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网-中国历史之家、历史上的今天、历史朝代顺序表、历史人物故事、看历史、新都网、历史春秋网移动版

首页 > 中国史 >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8)

四、中国古代边疆政策的特点
    中国古代边疆政策自秦汉时期初具规模后,经隋、唐、元、明、清统一王朝的充实、 完善,到清朝形成了完整体系。清代边疆政策所谓集中国封建王朝边疆政策之大成,具 有如下四个特点。
    1.历史的继承性
    中国封建时期的边疆政策,既有明确的政策目标和各项具体措施,又有实施政策的组 织保证--从中央到地方完善的行政机制。清代的边疆政策在继承中又有创新。我们从 历史上的羁縻政策、和亲政策中可以找到清代军府制、盟旗制、满蒙联姻等政策措施产 生、发展的历史轨迹,我们还可发现康熙大帝一改历代固守长城、消极北防政策的创造 性雄才大略。
    2.地域的广阔性
    清代前期,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经营,其有效管辖范围,除18行省(兼有台湾) 外,还包括有奉天、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六盟、喀尔喀蒙古各部、唐努乌梁海、新疆 和西藏,成为一个幅员广阔、疆界明确的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因此,清代的边疆地区 包括了今天的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甘肃、新疆、西藏、云南、广西等省区; 至于沿海诸省,以及台湾、海南(包括南海诸岛)则无论古今都是中国边疆地区的重要组 成部分。这些地区无论在历史发展、社会经济、民族民俗等方面均各具特色,清朝政府 的统治政策的具体内容也因地而各异。
    3.内涵的多样性
    地域的广阔性,决定了清代边疆政策内涵的多样性。清代的边疆政策包括了自成一体 的海疆政策和陆疆政策。清代前期海疆政策中对沿海地区的治理和对台湾、海南的治理 ,又各不相同。陆疆政策则涉及从东北到西南的广大地域,东北的军府制与新疆的军府 制内容并不相同,而在西藏和西南地区,则又根据当地政治、历史、民族的特点,分别 实施驻藏大臣制和通过改土归流来加强中央政府对西南诸省的统治。
    4.影响的现实性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前期的赫赫国威和清后期的屈辱挨打,对于 清代疆域的形成与变化,均有直接影响。而当今我们的国土域疆的基本格局,基本因袭 了清代,鸦片战争后清朝政府在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下,丧土失地,为今天的边界纠纷留 下祸根,要解决当代的边界纠纷,必须弄清清代前期疆域的形成和近代以来疆域的变化 ,以及清政府边疆政策失误之所在。因此,认真研究清代边疆政策的成败得失,对于维 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边疆安定都具有实际的借鉴作用。
    在认识古代中国边疆政策时,还有两个问题需予重视。
    一是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大一统”是 中国古代占据主导地位的政策思想之一。“大一统”的理想在秦汉时期变成了社会现实 。“大一统”思想也成了当时社会上占主导地位的政策思想。董仲舒概括指出:“春秋 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大一统”思想,几千年来浸润着我国人民 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无形却有形的强大的向心力。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 ,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并发展成为我们民族的政策思想定势,推动了 我们民族的整体发展,同时在推动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 的促进作用。
    传统的“大一统”思想及王朝统一的规模对疆域的范围有很大影响。鸦片战争以前, 古代中国曾四次出现大一统局面。其中有两次是由汉族统治者完成的,而另外两次则是 边疆民族入主中原后完成的。汉唐两代致力于完成统一大业,把千余年来中国各地区各 民族孕育着的大统一要求变成现实。但是与元代相比,汉唐统一的规模要小得多,元朝 虽然只统治了近百年,但蒙古贵族集团“以马上得天下”的元朝疆域空前广大,它的大 一统局面得到了中华各民族的承认和肯定。明太祖朱元璋曾说:“天生元朝,太祖皇帝 起于漠北,凡达达、回回、诸番君长尽平定之,太祖之孙以仁德著称为世祖皇帝,混一 天下,九蛮八夷,海外番国归于统一,其恩德孰不思慕,号令孰不畏惧,是时四方无虞 ,民康物阜。”元代所创造的全国规模的大一统,给中国历史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十 分巨大而深远影响。满族封建主建立的清王朝,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定作出的历史贡 献是独特的,历史上任何时期的疆域版图及其有效控制程序,均没有达到清朝的规模。 因此,可以说历史上中国空前“大一统”版图的奠定是18世纪中国突出特征。自秦汉以 来中国即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面貌出现于世,悠悠二千载,其间,汉、唐、元诸代均是 举世著名大一统帝国,清王朝对全国的统一和对边疆的经营是这一历史进程的继续和发 展。
    清政府对边疆的经营首先是从实现疆域大一统开始,进而发展到对边疆地区的全面治 理和地区性开发。清政府的统一事业经过了四个阶段:一是平定三藩和统一台湾;二是 雅克萨之战和签订《尼布楚条约》;三是康、雍、乾三朝对准噶尔及天山南路的用兵; 四是驻藏大臣的设立与改土归流的推行。清代前期上述四个阶段的实施进程是极其复杂 的,既有智谋的较量,亦有实力的对抗。
    中国边疆地区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历史上生活在边疆地区的众多部族与中原王朝的 关系也比较复杂。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在完成统一大业的实践中创造了统一边疆地区 的不同模式,大体可归结为三种,其一是以和平方式完成统一--喀尔喀蒙古部的归附 ;其二是由间接管辖到直接管辖--对西藏地方的施政;其三是以武力实施统一--对 准噶尔部的战争(即清代史籍中称之为“平定准噶尔”)。
    清朝政府对边疆地区的统一,其进程曲折复杂,其形式多种多样,但清政府的出发点 一是入主中原、自持正统,二是实现“大一统”是不变的政治目标。而统一的三种形式 仅仅是为达到“大一统”目标而因地因时采取的不同策略手段。清朝统一边疆,一般是 使用和平招抚方法,使其接受清中央政策管辖,纳入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版图。清朝对一 些边疆地区民族政权,一时尚不能直接进行统治时,或借助其他力量进行间接统治,实 行较宽松的管理制度,但决不允许有背离清朝大一统的行为,一旦时机成熟,即由间接 统治向直接统治转变。对不肯接受清朝政府统一政策的边疆地区部族和政权,和平招抚 无法奏效,甚至武力对抗,清朝亦不惜以兵戎相见,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是剿抚两手并用 ,尤其是在武力征讨奏效后,即实施安抚政策。

(责任编辑:admin)