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2)

第四,边疆也有文化方面的含义。正是因为边疆地区在以上诸方面往往与内地有着不 少差异,所以其区域文化类型的形成是边疆地区社会发展长时期、深层次演进的结果, 与与边疆地区的居民构成(主要是民族或种族情况)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但即使是同一 民族在与外部的文化交流中(主要是边疆与内地的交流),其社会文化特点也会发生变化 。
    显然,中国边疆是一个历史的、相对的概念,只有综合地考虑了政治、军事、经济、 文化和地理位置等方面的因素后,才能得出一个相对明确的答案。从历史角度看,许多 少数民族自治地方(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民族自治的本质和形式有别,如在古代有羁 縻府州、土司地方等)属于边疆地区,但也不能就此得出自治程度高的地区就是边疆地 区的结论。
    人们在认识和研究边疆问题时,应历史地、多层次、多角度地考察边疆问题,既要有 点重点地考察对不断发展的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边疆进行研究,也要兼顾从边疆的某个 单一视角或对某些局部问题进行的研究。
    面对十分复杂的历史发展过程,我们之所以认为中国边疆可以作为一个独立完整客体 供人们进行研究,首先取决于内涵十分丰富而复杂的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其边疆发 展的历程。
    二、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及其边疆地区的发展大势与历史特点
    有着广袤的疆土和众多国民的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是经过漫长而曲折的发展过程后 大致定形于现代状态的,这一过程虽然十分漫长而曲折,但总的趋势是,自先秦时期起 ,在现代中国领土内开始形成一个核心区域,而这个核心位置并不固定于一地(大致在 黄河中下游至长江中下游一带)。在这中心区域建立政权的既有华夏,也有夷狄,既有 汉族也有其他少数民族,当一个处于中心地位的政权因内部原因(如政权腐败、政治分 裂、经济崩溃等)或因外部原因(如处理不好内外关系、外敌入侵等)或因内外交困而垮 台时,就会有一个新生的较有生气的政权接替前者,这就是历史上常见的王朝兴衰交替 现象。当然,单一的中心分成两个或更多的中心在历史上也是十分常见的现象,这就是 人们经常提到的割据时期。但是,即使是在多政权分立时期,每个有作为的统治者往往 认为自己是更大范围中心的代表,而且努力将这种愿望付诸实施。在经过一番努力后( 时间或长或短,过程或顺利或曲折),最终一个更大范围的、统一程度更高的国家就诞 生了。到了清代,古代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到了最高水平。进入近代,外来侵略 威胁日益严重,同时自身内部的社会经济问题也在日益恶化,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在危机四起后,中国人开始了新的寻求富国强邦之路。经过百余年的奋斗,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获得了新生--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并发展起来。
    边疆地区的发展是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国发展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全国范围的发展决 定了边疆地区发展的基础,边疆地区的发展也对全国范围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中国 历史上的边疆大致有三种发展趋势或者是到当代为止的归宿:其一,原为边疆地区,经 过长时期甚至是有反复的发展逐步变为内地的一部分;其二,曾是域外或边疆的地区, 经过长时期甚至是有反复的发展,现在仍为中国边疆的组成部分;其三,由于外来势力 的影响(直接的或间接的),曾是中国边疆有机组成部分的地区成为今天中国域外之地。 如果从宏观角度观察中国边疆的发展大趋势,那么结论只能是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随 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壮大、奠定,由局部的小统一,到全国的大一统,终使广 大边疆地区日益成为统一的多民族中国的有机的组成部分。
    中国边疆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长期发展的产物,其不但有着较明显的自然特征, 更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特点。辨析中国边疆的历史特点对于加深理解中国统一的多民族 国家发展的全过程和研究中国边疆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边疆至少包括以下四 个特点。
    首先,广阔的地域--分散发展演进后的统一。中国是一个有着辽阔领土的统一的多 民族国家,其边疆地区地域亦十分广袤。从东北到西南,陆地边疆地区面积即超过全国 面积的一半以上,此外还有十分辽阔的海疆。中国各边疆地区在社会人文环境与自然地 理条件方面往往存有巨大的差异,中国边疆是在分散发展演进后统一为一体的。这里所 讲的分散与统一均有两重含意,讲分散既有从全国角度看边疆分散为若干地区,也有在 一个大的地区中又往往可分为若干相对自成体系的局部;讲统一既有各大边疆区域逐步 统一于中国的进程,也有各个边疆区域内部趋于一体的演进。每个大的边疆地区都有相 对自成体系的发展史,这既是本地区的社会发展史,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边疆史的重 要组成部分。在东北边疆地区,该地处于东北亚一隅,东有海,西有大兴安岭山脉,北 至东北西北部高寒地区,南则与华北地区相接。该地区有漫长的地区社会发展史,时常 与蒙古高原和朝鲜半岛的社会发展有联系,但更主要的是与中原地区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东北地区自身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中原王朝对该地区的辖治有着时进时退的变迁,当 契丹、女真(及后来的满洲)在该地区发展起来并逐步进入中原地区后,该地区作为中国 辽阔边疆一部分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在北部边疆地区,主要是蒙古高原地区, 这里地势开阔,适于牧业发展,但也时遇恶劣气候造成的天灾。该地区的经济以游牧为 主,社会发展波动性较强,居民流动性亦强。该地区自古就与中原地区联系密切,战争 、和亲、经贸人员交往及移民潮都是连接纽带。当蒙古族在这一地区有了历史性的发展 后,该地区作为中国北部边疆的地位也随之得到进一步的确认。当然,北部地区的社会 发展与东北地区、西北地区的发展也有多方面的联系。在西北边疆地区,这里地域广袤 ,但间有高山、荒漠分隔;这里道路漫长而艰辛,但又是东亚至中亚及南亚、西亚、欧 洲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迁徙的重要通道。这就导致了该地区社会发展的曲折复杂局面, 但各地区分散发展基础上的统一趋势却是十分明显的。在西部边疆地区,主要是青藏高 原地区,高山大川的阻隔延迟了该地区统一发展的进程,但自吐蕃在此兴起以后,该地 区与内地及其他边疆地区的联系日趋紧密,日益加深的多方面的双向交流最终导致这里 成为中国边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南边疆地区,热带、亚热带高原、平坝地形更加复 杂,自然环境也为小规模人群提供小范围的生存空间,这里的居民有着漫长的相对与外 世隔绝的发展进程,但是缓慢却坚实少有反复的统一历程则代表了该地区社会发展的大 方面,继实现了地区性统一的南诏、大理兴起之后,统一于中国版图的西南边疆地区的 发展已稳定地融于中国发展历程之中。在南部沿海及海岛(主要有台湾岛和海南岛)地区 ,也有着边疆地区相对独立发展和逐步融于全国性发展进程的历史发展历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