚能吸引游客外,大多数游客流量严重不足,入不敷出,负债累累。重复建设、面目雷同,是投资者们都撞向了历史文化遗产中的共通性领域。《西游记》以其丰富、绚丽的艺术想象,创造出了一个完整的神话世界,而且描绘得如此生动活泼、新奇有趣。它巧妙地把人物思想性格与动物体态习性有机在结合在一起,成功地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的艺术形象。作为一个中国人,稍有点文化水平的,大约没有不看《西游记》的。《西游记》是中华民族所共有的艺术瑰宝,把人人熟知的东西再行建设起来,缺乏吸引力乃是必然的。愈是具有地方性的东西,就愈具有国际性。旅游是一种文化行为,是人在不同文化模式里的流动。西方旅游者到中国,满眼所见皆为异国情调,这是他们何以对中国的民俗风情,情有独钟的原委所在。人造景物能成功地转为人造景观,一定是注重历史文化遗产的地域性的缘故。四川德阳,成都平原北端的小县城,以其戛戛独造、不落凡境的艺术墙,令无生命的石头,成了光芒照人的艺术珍品。它采用了国内较为罕见的古希腊罗马建筑风格的石柱、长廊的设计方案,由半园、长廓与各种拱券联结起来的石墙,充满了异域文化的韵律。内容则为万古常新的“生命之歌”,以及取材于巴蜀文化之源的广汉三星堆的“智慧之光”,兼具浮雕、圆雕、透雕的特点,令人叫绝。巴蜀文化,是富有地方特点的,而广汉三星堆文化,则是特中之特。正是以地域性的历史文化遗产为依靠,到德阳的人必去艺术墙。那里的游客,绝不比被称为德阳一景的文庙少。德阳艺术墙,已成为德阳的一个重要的人造景观。
    不是所有的人造景物,会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它的踪迹的。那些没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又以一味摹仿他人成功处的平庸之作,必将被荡除出人们的视野之外。那些具有地方特点的历史文化遗产,一旦同人造景物水乳交融般结合在一起后,并经历了岁月的考验与人们的价值认同后,就会成为有着永恒旅游价值的人造景观。这是提高当地的知名度与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重要前提之一,也是历史文遗产开发与利用中应该注意的。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