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与旅游资源开发 地方志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方志在旅游资源开发方面的利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一、方志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信息 地方志是一种“无所不载”的文化载体,它不仅纵述历史和现状,横叙一地自然、社会、人文,而且连续不断编修,代代相传,能清清楚楚地展示人、事、物在时间上的发展变化。一个地方的旅游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是地方志记载的重要内容之一。方志所载的旅游资源大致可归纳为四大类十三方面: 1、自然景观:山景--包括山峰、峡谷、石林、岩壁等; 水景--包括江、溪、河、海、湖、水库、泉、潭、瀑、潮等;洞景--包括岩洞、溶洞等;天象--包括日出、日落、佛光、云雾、瑞雪等;动植物景--包括珍稀禽兽鱼虫,奇花异草,古树,原始森林等。 2、人文景观:城镇街市;园林;宗教设施(寺庙、观庵、 石窟等);工程建筑;遗址遗迹;纪念馆、纪念地;石刻题咏;民情风俗。 3、神话传说:风景名胜往往与神话传说连在一起。 许多名胜原本不太出名,只因有了神话传说,为人传咏,才名声大振,饮誉海内外,故神话传说也是一种旅游资源。 4、土特名产:风味特产既是旅游者争相购买品尝、 馈赠亲友的物品,又为招徕旅游观光者的重要旅游资源。 二、地方志是旅游资源普查的指南 旅游资源的丰富与否决定着本地方旅游事业的成败。所以,一个地方要发展旅游业,首先必须摸清家底,即普查本地的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的普查,可以地方志为蓝本,按图索骥,有的放矢地进行。那样,可迅捷地掌握本地旅游资源数量是丰富还是贫乏,属性是单一还是多样,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哪些是已开发利用的,哪些是未被很好利用的,哪些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而改变面貌的。通过旅游资源的分析,即可归纳出本地旅游资源布局是集中还是分散,开放时间是全年的还是宜季节的,投资效益的高与低,从而为政府兴办旅游业的决策提供咨询参考。如太仓县,经济发达,根据《太仓县志》调查,太仓县名胜古迹少而散,仅有州桥、周泾桥三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郑和纪念馆、张溥故居等二十九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游客多为本地人。以此可以看出,太仓县可以利用的旅游资源较少,若新建旅游点,必定是投资额巨大,十分不经济,因此不能把旅游业作为太仓县的主要行业而盲目发展。 三、方志为开发新旅游资源提供了丰富资料和信息 对一特定的旅游区(点)而言,当它迫切需要开发新的旅游资源时,方志恰是满足这种需求最好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浙江建德县为使县旅游经济上一新台阶,旅游部门反复查阅了《严州图经》、《严州府志》、《建德县志》等方志,查到了建德历史上曾有三个洞(灵泉、清风、蔼云),冬温夏凉,唐宋时已有许多人来游玩,并按方志所示方位,找到了这三个洞。1979年,县有关部门开始整修洞府,成为建德新的重要景点。 四、方志为旅游区的开发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旅游景区的开发规划为一地发展旅游业、制订旅游经济战略必须要进行的工作。这一工作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就是前面论及的旅游资源。除此之外,我们在规划时还应考察那些旅游资源所处的地理环境、交通环境、人文环境。这些有关旅游区开发规划所需的主体资料以及附属资料在各类地方志中都能找到,而地方志原本即根据大量文献资料、口碑资料和实地调查采访,反复考订后编成的,具有地域性、资料性、真实性、广泛性、连续性的特征,因而它所储存的资料不仅能为旅游区开发规划提供历史借鉴和现实依据,而且能避免旅游区开发规划的“趋同”,体现本地区的特色性。贵州省大方县、黔西县地处贵州省西部、乌江上游,有大渡河桥、千岁衢、奢香坟、沙井观音洞、甘棠汉墓群、水西公园等名胜古迹。贵州省旅游部门在1985年进行景区规划时,查阅了《大定府志》、《大方县志》、《黔西州志》等志书,发现两县杜鹃资源非常丰富,有一百华里杜鹃带,杜鹃品种有百合、青莲、紫玉盘等十七种,林带中还生活着许多珍稀动物。这样“百里杜鹃”的自然保护区被划定下来供游客参观游览。 应当说方志这种历史文化遗产的经济开发利用价值是很高的。遗憾的是,对这一点,我们的社会还没有形成共识,对它的研究投入还很不够。这里,建议并呼吁政府部门加强方志等历史文化遗产开发利用价值的宣传,加大研究经费的投入和项目的设置,使我们祖先遗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更好地为四化服务,为人民造福。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