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论五种生产方式理论的形成项(6)

可是恩格斯在研读了摩尔根的《古代社会》、尤其是在马克思去世后研读了《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后,认识迅速发展,致使他在1884年3月底至5月底短短的两个月内写出了《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经过这次对于原始社会史的变革性的研究,恩格斯不仅划开了原始社会与阶级社会的界限,而且论证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同时,还用十分肯定的语气将阶级社会划分为三大时期:“随着在文明时代获得最充分发展的奴隶制的出现,就发生了社会分成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的第一次大分裂。这种分裂继续存在于整个文明期。奴隶制是古代世界所固有的第一个剥削形式;继之而来的是中世纪的农奴制和近代的雇佣劳动制。这就是文明时代的三大时期所特有的三大奴役形式;公开的而近来是隐蔽的奴隶制始终伴随着文明时代。”(35)可以说,这是正式从世界范围里提出五种生产方式的规律。《起源》正式提出的五种生产方式的理论和《反杜林论》中的意见有了很大不同。在《反杜林论》中,东方尚处于一种特殊的地位,实际未概括于共同规律之中。《起源》的概括却包括了东方,而且是恩格斯自己明确表示了的。其一是他在书中说:“由于篇幅的原因,我们不能详细研究今天仍然在各种不同的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中间以或多或少纯粹的形式存在着的氏族制度,或者亚洲的文化民族的古代历史上的氏族制度的痕迹了。”(36)这里明确说明了亚洲文化民族亦在历史的共同规律之中,这些民族经历了古代历史上氏族制度的过程,随后才发展为“文化民族”。这和过去马克思一向称东方为“半野蛮半文明”民族有了区别。其二是他在书中当谈到德意志人历史上的野蛮状态时说:“由于这种野蛮状态,他们还没有达到充分发展的奴隶制:既没有达到古代的劳动奴隶制,也没有达到东方的家庭奴隶制。”(37)至于这种家庭奴隶制的特征,恩格斯最初说是东方的多妻制,认为“事实上,一夫多妻制,显然是奴隶制度的产物,只有占居特殊地位的人物才能办到。……现在整个东方还是如此;多妻制是富人和显贵人物的特权,多妻主要是用购买女奴隶的方法取得的”(38)。1891年修订《起源》时,又将这种历史现象和家长制家庭公社联系起来,认为:“在东方各民族中所见到的那种形式有所改变的家长制家庭公社,乃是一个由群婚中产生并以母权制为基础的家庭到现代世界的个体家庭的过渡阶段。”(39)在这个时期开始出现“一是把非自由人包括在家庭以内,一是父权”的特征,于是走上家庭奴隶制的历史途程。这样,恩格斯便把东方存在“家奴制”的思想作为一种肯定意见表述出来。三年后,在《美国工人运动》一文中,恩格斯再次肯定东方也属于三大奴役形式的历史统一性:“在亚细亚,古代和古典古代,阶级压迫的主要形式是奴隶制,即与其说是群众被剥夺了土地,不如说他们的人身被占有。”
    马克思、恩格斯对广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是与当时整个社会科学的发展进程同步的。他们对于公社和原始社会的研究即是这方面的一个最清楚不过的例证。由此还可看到另一个十分明显的事实:马克思、恩格斯对于东方历史的研究受到了客观条件的较大限制,而东方有四大文明古国,这不能不影响他们对于文明史的统一规律的考察。这或许已经反映到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上,也反映到五种生产方式的理论上。
    四在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之后,以更加明确的语言阐明五种生产方式理论并使之产生了广泛影响的是列宁。列宁在著名的演说《论国家》中曾经这样论述五种生产方式理论:“我们始终都要记住历史上社会划分为阶级这一基本事实。世界各国所有一切人类社会数千年来的发展,是这样向我们表明这种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常规和次序的:起初是无阶级的社会--父权制原始社会,即没有贵族的原始社会;然后是以奴隶制为基础的社会,即奴隶占有制社会。整个现代文明的欧洲都经过这个阶段,--奴隶制在两千年前占有完全统治的地位。世界上其余各洲的绝大多数民族也都经过这个阶段。……在历史上继这种形式之后的是另一种形式,即农奴制。在绝大多数国家里,奴隶制发展成了农奴制。……后来,在农奴制社会内,随着商业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出现,随着货币流通的发展,产生了一个新的阶级,即资本家阶级。……在人类历史上有几十个几百个国家经历过和经历着奴隶制、农奴制和资本主义。”(41)这是对几段文字的节录,整个论述对于五种生产方式各自的特征的阐发更为细致。
    列宁的论述就思想来源而言,与恩格斯的《起源》密切相关。正是在这个演说中,列宁给《起源》以极高评价。而且就在这个演说的两年前(1917年)列宁写了《国家与革命》,为了研究国家问题,列宁曾花大气力研究《起源》。因此,列宁受恩格斯关于五种生产方式理论的思想的影响是很好理解的。但是,《论国家》表明列宁对五种生产方式理论有新的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